盛七小姐的后代(民国名媛盛七小姐)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十里洋场,车水马龙。

百乐门就诞生在这纸醉金迷的上海滩中,每逢夜幕降临,无数名流在此觥筹交错,挥金如土,一时竟让人忘了这百乐门的创始人,并非传统的帮会中人,而是鼎鼎有名的盛七小姐——盛爱颐。

盛七小姐的后代(民国名媛盛七小姐)(1)

说起盛爱颐的传奇经历,可谓浓缩了一部民国史。她出身于顶级豪门,精通英文,能画善绣,宋子文为其倾倒,百乐门由其一手创办。更为令人惊叹的是,盛七小姐不仅是个事业咖,还曾为了争取男女平权打官司,算是开了民国女权运动的先河。

那么,民国名媛盛七小姐,到底有多少传奇经历呢?

01爱而不得

1900年,盛爱颐出生在“晚清首富”盛宣怀家,因她在家中排行第七,故人们都称她为盛七小姐。

或许是老来得女,盛宣怀对盛爱颐宠爱异常。在盛爱颐很小的时候,盛家就重金为她聘请了名师辅导,这让盛爱颐不仅精通英文,还能写一手好字,诗词女红更是样样出众。

可惜,盛爱颐在父爱中无忧无虑成长的岁月只有短短16年。1916年,盛宣怀去世,盛爱颐不得不一夜长大,助力母亲执掌家业,而这段打理家族事务的经历,也让盛爱颐机缘巧合下遇到了让她心动的男人——宋子文

盛七小姐的后代(民国名媛盛七小姐)(2)

1917年,宋子文顶着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的头衔学成归国,任职于盛氏产业之下的汉冶萍公司,成了盛爱颐哥哥盛恩颐的秘书。

由于盛恩颐夜夜笙歌,白天总在补觉,时常一睡就睡到中午,宋子文只得每日在盛家客厅等待老板起床。时间一长,盛爱颐看不过去,主动招呼起宋子文,谁知这一无心之举,竟带给两人一段纠缠七年的爱恋。

那时候,宋子文23岁,正是满怀抱负与理念的有志青年;盛爱颐年方十七,花样年华,端庄美丽,满足了人们对伴侣的一切美好想象。

郎有情妾有意,盛爱颐与宋子文很快陷入爱河。盛爱颐时常拉着宋子文逛街、喝咖啡,像所有寻常情侣一样尽情享受着两人世界,而深陷情网的宋子文也在日记里写道:“第一次见到她(盛爱颐),如见仙女下凡!”

随着两人的感情不断升温,宋子文开始认真考虑起两人的未来。他拜托汉冶萍公司的主任秘书蒋慰仙替自己向盛家提亲,打算三媒六聘,以隆重的婚礼迎娶盛爱颐。

盛七小姐的后代(民国名媛盛七小姐)(3)

盛爱颐的母亲庄夫人素来明白女儿的心思,她见宋子文托人提亲,一开始本来十分欢喜,不过为了谨慎起见,庄夫人还是派家中大管家李朴臣去调查宋子文的身家背景。

谁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宋子文的父亲宋嘉树,只是广东的一个传教士。平日里宋嘉树为了吸引路人,总是在大庭广众下拉手风琴。

当李朴臣将宋子文的家庭背景信息带回盛家后,盛家三小姐首先发难道:“哼,太保的女儿嫁给吹鼓手的儿子,真是天大的笑话。”

听完三小姐的话,庄夫人也觉得无论是家庭、财富、还是政治背景,宋子文与盛七小姐都门不当户不对。她当即找到盛恩颐,令其设法将宋子文调去汉阳,以便彻底斩断两人的恋情。

然而,这等伎俩又岂能难住宋子文,盛恩颐将他调离上海,宋子文就辞去工作重返上海,与盛七小姐再续前缘。

盛七小姐的后代(民国名媛盛七小姐)(4)

宋子文疯狂追求盛爱颐之际,天下风云变幻万千。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府,四处招揽良才,宋庆龄便推荐了宋子文前往广州任职。

宋子文放不下盛爱颐,又不愿辜负姐姐的引荐,一时好生为难。这时,孙中山见宋子文迟迟不动身,连发数封电报催促,终于逼得宋子文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带盛七小姐私奔。

宋子文买好两人的船票,然后带着船票找到盛爱颐,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盛爱颐大惊失色,在她看来,私奔不仅会毁了自己的名声,还会让整个家族蒙羞,届时母亲庄夫人又哪里还能在家族中立足?

一想到母亲将来可能遇到的麻烦,盛爱颐只能含泪送了一把金叶子给宋子文,然后硬起心肠说:“我等你”

彼时一些富贵人家,喜欢用“金叶子”作为彩礼,盛爱颐送宋子文金叶子,原有定情之意。可惜,宋子文并没有领会到盛爱颐的一片柔情,只当盛爱颐拿财物打发自己,不禁大为失望。

不过,纵使无比失望,宋子文还是谦和有礼地说:“金叶子只当是你借我的吧。”

盛七小姐的后代(民国名媛盛七小姐)(5)

说完,宋子文就动身去了广州,到了广州后,宋子文先后出任中央银行行长和广州国民政府财政部长,等到1930年宋子文再回上海时,已经跻身民国顶级富豪圈,家世声望足以与盛家比肩。

苦等七年的盛爱颐听说宋子文回沪后,一时大喜过望,她以为宋子文是回来与自己完婚的,谁知此时的宋子文已是“使君有妇”,迎娶了大家闺秀张乐怡。

盛爱颐备受打击,大病一场。人们都道盛爱颐只怕要为爱殉情,哪知盛七小姐病愈后就迅速对宋子文拔情绝爱,摇身一变成了事业咖,只有当人们问起她的这段恋情时,盛爱颐才会沉默良久,而后淡淡地说一句:“他欠我的金叶子尚未还给我呢!”

02争取平权

说来盛爱颐挥慧剑斩断情丝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宋子文声名鹊起之际,盛家却在慢慢败落。

当年盛宣怀去世的时候,曾立下遗嘱,将自己的巨额遗产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几个儿子继承,另一部分用于成立愚斋公产,而愚斋公产的钱40% 用于社会公益事业, 剩下的60%作为盛家家族公共基金,专门用来帮助遇到困难的盛家子孙。

盛七小姐的后代(民国名媛盛七小姐)(6)

按照盛宣怀的设想,若是后世子孙有不成器的,那么相当于家族基金的愚斋公产则可以给子孙后代拨款救济,从而保证盛家子弟衣食无忧。

但盛宣怀的想法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1927年,盛恩颐突然向上海临时法院提出,早已归入愚斋公产的钱财应该由盛宣怀三个儿子以及两个孙子分掉。

消息传来,盛七小姐立刻激烈反对。她认为按照民国法律,未婚女子也有权参与家族遗产的分配,因此她要求将财产分为七份,由盛家的五位男性亲属与盛七小姐,盛八小姐共同继承。

盛恩颐当然不愿妹妹瓜分财产,直言自古以来女子就没有财产继承权。盛七小姐闻言大怒,一纸诉状将三个哥哥及两个侄子一起告上法院,要求男女平权,共同继承财产,以开天下之先河的过人胆魄,打起了民国第一例女权官司。

盛七小姐的后代(民国名媛盛七小姐)(7)

盛七小姐的诉状刚一呈交法院,就引来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上海法院在高度舆论关注下,判决盛七小姐胜诉,盛七小姐由此分得五十万元遗产,也让女性继承权就此正式步入百姓的生活中。

03商海沉浮

五十万元巨款到手后,盛爱颐拿着这笔钱作为本钱,开始涉足商业领域。她本出生于巨商之家,从小耳濡目染经商之道,初入商海就战绩不凡,很快在商界站稳了脚跟。

1933年,盛爱颐看准上海娱乐业的发展前景,出资60万两白银,与几名合伙人一起创建了被誉为“远东第一乐府”的上海百乐门。

据文献资料记载,百乐门拥有500平米的舞池,楼顶还矗立着数米高的圆柱形玻璃光塔,灯光下映照着整个百乐门流光溢彩。

大手笔的投资,让百乐门甫一开业就名流云集,曾有百乐门客人形容这家娱乐场所是“月明星稀,灯光如练;何处寄足,高楼广寒;非敢作遨游之梦,吾爱此天上人间。”

盛七小姐的后代(民国名媛盛七小姐)(8)

宛如天上人间的百乐门,在盛七小姐手中见证了上海滩的繁荣。灯红酒绿中,百乐门里的客人或许不会想到,上海滩鱼龙混杂,帮会横行,而娱乐业及舞业又是帮会控制的”重灾区“,而盛七小姐却能想前人不敢想,在同时代多数女性赋闲在家的时代背景下,凭借着一腔孤勇打拼事业,用行动证明了女性的价值绝不仅仅是相夫教子。

这份胆识与气概,想来就是盛七小姐传奇生涯的底色吧。因为有了盛七小姐,那个女性自我意识薄弱的民国年代,也多了一丝女性自爱自强的别样色彩。

参考资料:《盛宣怀传》、谭秀丽《民国时期女子财产继承权演变初探——从盛爱颐诉胞兄及侄儿案展开》、宋路霞《宋子文与盛七小姐的情感纠葛》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