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汤达的文艺论著(法国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

司汤达的文艺论著(法国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1)

图片

司汤达,笔名斯丹达尔,是世界上第一个自觉地运用心理分析的小说家。他的心理分析贴切精当,能够表达人物在某一环境下的心理状态。司汤达的代表作包括《阿尔芒斯》、《帕尔马修道院》。其中,他的作品《红与黑》被称为19世纪现实主义的奠基者。

在《红与黑》中,小说描写了于连这一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于连原本是韦里埃小城一木匠的儿子,他年轻英俊、勤奋好学、意志坚强、精明能干,希望通过个人奋斗跻身上流社会。

王朝复辟后,于连想要借助穿上红军服从军而飞黄腾达的道路被堵塞,于是他决定穿上黑色教会服装向上爬。于连踏上社会的第一步,就是去市长家里当家庭教师。在对市长的报复心理和磨练自己胆量的冒险心态这双重因素的促进下,于连和市长夫人产生了暧昧关系。

事情败露后,于连进入贝桑松神学院继而又随比拉尔院长来到巴黎,成为德拉莫尔侯爵的秘书。凭借着自己的聪慧和个性,于连获得了侯爵的赏识,并赢得了侯爵小姐的芳心。不久后,二人秘密结婚,拉莫尔先生对这门婚事虽然万般无奈,但事已至此也只好认命。

因为这门婚事,于连获得了中尉军衔、骑士称号和二万零六百法郎年收入的庄园。可惜好景不长,在于连大展拳脚正想要干出一番事业的时候,却又卷入了贵族阶层和教会所设下的圈套之中。最后,于连被送上了断头台,成为统治阶级阴谋的牺牲品。

从整体来看,于连是个奋斗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有着复杂的心理特征,一直野心勃勃地追求名利。在这个过程中,于连陷入了巨大的矛盾之中。当他受到压迫时就奋起反抗,当个人名利得到满足后就妥协、投降,当这种名利受到侵害的时候他又开始反抗。

这种动摇性和摇摆性,导致于连在名利的诱惑中丧失了为人的原则,他也逐步意识到自己所选择的人生道路充满了虚伪和痛苦。于连想要通过个人奋斗改变命运却遭遇失败的主线,广泛展现了普通民众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上所面临的重重阻隔和挑战,以及想要获得成功是多么的艰辛。借助于连的遭遇,我们不难感受到当时金钱至上、堕落浮躁的社会风气。

从创作手法来看,小说以深刻细腻的笔调,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的心灵空间,运用独白、自由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法挖掘出了于深层次的意识活动,并开创了后世“心理小说”、“意识流小说”的先河。

没错,于连是个小人物,一个似乎毫不起眼的小人物。从结果来看,于连的努力似乎失败了,但是从过程来看,于连已然有所突破。为了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好,于连至少曾经认认真真的努力过、拼搏过。于连让人觉得尤其可惜的一点是,他太过于看重名利了,并且因为自己的名利而丧失了做人的原则。如果于连能够坚守自我,不随便改变自己的信仰,那他将会赢得真正的尊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