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达村扶贫历程(从雄鸡村到下河村)

新华网北京6月15日电(记者 孙云龙)淅淅沥沥的小雨打湿了乡村的道路,路边有几只乌鸡放弃了觅食,聚在树丛下避雨。远远望去,青翠的山脚下点缀着几座鸡舍。这里是福建诏安县太平镇雄鸡村,中国移动扶贫驻村干部方阿树曾经呆过三年的地方。

当仁不让,优秀干部蹲点挂职

“养乌鸡对这里的贫困户来说,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算得出的脱贫方式。”6月14日,中国移动福建公司漳州分公司的方阿树跟来访的记者一起回到了这个省级扶贫村。从当初村道破损、危房林立、垃圾遍地的贫困村到如今生机勃勃的景象,雄鸡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南达村扶贫历程(从雄鸡村到下河村)(1)

图为雄鸡村一处乌鸡鸡舍。

作为曾经的雄鸡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方阿树在雄鸡村建立了“党支部 合作社 贫困户”模式,引入乌鸡绿色养殖等产业,把富硒鸡蛋和土特产通过电商卖到了多个地区,将全村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4701元提升到2016年的10273元,村集体收入从0到突破10万元,实现了贫困村脱帽,贫困户脱贫。

方阿树的背后是中国移动对扶贫工作的重视和付出。据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派驻优秀干部蹲点挂职是中国移动定点扶贫“人才援助”计划的一部分。除了对口支援和定点扶贫工作这种直接“出人出钱出力”的方式,中国移动做得更多的是利用自身优势推动信息化扶贫。

因地制宜,助力电商精准扶贫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下河村种植杨桃已有多年的历史,但直到2010年,盼富的村民才开始大规模种植。因为缺乏科学引导和产业布局,杨桃产业发展一度“停滞”。2014年,这个4000多人的村子被列为省级贫困村。云霄县电商办主任郭玲6月14日介绍说,针对当时杨桃产业情况,电商销售是一种选择。

南达村扶贫历程(从雄鸡村到下河村)(2)

图为村民展示富硒鸡蛋。

电商要发展,网络需先行。中国移动福建公司云霄分公司政企客户部经理陈灿辉介绍说,为帮助当地脱贫,助力电商发展,经与当地政府协商,云霄分公司直接架设光纤入户,建设4G基站,并推出了“扶贫套餐”,通过公司让利,政府适当补助的方式,解决了当地农户对通话、上网、电商运营和休闲等多方面的需求。据介绍,漳州分公司前期已针对3个省级扶贫工作开发重点县和183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推出“扶贫套餐”,提供“宽带 互联网电视机顶盒 手机终端 话费”业务模式,并对开设网店的贫困户,每户给予1年的话费补助。有了网络支撑,电商快速发展。

“现在杨桃有40%到50%时通过淘宝、京东、有赞等电商平台销售,”郭玲称。云霄县富达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蔡达权告诉记者,目前全村杨桃年产量约为6000多万斤,1000多户家庭的户均年收入达到“10多万”,“赚20万到30万的也有”,日子越过越红火。

扶贫攻坚,中国移动在行动

雄鸡村和下河村的变化实实在在。据福建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通过探索已经建立了电商扶贫、数字家庭示范村等创新扶贫模式,从推动村级网络覆盖、完善农村数字家庭信息建设、保障贫困地区农村电商从业人员移动互联网终端、引导贫困户融入电商产业链条等方面入手,推动扶贫攻坚工作不断推进。

南达村扶贫历程(从雄鸡村到下河村)(3)

图为图为蔡达权在杨桃园。

福建移动的扶贫工作是中国移动整个扶贫工作的缩影。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称,推进电信普遍服务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推进网络扶贫的迫切需要。从2004年到2015年,中国移动大力开展 “村村通工程”建设,累计投资458亿元,建设基站6.2万个,完成了12.2万个自然村通电话、3.3万个行政村通宽带。目前新一轮的任务还在继续推进。从珠峰大本营到西沙、南沙岛礁,中国移动的网络信号覆盖已率先实现了“上山下海”。

除此之外,该负责人介绍说,为加快普及信息化服务,中国移动在加大通信网络建设力度的同时,又着力降低网络资费单价,并利用新型互联网技术建设信息应用平台,以多手段、多途径推动网络扶贫工作。

以中国移动围绕“互联网 精准扶贫”思路自主研发的精准扶贫系统为例,该系统可以实现扶贫信息精准推送、扶贫数据动态管理、扶贫资源广泛聚合。截至目前,扶贫系统已为8省、59个市县43.1万一线扶贫干部提供便捷工作支撑,为713万贫困群众搭建脱贫致富信息通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