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详解道德经1381章 有关道德经的最大争议

有关《道德经》的研究,历来存在争议。

最大的争议,就是《道德经》第一章的断句问题。

01最大的争议

《道德经》第一章在“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断句上,出了很大的问题。

今天有关《道德经》的书,大概80%都参考北宋王安石的断句,在“无”跟“有”后面断句。

王安石本身是一位政治家,文学很好,哲学也不错。

古人念书,不像我们今天念到太多的资料,因为书并不是很多,他有时候就要别出心裁,别人都这样讲,我就把断句改一改。

这一改,改出了大问题。

改完之后,大家觉得说,讲“无”跟“有”比较玄,比较抽象,比较奥妙。

结果就给我们今人学习《道德经》,造成了不小的挑战。

在学术界,研究《道德经》都是以魏朝的王弼本作为参考。

王弼生活在曹操的时代,年代上比较接近。

他注解的《道德经》,断句是“无名”“有名”“无欲”“有欲”。


傅佩荣详解道德经1381章 有关道德经的最大争议(1)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发掘出来帛书本《道德经》。

就是汉朝人坟墓中的《道德经》版本,写在绢帛上面的,分为甲本、乙本。

这个版本出来之后,王弼本的断句更加可以肯定。

因为古代没有标点符号,用“之、乎、者、也”作为分隔。

帛书本《道德经》是怎么断句的?

它写的是:“故恒无欲也,恒有欲也”。

当时这句话还不是“常无欲、常有欲”,因为汉文帝名刘恒,古代为了避皇帝的讳,汉文帝以后才改成“常”。

也可以看出,帛书本的《道德经》版本是很早的,学界认为是在汉朝初期。

02学习要有根据

但是隔了一千多年,王安石跑来弄出一个“无”“有”的断句;

后代人觉得这样好像比较神奇,结果就一直流传下来。

以至于到了现在,社会上80%的《道德经》版本,都是按照王安石的断句。

所有讲《道德经》的人都摇头晃脑,“有无、有无”这样念,你问他什么是“无”,什么是“有”?

他说不能讲。

真正做学术研究的人,会觉得很奇怪。

有王弼本,有帛书本,你不参考它原来的样子,只知道参考北宋王安石的版本,这是我不能接受的。

我们今天学习经典,有一个原则,就是一定要尊重原文。

你学习《道德经》、研究《道德经》,要有根据,要能讲个道理出来。

03讲出个道理来

为什么“无名”“有名”“无欲”“有欲”比较合理?

我们不妨用白话文,把第一章这几句说一下:

“名称未定之前,那是万物的起源;名称已定之后,那是万物的母体。

因此,总是在消解欲望时,才可以看出起源的奥妙;总是在保存欲望时,才可以看出万物的边界。”

乍一听似乎不太好理解,我们可以举例说明:

名字出现以前,万物开始了;

名字出现以后,人类才可能使用概念,那就是万物的母体。

比如我说“牛”,这是我们给这种动物取的名字。

我一说“牛”,天下所有的牛都包括在里面了。

这个“牛”就是“母”,天下所有的牛都叫做“子”。

如果没有“牛”这个字,你看到的每一头牛都不一样,人类根本不可能建立对牛的认识。

所以,人的智慧就在这里。


傅佩荣详解道德经1381章 有关道德经的最大争议(2)

04无欲与有欲

接着看下面一句:

所以经常保持没有欲望的状态,才能看到万物的奥妙;但是经常要有欲望,才能够看到万物的边界。

这句什么意思?

没有欲望,就是不要干涉。

譬如,我们看动物世界,一只公狮子找母狮子,它先把母狮子上一胎生的小狮子咬死。

母狮子确定小狮子已经死了,就老老实实跟着公狮子走,准备生下一胎。

这种情况我们看着很难过,但你不能干涉。

因为人类一干涉,将来狮子太多怎么办?

就是靠这样子维持狮子的总数,没有人安排的,这是自然的奥妙。

为什么又要有欲望?

人如果没有欲望的话,人类文明不可能发展。

譬如,古代人用人力来拉车,发现太累了,怎么办?

想办法找动物来帮助,做实验嘛,用牛来拉车,用老虎来拉车,用象来拉车。

最后发现,用老虎拉车,它会把人吃掉;用象来拉车,它会把房子给冲垮;最好的选择是用牛来拉车。

再比如,你要找种动物来看门,找一只豹,找一条狗,找一只猫,哪个合适?

最后当然是狗了。

你要有欲望,设定一个目标,才能够测试每一种生物的能力的边界。

这就是“常有欲以观其徼”,“徼”就是边界。

人要有欲望,才能知道万物各自的边界,才能善加利用,让人类社会平安地发展,让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道德经》第一章就把这一点讲清楚,可见它的重要性。

但是今天的人学《道德经》,如果把断句问题搞错了,怎么理解其中的涵义呢?

所以,如果有人要念《道德经》,我就建议他参考两个版本:王弼的注解本和帛书本。

这两个版本合在一起,像第一章的这种断句问题,就非常清楚,学起来十拿九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