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间管理的讲解(浅谈时间管理)

生命的本质就是时间,如何过一天就是如何过一生。时间管理又是一个自我修行的过程,不断自我提高,所以时间管理的本质又不在于知道而在于实践。结合自己的理解与实践,浅谈一下我对时间管理的认知。

一、时间管理-管理他人

时间管理是有社交属性的。在职场中我们日常会与上级、下级、平级、客户、外部机构做很多的交流互动。在这些交流互动中与上级、下级的时间接触最多,我们就从与上级与下级的相处中分析如何进行时间管理,如何提高效率。

1.与上级:

除了老板外,每个人都有上级,怎么与上级相处,将直接影响你的工作成果,这也是时间管理-管理他人的最重要一环。

上级要处理的事情比你多、范围比你广,他所处的位置比你高,所有的决策比你大,时间相对下级来说会更加宝贵和稀缺。上级每天有非常多的事务要处理,找上级就要给上级预留一定的缓冲时间。预约是一个好办法,除少数特别紧急的事外,正常来说提前半天或者1小时或者15分钟,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如果岗位级别越高,提前预约的时间就要更早。这样就可以减少因临时找上级,而上级正在忙其他事情或不在而造成的时间等待浪费,亦或因为时间太仓促,而使重要事情的汇报因为没有充分时间思考、讨论而草草了事,浪费了时间。

在工作中,我们也经常会出现,某一个时间段内,上级交代的好几个事情起冲突,即使你通过加班也没办法即时完成。这时你该怎么办?你应该主动找到上级,让上级在这些事务中帮忙排出ABCD或者1234的重要序列。这样我们就可以优先处理上级认为重要又紧急的事情,从而避免自己只完成了一件对于上级或者公司来说根本就不重要的事,而影响了部门乃至公司重要的事却没做。所以除了自己要用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列出自己的工作排序,还要经常与上级互动,将自己的排序给上级看,让他站在部门、公司工作成果输出的角度来调整,这样至少可以保证在目前这个阶段,你所做的工作是比较重要的。

流程管理是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流程是否顺,是否科学,是否简单,是否高效都值得我们认真去分析,一个科学的流程决定了时间的投入产出比,一些涉及面比较广的关键流程势必影响更多人的时间支出。公司有公司的流程,部门内也有部门内的流程,自己的工作内也有自己的流程,在涉及到部门内、部门间的一些流程,我们可以经常去思考、分析,结合环境的变化将自己的一些优化和调整建议向上级提出,共同研究流程,优化流程,尽可能简单、科学、高效。对于个人而言,部分流程的调整会让自己的效率倍增,节约出更多的时间。

2.与下级:

作为一名管理者,就必须掌握一项重要的管理技能,同时也是时间管理的技能--合理授权。作为一名管理者要负责一个自己的团队,你必须对团队成果负责,所以就要最大化利用你有限的时间。合理授权,能让下级多承担些责任,多一些主动性,多一些成长。授权更能让自己更有时间去思考团队成果输出、未来工作重点,去处理只能是自己处理的事情。

与下级一道梳理他的工作流程,同样也是有助于提高效率,节约时间。只要某流程在合理、有序的范围内,尽可能做减法,让下级能享受到简单、高效。明确和梳理了流程,能将此同类事务处理起来更加常规化、程序化,自己不需要就程序化事务的对下属做指示,减少每次判断和决策的时间。与下级一道帮其梳理常规工作的流程,于团队、于下级都有很大帮助,于自己又能节约出些时间。

让下级养成定期主动汇报的习惯。作为团队的管理者,你必须掌控团队的整体运作情况并适时调整。对于非程序化、非流程化的事务,尤其对于一些影响比较大的事务,如果过程中没有阶段性地监控、调整,结果经常变得不可控。有可能要花费自己与团队相当多时间去弥补错误结果的损失,或者改善结果,或者重新做一遍。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没有适当的监控,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处理。而适当监控就必须清楚目前团队人员的工作情况、事务的处理情况、工作成果的输出情况,自己不可能记得团队内每个人的每个事情,如何避免自己主动去盯着每件事?其中一个方法就是让下级养成定期主动汇报的习惯,如定期主动汇报过程节点、异常情况、遇到困难、环境变化、分阶段成果等信息,让自己能在整体上进行把控并适当调整,做到过程可控,结果可控,团队成果输出可控。在这过程中,由一对多的跟踪变成了多对一的汇报,结果一样,时间却节省了很多。

当好一名教练,培养好下级,于长远来看,当一名教练所投入的时间产出是最高的。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讲到人力资源是所有经济资源中,使用效率最低的资源,提升经济绩效的最大契机完全在于企业能否提升员工的工作效能。工作效能的提升很大程度靠的是个人的成长,管理者的工作就是鼓励并引导个人的成长。如果平时不教导、不引导、不提出更高要求,如何指望他未来能快速成长,如何能在未来提升工作效能呢。当然平时的教导、引导一定会多花一些时间、精力,但当下能慢慢成长起来,他未来所创造的价值,一定会超出想象。这是一笔不错的未来时间投资,也是变相的当下时间节约。

二、时间管理-自我管理。

时间管理更是自我的管理。时间管理其实就是一项自我的修炼,自我的提升,是一个不断PDCA的螺旋上升活动。

关于时间管理的讲解(浅谈时间管理)(1)

1.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又名80/20定律、帕累托法则(定律)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及企业管理学等,是由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提出,得出: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在时间管理方面可以解读成你的工作成果是取决于20%的重要工作。它提醒我们永远要抓住最重要的20%。所以在每天的工作中我们就要优先完成这20%的工作,不管它有多难、你有多不想做,而且大部分这20%的要事通常不是那么好做,甚至让你恐惧。

但是你必须去做,因为它是最重要的事、最有价值的事,无论如何也要把它啃下去。建议把这部分的工作放在你一天最有精力的时候去做,一般来说早上刚上班不久就优先把它解决了。美国有个谚语:如果每天早上起床,首先要吃掉一只活青蛙,那你就会发现今天再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事情了。而这只活青蛙就是让你棘手、让你恐惧、让你躲避的重要的事。在每天的开始就要列好你当天的工作计划,你的20%一定要排进你的工作计划里,而且要排在最前面。时间管理的本质就是时间管理。人生不在于做多少事,而在于把重要的事情做到极致。

2.记录时间

人对时间的感知和判断,实际上是非常准的,假如对一件事花费的时间是1个小时,实际上花费的时间有可能是半个小时,而大多数时候花费的时间是1.5个小时,甚至更多。所以,你必须要感知你的时间,知道你的时间都花在哪里。这个时候你需要做的事很简单,用本子记录你的时间支出,做时间的流水账。《奇特的一生》所记录的主人公柳比耶夫的一生用时间来计划自己,通过自己的时间记录和时间统计对自己进行了研究和试验。

他就简单用了这个简单的纯技术性的工作方法,却坚持了几十年,不仅保证了最高的效率,并且保证了最旺盛的生命力。柳比耶夫的治学,博大精深,既是一个狭隘领域的专家,又是个杂家。他生前发表了70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自己通过一段时间的时间记录,你会发现自己的时间花费分布,哪些事占了你的大多数时间,这些事情是否有最大的价值,哪些时间是可以减少的,哪些时间是可以再增加的,哪些时间段精力比较旺盛,哪些方式是比较高效的,哪些方式又是可以改进的等等。你唯有通过记录时间,才能更好地管理时间,提高时间使用效率。对人可以宽容,但对待时间还是苛刻一些好。

3.大块时间专注做

尽量争取大块时间,专注做某事。虽然当下非常流行碎片化的时间应用的说法,但当你整块时间运用的效率一定会比一个事情分太多次完成效率高很多,尤其是一些思考性、创造性、系统性的工作。当你每次所花时间少于最基本底限时,对于做一件系统而又复杂的事件,这些时间就是浪费,每次都要从头开始,包括了解之前的进度,查找资料,进入状态,思考等等,根据个人体验,效率比较高的时候是在开始进入状态的半小时-1小时之后。

在实际工作状况下,每个人在本职岗位中或多或少会受到干扰,那么你就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去调整、去争取和并保护好大块时间,并把这些时间投入到最重要的事情。当然公司、领导交代的紧急事务除外,这是自己掌控不了的,而且要优先去做的。很多人的实际上专注力是不高的,如果发现自不容易专注的时候,还可以通过番茄工作法来提高你的专注力。有不被打扰时间又足够专注,结果自然就很好了。

当然时间管理的理论工具方法,还有很多很多,时间管理的能力还具有人格属性,因人而异,关键是看怎么结合自己的情况去实践。知识、技能不求多,一个技能或一个方法或一个工具掌握了,应用了,重复了,并不断改进,用自己的身体去记住它,那么它必定能让你受益无穷。

您要是喜欢就帮忙点赞,帮忙分享,感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