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木雕老工艺品(80后退伍兵学习木雕16载)

“木雕讲究全雕,根雕是木雕的一个分支,如崖柏根雕,讲究通过‘七分天然、三分雕刻’表达意境。”走进吴锐亮的揭东工艺美术生活馆,各类潮汕工艺制品琳琅满目,这位对馆里藏品如数家珍的木雕工艺师,同时也是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工艺美术协会会长。

农村木雕老工艺品(80后退伍兵学习木雕16载)(1)

吴锐亮和他收藏的木雕作品。

80后吴锐亮从事木雕行业十六年,曾两度被文旅部门评为广东省优秀民间文艺家。揭东工艺美术生活馆收藏的不仅有他个人工作室的作品,还集结了各行业优秀工艺美术师的心血。他希望尽个人之力,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工艺美术师共同参与,向外推广潮汕工艺品,让更多人知道潮汕有众多技艺精湛的优秀传统工艺品。

打造“工艺超市”,传播潮汕工艺美术

吴锐亮的外公曾是民间木匠工艺师,吴锐亮记得他小时候就在外公家里看见过形形色色的木雕工艺品。“以前没有什么玩具,但看到木雕上面纯手工制作的葫芦、麒麟(模样),就觉得特别漂亮。”

受外公启蒙,吴锐亮从小就热衷于木雕。2006年退伍以后,吴锐亮决心踏入木雕行业,学习工艺美术。他开办了一家小工厂,专门制作崖柏根雕。学习木雕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吴锐亮说,首先要自己琢磨“如何把一根木头做成一件作品”,其次要跟着师傅学习,构思主题、打胚、细雕、成品,“都要一步一步认真去学”。

农村木雕老工艺品(80后退伍兵学习木雕16载)(2)

吴锐亮正在制作木雕。

起初,吴锐亮也曾遇到作品比例失调的问题。“可能脸大了、眼睛小了。”他介绍道,手部是人体中最难雕刻的部分,对比例的要求很高,这类细节要求工艺师练就扎实的构图基本功。对吴锐亮而言,在部队中锻炼的清晰思维和意志力,帮助他挺过了这段艰苦的学习期。

农村木雕老工艺品(80后退伍兵学习木雕16载)(3)

吴锐亮收藏的木雕作品。

2018年,吴锐亮的揭东工艺美术生活馆正式开办。他希望能借着开办揭东工艺美术生活馆的契机,把潮汕地区工艺大师的作品集中于此,形成“工艺超市”。同时,他还想把潮汕工艺品与北上广深等地的商场、超市进行对接,迎合年轻人的喜好开发新的产品,把潮汕的工艺品推广出去。

吴锐亮说:“潮汕人是一个整体。”潮汕各地融为一体,而揭东工艺美术生活馆汇集了各地方的工艺作品,各有特色。

农村木雕老工艺品(80后退伍兵学习木雕16载)(4)

揭东工艺美术生活馆内部。

贴合潮流,传统工艺制品有了新展现

走进揭东工艺美术生活馆,瓷器、泥塑、蜡漆工艺、嵌瓷等传统工艺品琳琅满目,另一边,潮州手拉朱泥壶、瓷板画,连同状元夫人帽等潮绣文创产品同样陈列于此。

农村木雕老工艺品(80后退伍兵学习木雕16载)(5)

揭东工艺美术生活馆收藏的嵌瓷、潮绣作品。

时代潮流在不断变化,传统工艺制品创作也需要创新。谈及现在的作品,吴锐亮坦言,更多是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结合。“以《八方来财》为例,挑选蟹作为动物模型,用蜡漆工艺贴上金箔,是更贴近年轻人趣味的设计。”

如何在变化当中洞察年轻人的审美趋势?对吴锐亮而言,这源于对生活的积极探索。“参加年轻人喜爱的当代艺术展览,再根据年轻人的喜爱进行构思设计。”

令他欣慰的是,从前工艺品收藏家年龄层大约在五、六十岁左右,而现在,一批年轻的收藏家也对传统工艺作品表现出很大的兴趣。祠堂文化中的木雕、嵌瓷,都是他们喜爱的作品。吴锐亮说,“感受到时代在进步。很多来馆里参观的年轻人,也在慢慢接受传统工艺,收藏家群体中也出现了年轻化的现象。”

图/文/视频: 南都、N视频记者 李佳滢 吴彦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