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特色竞争力(上海都市优越感之来源略谈)

有人认为上海的都市优越感来源于殖民文化,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都市优越感不一定来自于殖民文化,比如很多资料都记载了巴黎人的优越感,存在巴黎人对外省人的歧视,但是巴黎并没有被殖民的经历,所以都市优越感不一定来自于殖民文化。

上海城市特色竞争力(上海都市优越感之来源略谈)(1)

另一方面,观察一下上海和香港,这两个地方虽然有成为殖民地的历史,但是情况有很大差异。香港的殖民地位是政权殖民,在殖民地执政的最高首脑是外国人,而上海的租界是治权殖民,管理部门是租界工部局,清代上海道台以及民国上海市长都是中国人。在上海有租界存在的时间里(1845~1943),租界内实行西方的管理制度,享有治外法权,这就给各式各样的创新、冒险提供了大舞台。租界的存在并没有对生活在其中的十多万中国人产生深刻的精神层面的影响,相反在租界内形成了各类思潮并存的局面,海纳百川,和而不同。所以在上海并没有形成单一的深入骨髓的殖民文化。跟香港相比较,上海人的优越感并非来自于殖民文化。

上海城市特色竞争力(上海都市优越感之来源略谈)(2)

再一方面,根据很多作品和文献的描述,中国近代以来一直到民国末期,实际上依然是乡绅管控年轻人的模式,情形正如钱钟书《围城》所记载的那样。如此这般,纵使都市里纸醉金迷,也很难形成都市优越感,因为人们不得不向生活在乡土的族长低头。

实际上,现代上海人的都市优越感是解放后封闭的户籍制度造成的。严格的户籍制度仿佛一道高墙锁住了都市内的繁华、美好、舒适,而都市优越感正是在这个时间里发芽、生根、茁壮成长起来的。正因如此,上海人的都市优越感主要表现为经济能力优越感,而不是思想文化差异方面的优越感。这跟香港完全不同,香港受殖民文化影响,他们的优越感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

最后总结一下,上海的优越感是解放后的户籍制度造成的,不是殖民地文化造成的。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发展,由户籍制度造成的都市优越感会逐渐淡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