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很爱你陈茵怎么死的(赤子之心回忆母亲陈茵)

赤子之心记母亲陈茵光辉战斗历程,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原来我很爱你陈茵怎么死的?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原来我很爱你陈茵怎么死的(赤子之心回忆母亲陈茵)

原来我很爱你陈茵怎么死的

赤子之心

记母亲陈茵光辉战斗历程

如果母亲能看到这篇记载她为革命事业奋斗的文章,会有多么骄傲和欣慰!遗憾的是,母亲于2020年4月1日与世长辞,享年97岁。回顾母亲七十多年革命战斗历程,一颗无私奉献、鞠躬尽瘁,闪闪发光的赤子之心呈现在我们眼前。

一、峥嵘岁月里的杜鹃花

母亲(原名陈婉芳)1923年3月出生于广东南海。外祖父经营烟厂,家境殷实富足。她在家里排行第五,小名“虾须”,意思她像虾的胡须那么弱小。因为是家中的幺女,自幼倍受呵护并受到良好的教育。1942抗日战争时期,母亲正就读于中山大学文学院。当时中山大学从云南澄江迁到粤北坪石,文学院就设在开满杜鹃花的铁岭。学校地下党组织为了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团结进步同学,组织了“岭风文艺社”。母亲回忆录中写到:“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在那灾难深重的国土上,在粤北坪石铁岭山头,常常飘荡着《黄河大合唱》》、《大刀进行曲》、《游击队之歌》、《我们在太行山上》等抗日救亡歌曲。慷慨激昂的歌声,就像一把熊熊的烈火,点燃了我们抗战的激情”。当时地下党秘密负责人方建鹏,他既是老大哥,又是一个诗人,经常给学生们讲革命道理,在文学院建立了一个名为《诗站》的刊物,宣传进步思想。那时母亲风华正茂,满腔热血,在地下党的引导下,母亲秘密阅读了《列宁主义基础》、《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马列主义毛泽东著作,打下了革命思想理论基础,促使她认识了真理,走上革命道路。母亲在回忆录写到:“多少年过去了,我总忘不了那铁岭山上的杜鹃花,忘不了那铁岭上的歌声,那里是我们年轻人寻找真理地方,象征我们火红的理想。铁岭的冬天是寒冷的,但严冬过去,当杜鹃花盛开的时候,春天就要来了,我们像杜鹃花那火红的理想也就要实现了”。作为学运骨干,母亲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团结进步同学,宣传党的抗日救亡主张,毅然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4年2月,母亲在中山大学文院毕业。1944年10月,抗日战争烽火连天,国民党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八路军、新四军肩负着团结全国人民抗日救亡的使命。东江抗日根据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顽强抗击敌人。斗争是艰苦的,战斗的号角在召唤,崇高的的理想,鼓舞着母亲去寻党。这年秋天,通过地下党联系,母亲和一批进步同学到达了东江游击区。在她所著的回忆录《美丽的梦》里,描述了当年投奔革命队伍的情形:“回忆起我离开家的日子,那天晚上,母亲准备了我最爱吃的饭菜为我送行。我埋头吃饭,压抑离别伤感,不敢多看她。临行前,母亲还絮絮不休地一再对我叮咛:现在铁路不通,日本飞机天天轰炸,你一路上要小心啊!粤北天气很冷,记得添加衣服不要受凉。母亲絮絮叮咛紧紧扣在着我的心弦。看见她双眼含着眼泪,我不敢回头匆匆地地走了。谁知这一走,什么时候能再见到亲爱的母亲呢?”亲人的温暖和舒适生活没有动摇母亲投身革命的决心。在投奔革命队伍之前,她对党表示决心:“我不怕牺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加抗日战争,为争取民族的解放而战斗!”

在组织上的交通员带领下,母亲和同学们躲过国民党的监视和封锁,几经周折,最后到达广东惠州坪山,东江游击区东江纵队司令部。在那里,母亲和先到达的中大文学院同学们会合了。为了追求共同理想,同学们一起走上了革命道路。在欢迎新同志晚会上,同学们唱起了庄严的《国际歌》。母亲在回忆录深情地写道:“东江纵队,她是我参加革命的摇篮,我找到了革命的母亲;为争取民族的解放,从此投身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去”。母亲开始了新的战斗历程,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母亲到达东江纵队坪山司令部后,参加了第二期青干班的学习。1945年2月,母亲加入中国共产党。学习结束后,母亲被派往西江人民抗日义勇大队梁嘉同志的部队,在司令部任绘图员和文化教员。当时的斗争十分艰苦,为了避开国民党反动派的袭击,队伍隔三五天就要夜行军转移阵地。当部队转移到广宁五指山上时,山高林密,坡陡路滑,战士们打着赤脚行军,一步一步向山顶进发,部队在山顶的庙寺里安营扎寨。五指山环境险恶,粮食匮乏,缺医少药,蚊虫肆虐,母亲患了严重的疟疾,生命垂危。部队没有药物,在紧急关头,当地群众冒着生命危险,送来药物和粮食,母亲方死里逃生。她回忆录中写到:“为了节省粮食,我们经常喝稀饭米汤,食不果腹,饥寒交迫。但困难是压不倒我们的,我们相信,坚持下去,胜利永远属于我们!” 母亲回忆起五指山的一场“风流仗”:“当时敌人发现山上有共产党的部队。妄图将我们全部阡灭。敌人在山下将我们重重包围。我们部队居高临下,在山顶上架起机关枪,向敌人猛烈扫射。战士们还在山上把大石头往山下推,猛烈的炮火和滚滚的巨石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敌人尸横遍野,溃不成军。敌人的阴谋失败了!我军全无伤亡,打了个漂亮仗!大家幽默称为“风流仗”。艰苦的岁月,枪林弹雨,出生入死,都没有让母亲屈服。不少并肩作战的战友英勇献出了宝贵生命。母亲回忆道:“一起参加革命的沈如琼,她说话是那么温柔和气。但在激烈的战斗中,她却是那么坚定,在一次战斗英勇牺牲了。还有余志敏,一个小个子,娃娃脸的女同学,在一次战斗中被敌人俘虏。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始终没有泄露党和部队的机密,宁死不屈,最后献出了宝贵生命,还有许多好同志,为革命为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母亲写道:“度过这寒冷的冬天,春天就要到人间。不要为枯枝失望,春天是我们的”。

从富裕家庭弱小的“虾须”,到坚强的革命战士,母亲在枪林弹雨中成长。铁岭的杜鹃花,见证了母亲从一个热血青年,成长为坚强革命战士的光辉历程。在炮火连天艰难的岁月里,党培育了母亲这些热血青年,使他们懂得了忠实自己的理想,懂得用顽强的斗争去争取在胜利。那热烈而鲜红的杜鹃花,象征着母亲为之奋斗的革命理想。在艰苦斗争的峥嵘岁月里,美丽的杜鹃花就像母亲心中执着的革命信念,鼓舞着她为理想而不懈奋斗。

二、丹心璀璨,红霞漫天

全国解放后,母亲担任江门军管会青干班政治指导员。1951年在南方大学担任三、五部班主任,1954年到四会、怀集参加土改工作,任土改队长、怀集区委副书记。1965年调华南分局宣传部工作后,调任广东省高教局办公室主任。十年动乱期间,母亲被送往位于英德的“五七干校” 接受“劳动改造”。父亲也被隔离 “审查”。那时我们姐弟四个和奶奶被赶出军区大院,住在临时住所里,最小的弟弟还未满七岁。我们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在学校里被视为“黑干子弟”,饱受欺辱。母亲牵挂着我们,一起在五七干校的同事们说,“陈茵想起孩子们就“眼睛冒汗”。然而,疾风苦雨,没有欢乐的艰苦岁月,没有动摇母亲的革命信念。1971年,母亲离开五七干校,被安排在广州市教育系统工作。几十年来,母亲一直服从党和组织的安排,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母亲忘我工作,为培育革命接班人呕心沥血, 留下不可磨灭的足迹。万紫千红竞争艳,硕果枝头笑弯腰。 母亲曾经工作的南方大学、广东省高等教育局、广州市文教干部学校、广州市电视大学,已是桃李满天下,人才辈出。

岁月匆匆,年华飞逝,母亲1984年离休。1985年,在中山大学老校长黄焕秋、广东省军区原副司令员黄业、广东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张江明等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母亲发起创办了“中山大学老战士合唱团”,担任团长。她写道:“歌,就是力量,就是战斗的号角,就是人们思想的火花,过去我们唱着歌参加革命,今天我们用歌声宣传革命光荣传统,宣传爱国主义思想,为培养年轻一代,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我们应有贡献,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党的儿女都必须铭记在心”。35年来,母亲为中山大学老战士合唱倾注全部心血。多少个夜晚,九旬的老母亲挑灯夜战,伏案为合唱团演出做准备。母亲带领合唱团面向社会,面向青年,面向群众,致力于宣传革命光荣传统和爱国主义思想。深入学校机关、工厂、部队和革命老区义务演出,用嘹亮的歌声歌唱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为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母亲腿不方便,仍然坚持登台演出。当观众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战士们意气风发,歌声嘹亮,情感真挚,不仅沉浸在美好歌声之中,还获得鼓舞向上的正能量。在母亲心目中,“中山大学老战士合唱团”,就是当年铁岭上“岭风文艺社”的化身和延续。离休后几十年,母亲以坚强的意志、执着的精神,再一次谱写了生命的美好诗篇。中山大学老战士合唱团多次获得国家和省、市老干部合唱团的优秀奖,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母亲写道:“我有一个美丽的梦,就是让我们的歌声飞向祖国大地,飞进每一个青年朋友的心,让他们像我们年轻时代一样,满怀激情热爱我们繁荣富强的祖国,开创美好未来”。

母亲坚强的革命意志,为党,为人民奉献的赤子之心,高尚的革命情怀,任由岁月流失,仍然闪闪发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生命不息,战斗不止!”2000年1月,母亲开始担任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热心年轻一代的培养教育工作,弘扬革命传统。母亲晚年著有《怀念黄业同志》、《美丽的梦》、《激情岁月》、《红梅赞》等革命历史回忆录和散文集。2019年6月,国家开放大学向母亲颁发了荣誉证书,表彰母亲40年来,为国家开放大学(原广播电视大学)的建设发展和远程开放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在病榻上的母亲,接过广州市电视大学党委詹德村书记送来的荣誉证书,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命,就像一点一滴的海水,或者是一条涓涓的小河,永远向前流着,汇入波涛彭拜的大海中,把祖国的山河打扮的更加壮丽,奔腾不息,流向四方”。这是母亲光荣一生的真实写照。2005年与2015年8月,在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和七十周年之际,中央军委和国务院授予母亲抗日战争老战士光荣称号,并颁发了荣誉勋章。2019年10月国庆,党中央、中央军委、国务院给母亲颁发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荣誉勋章,这是党给予母亲,七十多年如一日,为党、为人民鞠躬尽瘁的最高荣誉和嘉奖。

2020年4月,杜鹃花盛开的日子,慈祥的母亲和我们永别了,她带着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诚,对祖国、人民的无限眷恋,与曾经并肩战斗的同学、战友们在远方群山峻岭中又一次会合。铁岭上灿若云霞的杜鹃花丛中,仿佛依然迴荡着母亲最爱唱的《黄河大合唱》,《大刀进行曲》......。母亲对真理执着追求、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对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情怀、她的革命风范,宛如铁岭山上火红的杜鹃花,永不凋谢,永远在我们心中绽放!

亲爱的妈妈,我们永远怀念您!

黄茵茵

2022.4.5日清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