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3次突破万米深度(两个月3次突破万米深度)

两个月3次突破万米深度,“海斗一号”做到了,创下潜水最高纪录

近年来,我国在深海科考方面屡次取得重大突破。根据环球网的报道,我国自主研发的潜水器“海斗一号”顺利地完成了多项深海探测任务,并且载誉而归。“海斗一号”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里多次进行潜水任务,其中最深深度达到了10907米,创下了中国潜水的最高纪录。

两个月3次突破万米深度(两个月3次突破万米深度)(1)

对此,广大网友不禁想知道,这“海斗一号”到底什么来头?多深才能算深海科考?

“海斗一号”是什么来头?

“海斗一号”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自主研究,是一款自主深海遥控潜水器。2016年7月与海斗一号相关的项目启动,历经大约三年的时间完成了各种调试和试验,最后在今年四月下旬开往马里亚纳海沟开始深海潜水,并一举实现了中国首次万米潜水的任务。

两个月3次突破万米深度(两个月3次突破万米深度)(2)

从外形上来看海斗一号像是小孩子玩的玩具鱼,但千万别以貌取人,因为海斗一号具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能耐。从今年四月份开始到六月份,在短短的40多天里海斗一号就完成了3次突破万米的潜水,并且在深海区域进行水样抽查和环境监测等任务。

两个月3次突破万米深度(两个月3次突破万米深度)(3)

深海科考需要突破怎样的深度?

一直以来,多深的科考才算是深海科考,这个问题在科学界一直没有统一的说法,以至于出现各种不同的标准,例如200米、2000米、4000米等等。对此来自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李新正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深海科考的定义还需要从科考学科的不同出发,而深海科考学科同样分为物理学、生物学和化学。

两个月3次突破万米深度(两个月3次突破万米深度)(4)

美国的一本关于海洋学的著作《海洋学导论》中就从海洋生物学的角度进行深海定义的标准划分,其中200m~4Km属于半深海带,4km~6km属于深海带,6km以上的深度属于超深渊带。所以如果一项科考活动主要从海洋生物学为目的出发的话,那么4km以上的深度就算是深海科考了。

深海科考难度巨大,为何许多国家迎难而上?

众所周知,深海环境氧气十分稀薄,且气压极大,环境条件比高原地区要苛刻得多,不乘坐专业潜水器是不可能去到深海区域的。然而人类并未因此而被劝退,从十九世纪末期开始英国就在北极海洋开启了人类深海科考的大门,尽管那一次的科考深度还不足两千米。

两个月3次突破万米深度(两个月3次突破万米深度)(5)

随着人类科技不断发展,深海领域的探测技术也有了重大的突破,如今能够做到万米深海探测的国家也不在少数。各国家之所以选择迎难而上,笔者认为是因为深海地区埋藏着海洋的“宝藏”。这里的宝藏并不是指金银珠宝,而是自然资源、自然规律的发现等等。

两个月3次突破万米深度(两个月3次突破万米深度)(6)

深海资源深不可测、丰富多样,可燃冰就是一种分布在深海区域的沉积物,它的形成需要高压低温的环境,而深海环境刚好满足这一条件。根据科学家的介绍,可燃冰被消耗之后只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而且燃烧值十分高,是未来值得开拓的领域之一。

参考资料:

环球网 6月15日 《海面下藏着什么玄机 值得我们一次次走向深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