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及释永信商业版图(袈裟下资本有多惊人)

2011年10月16日,环球人物杂志社的记者来到少林寺拜访,可眼前的景象却让她大吃一惊。

印象中的千年古刹不但停满了各种型号的旅游大客车,就连山门外的禅修地也被琳琅满目的小摊商品所取代。

带路僧人说:“少林寺僧人走了1500年的路,现在已经成了景区商业步行街,我们走不了,只能从这条消防通道进寺院”。言语中颇有些无奈。

少林寺及释永信商业版图(袈裟下资本有多惊人)(1)

自1999年释永信接过方丈的担子全权打理事务以来,少林寺就频繁地被推上风口浪尖。

佛家本是清修之地,他却频繁入红尘。

有人说释永信让少林寺走上了国际,功在千秋;也有人说,释永信打破了佛门的清净,罪不可恕。

开豪车用新款苹果手机,名下18家企业,仅门票收入就已年入上亿,可他却口口声声称自己仅有700元月工资。

少林寺及释永信商业版图(袈裟下资本有多惊人)(2)

这究竟是争权夺利的产物还是确有其事?他的行为究竟是为了宣传佛法还是另有企图?

进军商业化

1981年,释永信剃度出家,拜释行正为师。

八十年代的少林寺到处是残垣断壁,据释永信回忆:“口粮很少,早晚两顿玉米糊糊,仅中午一顿馒头,且每人只有两个。”足以见当时条件之艰苦。

释永信也在心里暗暗发誓,要改变这种现状。

很快,聪明伶俐的释永信从一众弟子中脱颖而出。释行正也把释永信当作接班人来培养,推荐他去有名的寺庙中拜访学习。

少林寺及释永信商业版图(袈裟下资本有多惊人)(3)

1987年,释行正圆寂,释永信接过了少林寺的担子,他身上背负着让少林寺重现辉煌的使命。

但是释永信觉得少林寺想要重现辉煌,只能实现商业化,那就必须将少林寺推出去,可是具体要怎么做呢?

1989年,释永信带领少林寺武术队在全国进行公开巡演,没想到来观看表演的人居然络绎不绝,并且即使在表演结束后,群众的掌声也经久不息。

通过这次巡演,让释永信发现了少林寺与其他寺庙的不同之处,那就是少林寺的武学魅力。

少林寺及释永信商业版图(袈裟下资本有多惊人)(4)

这之后不久,释永信便开始有计划地整理修复少林寺武术典籍。他发现,这些武术典籍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各有其特点,如果整理得当,那将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于是在开办少林武校赚得第一桶金后,释永信就开始着重发掘少林武术中蕴藏的商业价值,武僧招牌也成为了少林寺的主营产业。

此时又恰逢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在海内外掀起一阵“少林热”,这让释永信产生了将少林功夫传播到海外的想法,他说:“少林功夫要走出去。”

于是1997年,在释永信的竭力推动下,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少林寺的商业化建设步入了正轨。

少林寺及释永信商业版图(袈裟下资本有多惊人)(5)

这之后,释永信便带着少林寺集团一路加速,从鲜有人光顾的山间小庙做到了闻名世界的武学金字招牌。

少林寺主打武学招牌,但释永信本人绝不会止步于此,比起少林武学,少林寺这个标志能为他们带来更大的收益。

从2001年开始,释永信开始带领着少林寺进军实业界。

2002年,少林书局成立,少林寺以禅宗为核心发布了一系列书籍。

2006年,少林食品发展有限公司和少林药局成立,少林寺进军食品和药业。

2009年,少林香堂有限公司成立,研发了多种檀香产品。

少林寺及释永信商业版图(袈裟下资本有多惊人)(6)

此外还有许多,可以说,释永信从衣食住行入手,将少林产品覆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是,少林寺之所以转型成功,最重要的原因还是释永信本人的前瞻思维。

2001年,互联网刚刚在中国兴起,释永信便敏锐地发现了互联网的价值,迅速为少林寺通上了网,同年,还创建了少林寺官网,这为少林寺的进一步创下了良好的条件。

无独有偶,2018年短视频行业刚刚兴起时,释永信便带着一众少林弟子进军短视频行业,为宣传少林产业各显神通。

少林寺及释永信商业版图(袈裟下资本有多惊人)(7)

时至今日,少林寺在多数人心中早已转化为了一个商标,一个代表着少林文化的商标。

但过度的商业化除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之外,还给少林寺尤其是释永信本人带来了一些争议。

舆论风波

2022年4月6日,一则消息的出现让本就争议缠身的少林寺再次陷入泥潭。

有媒体报道称:郑州的一块商业用地被河南铁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4.52亿元的价格竞得,而铁嵩科技的受益人之一赫然是时任嵩山少林寺方丈的释永信。

少林寺及释永信商业版图(袈裟下资本有多惊人)(8)

这条消息的出现又引起了轩然大波,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身为佛门净土,却大肆举办商业性盈利活动,这与传统印象中的寺庙不同。

并且还公然参与土地拍卖活动,难道僧人也耐不得贫穷,决定入驻房地产行业大肆捞钱?

对此,少林寺官方网站负责人表示:“网传图片里,有好多表述是没有根据的。”直接否认了网友关于“少林寺进军房地产”的猜测。

并且在6天之后,2022年4月12日,查询资料显示此次地产项目的最大股东,释永信悄悄地退股了。

少林寺及释永信商业版图(袈裟下资本有多惊人)(9)

释永信本人没有就这次退股事件作出回应,但大致可以从别的事件里分析一二。事实上,这也不是少林寺第一次因为商业事件陷入争议了。

2014年9月24,嵩山少林寺将一纸诉状送到了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办公桌上。

少林寺官方表示,自2011年1月到2013年10月,嵩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拖欠少林寺门票4970万余元,这还不包括违约金232万余元

此消息一出,少林寺受到了数千万网友的口诛笔伐,他们纷纷表示,佛门是清秀之地,少林寺追讨欠款就是功利心太重。

少林寺及释永信商业版图(袈裟下资本有多惊人)(10)

但是少林寺官方表示,这笔收入是为了维持少林寺僧人的日常生活,并且还有不少的佛像和文物亟需修缮。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质疑少林寺征收门票的合理性。

虽然2009年之前的少林寺确实不需要门票,但是后来政府又对少林寺内的古建筑进行了翻修,为了让少林寺能够发挥文化价值,政府协商后表示,少林寺开始统一征收门票费。

协议表示,设立门票费100元每人,70元归嵩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30元归嵩山少林寺所有。

少林寺及释永信商业版图(袈裟下资本有多惊人)(11)

出现争议是因为双方对门票的分成统计有差异,政府认为既然有政策上的门票减免,那么分成时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减免。

可少林寺认为,不论是免票还是半票,只要来了一个人,就要有一个人的时候门票分成,因此就产生了争议看,结果自然是驳回了少林寺的请求。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事同样值得关注。

2011年时,有报道称释永信因去风尘场所被抓,以这次事件为起点,这之后有关于释永信的流言蜚语再也没有少过。

少林寺及释永信商业版图(袈裟下资本有多惊人)(12)

仅仅过了半年,释永信再次因为私生活问题被推上风口。有消息称,释永信与多名女性保持着不正当的关系,不仅与一名女大学生交往密切,俩人还诞生了爱情结晶。

这次消息引起了少林寺官方的注意,他们向社会公开悬赏造谣人的信息,但是很长时间都没有人揭榜,这次事件自然也不了了之了。

比起上面的传闻,下面这件事却是佛门内部之争了。

2015年7月25日,一个署名为“释正义”的网友发言,举报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有严重的个人问题。”

少林寺及释永信商业版图(袈裟下资本有多惊人)(13)

帖子称:释永信拥有两个身份证,不仅私生活混乱,还私自挪用、非法持有少林寺的公共财产。

用非法取得的钱财,不仅为自己购入了百万级豪车,还专门配备了高价靓号车牌,并且还拿出了多项证据其所言不虚。

2015年8月初,这件事越闹越大,甚至还引起了中国佛教协会和国家宗教局的关注。到了8月8日的时候,释永信门下弟子,释延鲁联合多名少林寺工作人员实名举报释永信贪污。

此后就开启了漫长的调查之路,直到2017年的2月份才有了结果。调查显示,网友释正义的举报含有不少“夸张虚假”成分。

少林寺及释永信商业版图(袈裟下资本有多惊人)(14)

释延鲁

比如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双重身份证”,其实是因为释永信没有注销俗家身份证而已。但是官方对于释永信的财产问题却解释得模棱两可。

调查组负责人表示:“少林寺确实存在财务上的问题,已经勒令整改。”因为少林寺确实存在豪车,释永信也的确使用苹果手机。

因此可以分析,释永信退股或许是对流言蜚语的一种妥协。

商业化之争

三宝,是少林寺的小网红,以老和尚教授小和尚练功为题材迅速吸引了一大批人的追捧,粉丝数量更是飙升至数百万。

少林寺及释永信商业版图(袈裟下资本有多惊人)(15)

但这并不是个例,这些年以少林寺为题材的短视频账号层出不穷,并且还形成了极为巨大的“少林短视频矩阵。”

他们虽然穿着僧服,舞着少林拳法,但是做出的行为却与清心寡欲的佛道相去甚远。

2015年释延鲁联合少林弟子举报一事表明,少林的过度商业化或许是僧人基本功倒退的根源。

随着少林寺商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僧人加入了少林寺网红的行列,这让不少人开始质疑:少林的商业化究竟是为了宣传少林文化还是另有所图?

少林寺及释永信商业版图(袈裟下资本有多惊人)(16)

有些人看中了少林寺的禅宗招牌,加入武僧团练武的目的就是为了打造自己的武僧账号,在账号积累一定数量的粉丝之后,就会选择退出少林,将精力放在了经营账号上。

对这些人来说,似乎“出家”并不是一种信仰而是一种工作。

虽然过度重视经济免不了出现商业化气息过重的情况,但从另一种层面来说,少林寺的转型的确是一种成功。

据英国《卫报》资料显示:少林寺仅文化馆带来的收益就已达千万,且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海外,这还不包括少林实业带来的收益,释永信的少林生意经做得可谓是风生水起。

少林寺及释永信商业版图(袈裟下资本有多惊人)(17)

但围绕他的争议却愈演愈烈。

如果说制定门票是为了拉动地方经济,那么“跻身网游行业、斥资千万在澳洲建立四星级酒店和高尔夫球场”一事再以“宣传少林文化”的名义来解释似乎有些不妥。

2015年2月23日,澳洲媒体报道,少林方丈释永信亲自向新南威尔士州肖尔黑文市市长支付两千万人民币,用来支付少林寺在澳洲购买的土地。

但是斥巨资购买的土地却不仅仅是为了建设寺庙或文化交流中心,规划图中赫然有高尔夫球场和四星级酒店。

少林寺及释永信商业版图(袈裟下资本有多惊人)(18)

虽然自古就有和尚坐马车的先例,释永信坐豪车商谈似乎也不足为奇。

但是佛教身为一种文化符号,比之创造商业价值,如何用禅宗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似乎更为重要。

对于少林寺的商业化转型,有人批评释永信功利心太重,见钱眼开。但是不可否认少林寺在释永信的带领下确实走出了国门,并且成为了世界级旅游的标志。

少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融合现代商业和科技之后,确实成功转型,达到了文化输出的目的。

少林寺及释永信商业版图(袈裟下资本有多惊人)(19)

但是文化输出不可避免会导致禅宗文化的流失。释永信说:少林寺永远姓“佛”不姓“商”。

少林寺在扩充商业版图的同时,也会考虑到少林寺的组织建设的完善和文化地位的提高。

纵观历史,佛教与其他文化的交流融合确实自古有之。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曾出现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盛况。

但是如何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代保证佛教组织的纯洁性和文化性,在不丧失现有禅宗文化的前提下让佛教文化真正的走进生活中,实现禅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这是少林寺现阶段发展中尤为重要的一点。

2022年4月,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已经辞去了少林寺企业负责人的身份。

或许在轰轰烈烈的少林商业化运动中,释永信已经得到了足够的宣传力度,如今退居二线,或许是为了最初的想法,将精力放在了少林文化的传播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