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语文科目三怎么学(教资语文科目三教学目标)

《木兰诗》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把握诗歌意象

2.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合作探究,品味诗歌语言,学习诗歌中比喻、排比、对偶、互文的修辞手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 体会诗人情感,领悟诗人对花木兰深明大义、勇敢坚强、不贪图功名利禄的歌颂之情,激起对古典诗歌的热爱,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依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2.本单元的作品都表现了浓郁的家国情怀,本诗描写的是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战场上建功立业,回朝不愿做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表达了坐着对木兰勇敢善良,不慕富贵的品质以及保家卫国,英勇无畏的精神的赞颂。教学本文,能够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内容,把握主旨,开阔视野,体会情感,提升学生品德素养。

3.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对诗歌有所了解,对学习方法也有一定的积累,但对于比喻、排比、对偶和互文的修辞还需要进一步加深,因此,设立上述三维目标。

教学设计——教学片段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迪士尼动画片《花木兰》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仔细观看,播放结束之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看了老师给大家播放的视频。大家有什么样的感受?”鼓励同学们畅所欲言,大胆表达自己的视听感受。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一一点评,适时总结,并以此引出本课课题《花木兰》,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聆听名家范读和老师范读,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向学生提问:诗歌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生互问互答,得出诗中描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三、精读课文,深入领悟

1. 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南西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通过学生自主思考明确:不繁琐。原因:a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b战事紧迫c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d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2. 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通过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师生互问互答明确: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性生活的高尚情操。

3.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明确,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1) 拓展延伸

举行表演比赛,选取文章某个片段进行表演

(2) 小结作业

1.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学生发言,老师进行总结,学习了木兰的优秀品质,增强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2. 给学生布置作业:想象作文《木兰到家的第二天》

教资语文科目三怎么学(教资语文科目三教学目标)(1)

教资语文科目三怎么学(教资语文科目三教学目标)(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