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到底是什么在决定孩子的社交能力)

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到底是什么在决定孩子的社交能力)(1)

我家孩子总想跟小朋友一起玩,但是她不敢!

孩子现在正处于无忧无虑玩乐的年纪,我们小区里的孩子总是围成一圈,玩的特别开心。

可是自家的娃总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问他为什么不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孩子的回答是:不敢。

老母亲不禁开始担心:是不是孩子太内向了?这以后还怎么交朋友?

良好的社交能力对孩子的成功和快乐都有很重要的作用,那内向或外向的性格对孩子的社交能力到底有没有影响呢?

今天就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听听千寻妈的看法,希望你看完能够有所启发。

文:千寻|转自东西儿童教育(ID: eastwest_edu)

这几天,我在看一份「中国家庭教育关注问题调查报告」。报告是我一朋友所在的教育基金会,在全国不同地区抽选了大概两千个家庭做的调查统计。

你们猜,爸妈们最关心最在乎的是什么?

比较出乎我意料的是,报告里大数据显示:

三岁以下,是最基本的生活问题,吃喝拉撒睡的事儿。

三岁以后,是社交能力的问题。

爸妈们对孩子社交能力的重视程度竟然排在学习前头。

有点意外,不过我觉得这是好事。一直以来大家都比较关注智商,情商终于翻身了,这就跟服务业超过制造业是发达国家的标志一样,说明我们进步了。

不过,一重视就容易发现问题。

昨天一个妈妈就找到我做咨询,困扰她的问题正是:孩子什么都好,就是没朋友。

孩子不内向

为何交不到朋友?

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到底是什么在决定孩子的社交能力)(2)

以下为小磊妈妈(尊重本人意愿用化名)口述:

小磊刚读小学,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成绩不错,有爱好有才艺,按理说没什么让人操心的,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很担心。

事情是这样的,老师让同学们给自己心目中的好朋友写一张心愿卡,然后在班级活动上把心愿卡送给好朋友。

小磊兴冲冲地拉着我去买卡片,写了好几张。结果,所有同学都收到了心愿卡,唯独小磊一张卡都没收到。

这事对他打击特别大,当天回家后就一直闷闷不乐,连晚饭也没吃。

为此,我专门跑了一趟学校了解情况。

老师跟我说,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在与人交往上好像有所欠缺。

是内向孤僻不愿与同学打交道吗?不是。

是他总喜欢强迫别人,不论做什么事,都要以自己的意愿为主导,别人不按他的来,他就会表现出攻击性。

久而久之,同学们都不想跟他玩了,那几个他自己觉得关系还不错的同学,其实也是有苦难言。

为什么会这样?

外向与内向

不是社交能力的关键

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到底是什么在决定孩子的社交能力)(3)

小磊妈妈特别疑惑,小磊不是个内向的孩子,怎么会交不到朋友?

连邻居家一说话就脸红的小女孩都有自己的好朋友。这事儿,让小磊妈妈挺受挫的。

其实,外向内向并不是决定孩子社交能力的关键。

外向的孩子只是与人交往的主动性强一些,并不代表合作能力强。

主动性仅仅是构成社交能力的一个小小环节,真正重要的是:你有没有一种特质,吸引别人在你身边,愿意与你合作、分享。

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到底是什么在决定孩子的社交能力)(4)

如果你留心观察孩子,会发现孩子在三岁之后,就开始有了社交能力的区别(三岁以下不明显)。

比如,喜欢小圈子是孩子的特点,小区里经常会看见几个小朋友聚在一起玩,如果有新的小朋友想加入,他们会比较排斥。这时候,你会发现,有些孩子能想办法融入新团体,而有些孩子一直都只能在外围徘徊。

再比如,在幼儿园里,有些孩子很快就能和同学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因为他们乐于分享,也不霸道。有些孩子却因为合作性差攻击性强等负面特质,慢慢成为班里人缘比较差的那一个。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也是让小磊妈妈疑惑的问题:

为什么有些孩子就具有与人合作的特质,像一颗人见人爱的温暖小太阳,不霸道、不自私,愿意分享与谦让。

而有些孩子却充满了逆反、攻击和霸权行为,容易让人疏远?

孩子不温暖的根源

来自成年人

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到底是什么在决定孩子的社交能力)(5)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

一位美国的著名行为学家和心理学家给了我们答案。

这个名叫安东尼·比格兰的老头,用 40 余年的研究体会写了一本书,名字就叫《温暖的孩子》。

在这本书里,他告诉我们:孩子不够「温暖」,一切的根源,来自我们每个成年人。

也许,预见了大家看到这个结论会有点不舒服(孩子的问题最终都是家长的问题,压力好大啊不想听),老头用心理学上一个叫作「结果选择」的理论为他的结论做佐证。

我保证,你若能保持冷静,耐心看完,一定会刷新认知。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结果选择」是什么。

它是说,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很现实,人类的行为规律是按照一件事的结果去组织他的行动,最终形成性格、人格的。

而孩子作为未成年人群,在这点上就表现得尤为突出。

问大家一个终极哲学问题,一个孩子来到世间,他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呢?

其实,孩子既不是本善也不是本恶,他只是按照「结果选择」,干他该干的事儿。

你给他什么样的环境,他就能干出什么样的事。

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到底是什么在决定孩子的社交能力)(6)

拿小磊举例吧。

当我了解到小磊妈妈平日与小磊相处的细节后,就明白了小磊喜欢强迫别人的原因。

原因很简单,小磊妈妈平日里就经常不由自主地强迫小磊。

妈妈的强迫,结果往往是小磊低头。这时,「结果选择」开始起作用,小磊会想,开始我本来是不愿意的,但我妈摆脸色强迫我,结果我就妥协了,说明实现结果的方式——「强迫」,是有效又好用的。

根据结果判断行为,多几次这样的结果后,小磊一旦遇到任何挑战,强迫就成了他对待别人的首选项,他会去强迫他的伙伴、同学,甚至是以后的伴侣。

总之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强迫他人达到自身目的的机会。而那些高级的社交技巧,通过沟通、合作方式解决问题的技巧就很难再去掌握。

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到底是什么在决定孩子的社交能力)(7)

孩子其他的负面社交行为,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理论追根溯源。

比如,爱打人的孩子。在这种孩子的幼年生活中,一定有那么一次或者几次,通过打人获得了父母关注的经历。当他们偶然发现击打(打人或者打物品)可以赢得父母关注,就会判断为这种行为能够让自己获得存在感。

这就像纪录片《镜子》所表达的那样: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行为不过是父母行为的折射。

如果你有心,去观察孩子与人交往的方式和特点,再回看平日里自己和孩子的相处之道,一定可以发现很多不谋而合的地方。

父母的社交倾向

影响孩子的行为

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到底是什么在决定孩子的社交能力)(8)

不过,对有一定育儿知识的家长来说,强迫、暴力这样的行为可能不多,更容易忽视的是另一种「镜子效应」:自己的社交倾向对孩子社交行为的影响。

前几天放假时,几个孩子同学的家长,在微信群里邀约大家一起去户外烧烤。

我第一反应就是自动屏蔽。毕竟,对我这种不爱凑热闹的人来说,几家人一起出去烧烤还不如家里蹲呢。

你们不懂,像我们这种内向的人儿,最最渴望的度假模式,莫过于一个人一杯咖啡一本好书。

不幸的是,我点开语音消息时,正好被女儿听见了。她差点兴奋得蹦起来:

妈妈,我要去,我要去!茜茜、糖糖是不是也要去?我们也去嘛!

「哎呀呀,你平时上学不天天和小朋友厮混在一起嘛,放假了怎么也不保持点个人空间呢。」

她才不管什么个人空间呢,整个心都已经飞到了小伙伴身边了。

最后,还是我妥协(秀才从来就斗不过土匪,你们懂的)。

不过,看着孩子和小伙伴配合着烤肉串,又把烤好的肉串放在盘里给叔叔阿姨请他们品尝。

我就忍不住反思:对我来说,聚会可能并不是那么舒服的一件事,但对孩子来说,到陌生环境中与父母之外的大人打交道,与小伙伴在玩耍中实践分享与合作,却是个蛮好的锻炼社交能力的机会啊。

若按我自己喜好来,不知道要错过多少锻炼孩子社交能力的机会。

你发现没,大人往往是做决定的权威者,而权威者做决定难免顺着自己的喜好来。

于是乎,我们的社交倾向也在默默影响着孩子的社交行为,这是更容易被忽略的「镜子效应」。

你与孩子的相处方式

就是孩子的社交方式

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到底是什么在决定孩子的社交能力)(9)

有意思的是,在我们惯常思维里,总觉得影响孩子社交能力的关键是他天生的性格。

孩子外向,自然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孩子内向孤僻,肯定就没什么朋友啦。说到社交能力,都觉得是天生占大半。

而我通篇要说的,恰恰是:孩子的社交能力并不由天生性格决定,外向内向影响不大。

且不说天生的性格本来就会发生变化,即使没有变化,性格也不是决定社交能力的主要因素(我就见过不少内向却人缘好的朋友,一个研究报道也说过,成功的企业家里其实内向者占多数,天生的内向可是一点也不影响人家与大多数人愉快合作哦)。

其实,最最重要的还是后天社交方式的养成,在这方面,父母的影响远远大于性格。

甚至,可以这么说:

你和孩子相处的方式就是孩子的社交方式。

你的社交倾向对孩子的社交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我给小磊妈妈的建议是从自省和改变自己的行为开始。

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到底是什么在决定孩子的社交能力)(10)

这方法听起来是不是很鸡汤?

是啊,为什么不给一些大家一看就能操作的点子:帮助孩子创建友善的社交环境、引导孩子习得好的社交方式,在孩子社交受挫时帮他分析问题等等?

因为,我觉得这些统统不是根本。

不改变根本,任何技巧性的东西都只能起到短暂的效果甚至无效。

董卿在央视《面对面》访谈节目中,第一次谈到儿子,谈到自己做母亲的感受,说是朋友讲的一句话,让她忽而通透。

这句话就是: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就可以了。

所谓大道至繁至简,世间看似最复杂的问题,往往有着最直接最简单的答案。教育,亦是如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