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功心法讲解(不得不收藏的桩功知识贴)

桩功心法讲解(不得不收藏的桩功知识贴)(1)

1【桩功知识贴一】

我国传统中医学认为,“发热出汗”不仅通经活络、活动全身器官,提高精神和恢复体力,而且具有可以调节神经的功能,扩张周围小血管,改善身体微循环系统,促进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使内邪随蒸发的汗液排出。现代人摄入多而输出少,不该进的进来,该排出去的没排出去,身体循环系统紊乱,是各种亚健康症状和疾病的根本原因。促进排汗是加强输出的最好途径,不运动则毒素无法排出,可想而知一个不运动的人身体毒素必然比经常运动的人多。那么怎么排汗最健康最自然?唯有正确、合理的运动。

中医上有“静汗”和“动汗”之分;西医上有“被动出汗”和“主动出汗”之别。由于天气原因或心理原因引起的出汗属于静汗,相当于被动出汗。比如等公交车时,被闷热的天气热得大汗淋漓;或者遇到着急的事,急得额头冒汗。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静汗是需要注意的,比如“自汗”和“盗汗”(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查查这两种“病汗”)。“动汗”即人体运动后出汗,即为主动出汗。比如上班要迟到快走甚至小跑时浑身冒汗;或者参与篮球,跑步运动时的大汗淋漓。动汗,即主动出汗是最为合适的出汗方式,可达到最好的健身效果。

桩功心法讲解(不得不收藏的桩功知识贴)(2)

2【桩功知识贴二】

站桩通过特有一种形式的进行锻炼,可以使身体的各系统都增强了抵抗力,使得整体自我保护机能得到调节、增强和完善。站桩练功时,人体的四肢保持合理的间架结构,关节、大筋相应地持续不断地收缩,使得血液循环更为有效的重新分配,随之使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得到极大的改善。长年站桩可全方位地改善新陈代谢,使得诸多慢性疾病得到治愈。目前实践记录在案的可以康复治疗的慢性疾病有:骨质增生,颈椎病,肩周炎,腰间盘变形、突出,可以协助控制达到病情稳定的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肝炎,关节炎,前列腺炎,神经衰弱等。

站桩看似简单,但从实践现象中结果建议不要自学,要找有经验的明白的老师带着学不仅不走弯路,而且事半功倍。站桩看似不动,实质上浑身各处肌肉甚至五脏六腑都在进行高效的有氧运动,没有老师指导,自学者根本找不到门,反而容易站成“空桩”、“死桩”,适得其反,对身体也造成一定的伤害。另外,站桩初学者不易控制运动量,因为站桩带来的舒适感往往使他们(特别是已经有病的人)站桩过量,这个时候老师尤为重要,老师可以帮助调节站桩时间并且根据不同的情况提出调整意见和方法。因为站桩是个自己和自己“玩”的过程,专业的学习一段时间后,站桩者基本都能找到自己的节奏,根据自己当天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况,自由调节站桩时间,从而做到舒适得力。

桩功心法讲解(不得不收藏的桩功知识贴)(3)

3【桩功知识贴三】

站桩运动可延缓衰老。据相关资料显示人到成年以后,心脑输送血液的能力每年大约降低1%,到了60岁,血液从两臂流向两腿的速度要比年轻人慢30%~40%,胸壁也因长年懒惰而逐年硬化,肺活量也逐年降低。到了70岁,神经传达信息的速度也会降低10%~15%。长年的喜静少动和懒惰,生物钟紊乱(熬夜,夏天长期使用空调等因素)可导致过早的机能衰退,上述参数过早衰减且衰减的更加明显。很多人年轻的时候从事有一定效果的运动(比如跑步,骑行,足篮球运动等),身体机能保持较好,可是年长后,这些人被动地停止运动。原因是他们从事的运动已经不适合他们的年纪,久而久之,失去锻炼的他们疾病也慢慢袭来。还有一个普遍现象是,年轻时从事剧烈运动但不懂得“分寸”的人,年长以后身体还不如一直不锻炼身体的,因为从事剧烈运动时带来的身体损耗在年长后完全体现出来。比如膝盖的损伤使得他们过早失去行动能力。

长年站桩练功的人,身体各项功能保持良善,外表看来自己年龄较同龄者年轻许多。站桩对身体损耗基本为零,没有副作用,所有站桩的人越站越有精神,越练越想练。站桩是一项真正能够做到活到老练到老的运动。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年龄,性别,身体原有状况,都可以立即开始站桩运动。再小不嫌早,再老不嫌晚。

桩功心法讲解(不得不收藏的桩功知识贴)(4)

4【桩功知识贴四】

国内医学家对站桩的实际测试表明,当一个人练站桩30分钟以上时,与站桩前相比,他的每一立方毫升血液中红血球的数目增加了152万个、白血球数目增加了3600万个、血红蛋白约增)JD3.8克。血液中这些东西的增加并非身体即时产生出来的,而是将存仓的储备释放到血液中来应用,从而使参加各组织器官的血流增加速度加快。一般情况下我们的肝脏只有1/3在工作,心脏只1/7在工作,站桩能将人体的潜能充分调动起来,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和延年益寿之功效。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全身的主宰,站桩时通过有效地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产生相应的兴奋与抑制,能使它们适应身体活动的需要,这样就提高了神经系统的协调能力。

(感恩太极大学堂桩功教学组编辑整理)

桩功心法讲解(不得不收藏的桩功知识贴)(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