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人生的七种境界(庄子的终极心法)

最近更新文章比较少,主要是因为一直在写《庄子》的讲稿,今天就写一段《庄子》有关的内容吧。

有很多朋友总是抱怨自己人缘太差,自己不顺,别人还总喜欢落井下石;自己做出点成绩,又有人天天眼红,想给你下绊子?当然,有些时候,问题并不一定都在自己身上,当时,很多时候,我们是可以从自己身上找到答案或者说是蛛丝马迹的。

今天就分享一段《庄子·人间世》里的内容吧,《人间世》这一篇,可能是《庄子》33篇里最接地气的一篇了,他要讲的是,如何在人世间的樊笼中游戏,用情至深,又不为情所伤。

庄子人生的七种境界(庄子的终极心法)(1)

《庄子·人间世》

剋核太至,则必有不肖之心应之而不知其然也。苟为不知其然也,孰知其所终!

什么是克核太至呢?这里的核,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考核、核查的意思,克核太至,指的就是那些尖酸刻薄、刻薄寡恩的人;还有一种人,与此类似,就是得寸进尺,欺人太甚、逼人太甚的人,大家可以想想,自己遇到这一类的人,会有什么反应,估计脑子里会浮现出一堆不可描述的脏话。俗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兵法上也说,穷寇莫追,其实道理都是一样。不管是尖酸刻薄、刻薄寡恩的人,比如像秦始皇,过于严酷的法令,造成陈胜吴广不反是死,反了可能还有一线希望;而那些得寸进尺、欺人太甚的人,即使能够得到暂时的一些利益,但是你在对方心里引发起来的仇恨,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会对你自己造成伤害。我们生活里这两类人,或者做的那么决绝的人,应该还只是很少数,更多的情况是言语上的尖酸刻薄,而喜欢言语上尖酸刻薄的人,通常还会觉得自己很聪明,自鸣得意,这样的人不光是人缘差,得罪了人还不自知,别人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给你使绊子,给你些苦头吃,但是这样的人,一般很少能够自我反省,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觉得是别人都不行,是别人嫉妒自己,然后就是一个死循环。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当我们说克核太至的时候,基本都还是在说对外的,实际上,我们真正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什么?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我们绝大多数的人,在这方面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对别人要求太高,连自己也做不到,然后拿极其严苛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这种我们上边提到过。还有另外一种人,是对自己要求极其严苛,类似于苦行僧,但是,他也希望别人都能达到他的标准,这样的人,在不熟悉的人看来很可敬,但是,身边很少能够有真正的朋友,包括家人,也很难接纳这样的人,原因就在于,能够做到这样的人是极少数的,如果执着于要求别人必须做到,实际上是用你的是非标准来强加给别人,是想强制同化别人,世间的路千万条,每个人适合的道路都不一样,每个人的机缘也都不一样,你可能需要终其一生可能都实现不了的目标,这既包括追求的现实的目标,也包括修为、修养的目标,在别人那里本身就是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事情。

庄子人生的七种境界(庄子的终极心法)(2)

写到这儿的时候,突然看到一句话:每个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这样的家庭里没有控制欲特别强的人。不光是在家庭里,在工作中,也要学会方式方法,而不是一味的强制要求,也就是控制,如果最后只剩下了控制,那只能说明,我们的智慧不够,没法引导别人,没法与人同化,更不能心能转物了。

接下来,孔老夫子引用了一句古代格言,做了个总结,其实,这不仅是职场秘籍,更是人生秘籍。

故法言曰:‘无迁令,无劝成。过度益也。’迁令劝成殆事。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不慎与!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何作为报也!莫若为致命,此其难者?”

无迁令,无劝成。过度益也。这句古代名言是什么意思呢,不要擅自改变君主的命令,不要强求任务一定完成。过度益也的益,是溢出的意思,也就是超越了自己的职责范围,越权行事,这个比较好理解。那这里的迁令既包含了亏令、益令、留令,也包括了不行令,就是擅自改变了上级下达的命令。迁令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一是觉得命令不对,不予执行或者是选择性执行;第二种是,通过把握对命令的解释权,来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第三种原因就是劝成,什么是劝成呢?就是明知道法令、命令有问题,突破万难也要完成,估计大家也都能想到,我们就不具体说了,但是这种劝成的人,下场一般都好不到哪里去。所以,孔老夫子接着解释说,迁令,劝成殆事,也就是说迁令、劝成是很危险的事。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不慎与!做成一件好事,需要长期的经营,一旦做成了坏事,或者说恶事,想改可能都来不及了,所以处理事情一定要慎重。

庄子人生的七种境界(庄子的终极心法)(3)

在这个故事的最后,庄子又借孔老夫子之口,说出了他的心法,也就是“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我们前边已经专门强调过,庄子这里的不得已,不是逼不得已,而是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就包括不妄求,也不畏惧。乘物游心呢?用我的话来说,就是身在事中,心在事外,这不是消极的逃避,心在事中的话,我们就很容易被善恶是非、成败得失给牵引,也会被自己的贪婪和恐惧所裹挟,而不能专注于事情本身,就像有些人打扑克,不算钱的时候,很厉害,一算钱就发挥不出水平了。最终落在养中,这两个字上,其实也就是涵养自我,做到心不妄动,和子思的中庸之道,说到底是一样的。

人如何自处是我们可能要面对的终极问题之一,因为它决定了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包括我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应对我们要处理的种种事务,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的人生哲学。庄子给我们的劝告就是乘物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

这也可以说是庄子要告诉我们的,如何能够在险恶的人世间能够做到逍遥自在,不为本能和欲望所困,不为用情至深所伤的终极心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