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绿松石的铁线(绿松石知识铁线)

什么是绿松石的铁线(绿松石知识铁线)(1)

绿松石,又称“松石”,因其“形似松球,色近松绿”而得名,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同时也是文玩三宝之一,本期翠翠就带大家去了解绿松石。

绿松石是一种水流沉淀生成的矿物,由液态浸流沉淀生成,过程中结晶压力、后期压力,风化条件导致颜色差异较大,所以绿松石在现代宝玉石鉴定分类中被列为半宝石。

绿松石颜色丰富,从蓝、绿色到浅绿、浅黄色都包含,其中蓝色的为贵重首饰玉石品种,蓝色及蓝绿色、翠绿等色彩纯正,结构致密者皆可为高端艺术雕刻的首选。

产地

绿松石产地众多,不仅中国,埃及、伊朗、美国、俄罗斯、智利、澳大利亚、秘鲁、南非等国家地区都有丰厚充足的矿藏储量。其中伊朗为外国著名的绿松石产地,主要产出优质的瓷松和铁线松,被称为波斯绿松石。

什么是绿松石的铁线(绿松石知识铁线)(2)

中国的绿松石主要产自湖北竹山县、郧西县、安徽马鞍山、陕西白河、河南淅川、新疆哈密、青海乌兰等地,其中湖北郧县、郧西、竹山一带的绿松石品质优质闻名于世界,云盖山上的绿松石以山顶的云盖寺命名为云盖寺绿松石,是世界著名的中国松石雕刻艺术品的原石产地。

历史

绿松石是我国使用较早的玉石之一,早在夏商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就发现了绿松石废料坑。

“绿松石”一词是中国近代名称,始见《清会典图考》,我国宝石学一代宗师章鸿钊在《石雅》中记载:“中国绿松石之名始于清,甸子之名始见于元,元史作‘碧甸子’,或‘云朗甸子’,即为绿松石”,解释为:“此或形似松球,色近松球,故以为名”是也。

什么是绿松石的铁线(绿松石知识铁线)(3)

佩戴和使用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的绿松石,因其色泽丰富多彩,深受古今中外人士喜爱。在西方国家,人们把绿松石作为镇妖、辟邪的圣物和吉祥、幸福的象征。同时绿松石也是十二月的生辰石。

颜色

绿松石颜色丰富,多呈天蓝色、淡蓝色、绿蓝色、绿色、带绿的苍白色。含铜的氧化物时呈蓝色,含铁的氧化物时呈绿色。以蓝色、深蓝色不透明或微透明,无褐色铁线的绿松石为上品。

什么是绿松石的铁线(绿松石知识铁线)(4)

种类

在业界内通常把绿松石分成四个品种:

01 瓷松

断口近似贝壳状,抛光后的光泽莹亮,为纯正的天蓝色,质感似瓷器,故称之为瓷松。硬度在5.5~6之间,是绿松石里质地最坚硬的,是绿松石中的上品。

什么是绿松石的铁线(绿松石知识铁线)(5)

02 绿松

硬度比瓷松略低,通常在4.5~5.5之间,颜色从蓝绿到豆绿色,是一种中等质量的松石。

什么是绿松石的铁线(绿松石知识铁线)(6)

03 面松

用小刀就能刻动,一般呈淡蓝色到月白色,属于质量最次的松石,硬度在4.5以下,只有大块的面松才有使用价值,通常会采用注塑、注蜡等人工优化处理方法,改善它的质量与外观。

什么是绿松石的铁线(绿松石知识铁线)(7)

04 铁线松

绿松石中有黑色褐铁矿细脉呈网状分布,褐铁矿细脉被称为“铁线”,使蓝色或绿色绿松石呈现有黑色龟背纹、网纹、脉状纹的绿松石品种,被称为铁线松。

什么是绿松石的铁线(绿松石知识铁线)(8)

铁线纤细,粘结牢固,质坚硬,和松石形成一体,使松石上有如墨线勾画的自然图案,美观而独具一格。

具美丽蜘蛛网纹的绿松石也可成为佳品,但若网纹为粘土质细脉组成,则称为泥线绿松石。

中国工艺美术界根据颜色、光泽、质地和块度大小,一般将绿松石划分为三个等级:

01 一级松石

颜色呈鲜艳的天蓝色,颜色纯正、均匀,光泽强,半透明至微透明,表面具备玻璃感。质地致密、细腻、坚韧,无铁线或其他缺陷,块度大。

什么是绿松石的铁线(绿松石知识铁线)(9)

02 二级松石

颜色呈深蓝、蓝绿、翠绿色,光泽较强,微透明。质地坚韧,铁线或其他缺陷很少,块度中等。

什么是绿松石的铁线(绿松石知识铁线)(10)

03 三级松石

颜色呈浅蓝或蓝白、浅黄绿色,光泽较差,质地比较僵硬,铁线明显,或白脑、筋、糠心等缺陷较多,块度大小不等。

什么是绿松石的铁线(绿松石知识铁线)(11)

铁线≠瑕疵

很多朋友在收到买的绿松石之后都会怀疑自己可能收了个假货:为什么我买的绿松石会有黑线,这是什么?是造假失败留下的吗?

绿松石上的黑线又叫“铁线”,铁线是绿松石在地质形成中自然生长的伴生矿物质集合体!并不是造假失败遗留。

什么是绿松石的铁线(绿松石知识铁线)(12)

铁线有粗有细,有松有密,形状各有不一,没有铁线的松石称之为素料。铁线的存在不是瑕疵,反而是彰显了其纯天然的特性,更容易分辨其真伪,特别是小体积的各型散珠。

什么是绿松石的铁线(绿松石知识铁线)(13)

同质量素料的绿松石确实比有铁线的松石价格更高,但因为数量稀缺,市场上很难找到大体积的素料,所以我们常见到的都是铁线绿松石,很多美丽稀有的铁线松比素料价值要高上很多。

正是铁线让每一颗绿松石都是独一无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