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gy20缺点(Y20AKG味塞子的传承)

这是一篇本该在一年前就写的开箱——手头的AKG Y20,是去年参加AKG的代理商润迅主办的活动时获奖拿到的当时耳机到手之后,连开箱的照片都拍好了,本想煲一煲再动笔谁料听了两三个星期之后,手一抖接连又入手了两三条耳机,应接不暇,把Y20冷落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akgy20缺点?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akgy20缺点(Y20AKG味塞子的传承)

akgy20缺点

这是一篇本该在一年前就写的开箱——手头的AKG Y20,是去年参加AKG的代理商润迅主办的活动时获奖拿到的。当时耳机到手之后,连开箱的照片都拍好了,本想煲一煲再动笔。谁料听了两三个星期之后,手一抖接连又入手了两三条耳机,应接不暇,把Y20冷落了。

印象里这是条不错的塞子,也推荐身边来求助的同事朋友入手了有好几条了。虽然时不时会把各条耳机拿出来玩赏,但过了那段时间的热情之后就很难再有专门写东西的欲望。然而最近,机缘巧合的事情出现了:一个美女同事求推荐塞子,我又一次翻出来这条鲜艳的小东西,让她试过之后自己又在手机砖头甚至台机都过了一遍,突然感觉又找到了感动。

开箱部分简要略过,只记得当时迅姐是用了顺丰的袋子里三层外三层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盒子还是不大的一个,不浮夸,打开之后的图案倒是挺有AKG Y系列那种小情趣。

手头是带麦的版本Y20U。当时专门和迅姐要了宝蓝色——黄色什么的太骚了不喜欢,寄到之后周围有同事说过:喜欢蓝色的人应该会对这种偏绿的蓝色感到遗憾和不满足。然而我这种喜欢红色的人觉得,没所谓呀~

要吐槽的只有一点,送的小皮袋太小、太软、封口弹性太弱,口都封得不严实,放包里经常发现有截线跑出来了!

在说音质之前扯点关于佩戴的事情。推荐别人买耳机也不少了,在小白朋友的评价中,除了“这塞子听起来不错”“这颜色很鲜艳有活力”等等之外,说得最多的就是“Y20的佩戴真是很舒服”。的确,这塞子的腔体在外端的弧度设计与外耳的贴合非常舒适,有那么点定制耳机内侧凸出来一块的感觉;导管、耳机套的方向和腔体轮廓的角度又十分合适,保证了Y20的佩戴轻若无物又不易脱落。

这跟我前段时间入手的N20感觉完全不一样,时至今日,我还经常能在贴吧看到关于N20怎么佩戴舒服的讨论帖——都是AKG家的,都叫20,为什么N20佩戴感就容易别扭?

音质。说起AKG的耳机,一般会觉得应该是什么样的声音?自然,灵活,张弛有度。声场不刻意张大但结象清晰过渡缓和;低频有下潜但量感不多;中频温厚;人声听着亲切但绝对不跟铁三角那样染色很重很明显……这是比较典型的AKG风格。

然而现在市面上AKG在市的耳机里,K374、Y50这种不走寻常路的“异端”越来越多,尤其是塞子中更是除了K3003素质公认之外其他型号骂名多过好评——当是时,K314早已停产,N20是后来的事情,名声最大的K374在煲不到几百小时的情况下又闷又糊成天被贴吧吧友批斗。Y20出来的时候,其实我也没太在意,当时对Y系列了解不多,对塞子实在没啥期望了。

然而,当我听到这塞子的声音之后,发现这是条可以期待的塞子。前前后后,插过的前端有:我的魅族MX3;同事的三星S5、ip6p;我的两台砖DX90和N6;烧友的HM650;还有我后来的凯音66套。这么多设备听下来,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好像,音乐就是这么回事!

现在手上用的砖是N6,就拿N6接Y20来说说感受吧。

凯音N6属于比较均衡突出素质的国砖,对低频稍稍有点收敛。Y20本身的低频比较宽,搭配Y20后温暖而不滚烫,乐感洋溢而不泛滥。找些曲子来举例说明。

听说最近TaylorSwift跟第N任男票又分了,所以今天测试女声不听蔡大妈王阿姨,咱放首霉霉的《Sparks Fly》。在开始4个小节的电吉他过后,伴奏全面响起,这时候霉霉的声音响起,一如既往的婉转。人声位置不贴耳,并且在伴奏的充分包围下,声音依然保持明亮,低频完全没有抢戏的感觉。鼓声的弹性和力量就像是给耳膜做按摩,动感十足,听完十分带感。

男声选了谭咏麟的《水中花》,最近听这首歌感触实在太深。乐感方面和前面的感觉基本一样。不过人声厚度向来不是AKG的强项,谭校长在年轻的时候演唱气息运用还是有一些的,使得声音厚度足够“醇”。这个特点,Y20想要完全表现出来,还是差点火候的。

声场方面不听交响乐了,毕竟不是Y20所长;试了交响金属乐队Nightwish的《Last Ride Of The Day》,感觉声场不大的情况下想要结象很明确还是比较勉强。当然,听听流行乐什么的已经足够。真要评论的话,Y20接N6时,横向的声场比纵向要小一点,像我听1994冰封地狱现场版的《Hotel California》的时候,康佳鼓的声音反而有些贴耳的感觉,人声反而在前方更远一点点。

器乐方面,小提琴选的是Accardo魔鬼的颤音专辑中我最喜欢的一首《La Campanella》,乐曲中多处出现小提琴在最高频的部分缠绵反侧。应该说,Y20听高频是不够亮、延展性一般的,但这也是以专门听高频的要求来判断。再选了中频段的吉他,杨雪霏弹奏的《El Condor Pasa》,古典吉他靠弦的颗粒性饱满,勾弦的线条延续绵远,还有从中透出的泛音直达天灵,让我感觉就好像在小酒馆里细品一个源远流长的故事。

最后是摇滚乐——用Y20听了很多首,都感觉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有feel”。乐感啊低频啊都不用说了,在乐器不多的情况下结象精准,也没有明显的边界凹陷。拿最近因为新歌MV太过意识流而火得一塌糊涂的Coldplay乐队的一首旧作《The Scientist》——别问我为什么不是那首很火的《Up & Up》,很简单,因为我手头没无损资源——来试一试,前奏的钢琴缥缈虚幻,人声响起时处在了主位置,一直到第一段结束。随后,各种伴奏出现,吉他、鼓点位置分明;人声再度响起,中低频的厚度恰到好处,是那种对低频动次打次的需求,却不会让人觉得轰头。

听完凯音N6,我又把Y20接到66套台式解码耳放套装上,竟然不能直接插3.5转6.3转接头,得用一条3.5国标美标互转的线——手头这条以前别的塞子配送的转接线颜色倒是很配Y20的宝蓝色啊。用低阻抗低增益高电流档,声场打开多了一层,横纵的感觉也趋于接近。人声不饱满、发虚的问题也有所改善。上台之后的确更有起色,就是台式机通常不会拿来推这种塞子罢了……

如果是已经烧了很长时间、手上有一些设备的hifi玩家,Y20这样的塞子的素质也许并不能让他们很惊奇。但如果我有一天不想玩了,把手上的器材出得七七八八塞子只留两三条,Y20我肯定会考虑留下来。这个很典型的AKG味道,让喜欢的人总会在玩腻了高级设备的间歇,掏出来再让自己沉浸在这份自然舒心中。对于非hifi爱好者想要买塞子又没打算投多大预算的,喜欢中低频较多、乐感盈盈的乐曲风格的话,Y20绝对是可以考虑的选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