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珍惜时间的简要故事(每日小故事第30天)

朱自清珍惜时间的简要故事(每日小故事第30天)(1)

朱自清珍惜时间的简要故事(每日小故事第30天)(2)

图/全景视觉

第30天打卡

关键词:困境;不屈;爱国

提起朱自清先生的“毡斗篷”外套,当年联大的师生几乎人尽皆知。

尤其是冬日清冷的校园里,总是能看到一个披着毡斗篷的身影穿梭在教室与宿舍之间,不知道的人远看起来还以为是马帮里的赶马人呢。然而这个整天披着毡斗篷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西南联大的教授朱自清先生。

学校刚搬到昆明的时候,条件异常艰辛,糙米跟胡豆饭成了家常便饭。为了让家人的日子稍微好过一些,朱自清让妻子带着孩子回四川成都妻子的老家去,因为那里的物价要比昆明低一些。而他自己就跟着大伙儿一起吃大锅饭。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先生因患严重的胃病,不幸逝世,享年50岁。胃病的起因正与这颠沛流离的生活相关。但即便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面对压迫、屠杀、挑衅,在衰病的晚年,朱自清先生依然挺起脊梁,他“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朱自清先生这种清廉爱国的品格,以及他明辨是非、爱憎分明的骨气,正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气节。这种气节,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