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遇到挫折的事例作文(学习或生活造就你哪些性格)

海都报邀福厦泉名师点评今年中考作文“学习与性格”

N海都记者 张芬 林秋燕 曾小琴

体现初高衔接 增强读者意识

关于学习遇到挫折的事例作文(学习或生活造就你哪些性格)(1)

点评老师:林蕻 福州时代中学资深语文教师

今年的题目既贴近生活又更注重思辨性,有明显的初高衔接导向。审题难度不大,提示语清晰,指向性明确,明示了文章的中心,让考生能够迅速打开写作思路,拓宽选材空间。

两段提示语均给考生提供了明确的写作中心:既可以是“读书学习塑造着性格”,也可以是生活塑造性格。至于读什么,学什么,塑造了怎样的性格,提示语也给考生提供了思考的方向或思路:读的学的可以是史、诗、数、理……这些学科知识,也可以是“充满酸甜苦辣”的生活故事;塑造的性格,可以是“明智”“灵秀”“周密”“深刻”,也可以是自己的其他独特性格。值得注意的是,所塑造的性格都应当具有正能量,表现考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写作时,考生既可以利用提示语中的关键词作为切入点,从自身出发,写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思考,也可以独辟蹊径,找寻学习或生活中对自己有影响的独特经历,思考其他的学习方面与性格特点,再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写作。

文体方面,考生最好把握的还是记叙文,在记叙的过程中分享成长故事与生活体验,注意避免苍白无力的平铺直叙,用多种表达方式来体现“读”到的内容与“学习”对自己性格的影响,要有出彩的细节。

若是写议论文,要找出“学习与性格”之间的关键联系,确定中心论点,再由浅入深展开论述,或根据论点从若干个不同的方面进行探讨。写作时,摆出事实的同时注意讲明道理,避免简单的事例堆砌,或空洞的道理论述。

最后,给明年的考生提一点建议,请注意文题中要求的“主题班会”情境,这说明写作文也要放置于情境当中,考生要增强写作的读者意识。

偏写实偏理性 五个层次立意

关于学习遇到挫折的事例作文(学习或生活造就你哪些性格)(2)

点评老师:袁新刚 厦门外国语学校初三语文备课组长、资深教师

今年作文题目取材于课本内容,第一则材料出自九年级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中的《谈读书》,引起师生对教材的重视与回归,价值导向十分积极;今年的作文,更偏向写实,偏理性,说明这次作文对初中毕业生的理性思维要求提高了,为学生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作了准备与过渡;同时,今年也不像往年偏线型思维,而是关系式题目,要求考生关注两者的关系,展现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此外,将作文与主题班会结合,更直接体现了文以载道的文化传统。

古人云“意在笔先”,是在强调审题立意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本次作文题目可以从五个层次来审题立意。课内学习对性格的影响是第一个层次,课外学习对性格的影响是第二个层次。

第三个层次: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的外延就有多么广阔。一个人的耳闻目睹,所思所想,都是生活。山川风景、花鸟虫语、吟诗作画、吹拉弹唱、社会实践、阅历感悟等,都是生活。

第四个层次:人的一生都在成长,性格也不断成熟丰富。读书让我们纯粹,观海让我们宽容,知疫情让我们有担当,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渐渐成为社会的栋梁。

第五个层次:学习与性格,这是关系式题目,所要展现的不只是学习对性格的影响,还有性格对于学习的反作用。如从大山那里学会了稳重坚韧,从而懂得在学习、生活中沉着冷静有担当,如此良性循环,让人生渐入佳境。

命题两大变化 有反押题倾向

关于学习遇到挫折的事例作文(学习或生活造就你哪些性格)(3)

点评老师:柯晓芳 泉州五中初中部语文教研组长

今年中考作文命题呈现出两个值得关注的地方:第一,关系型作文崭新亮相;第二,对写作的情境要求愈发凸显。这两个新变化使这次的中考作文颇有“反押题”的倾向,与学生以往的写作习惯存在着较大差异。

今年中考作文依旧延续福建中考作文的命题主张,不设置大的审题难度,关键词富有弹性与张力,给学生足够的写作维度和拓展空间。“学习”一词意蕴丰富,既指狭义的书本知识,又指生活的大舞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学问智慧,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皆可成文,学生可以从狭义、广义两个角度信手拈来,洋洋洒洒。

从具体写作来看,这题目是并列短语,因此,学生要从这个思路入手,写出学习和性格的辩证关系。

浅的层面,学生既可以体现性格决定学习的方式和知识的掌握,也可以写不同的性格对日常生活学习习惯的影响;可以写在学习中不断磨砺性格、改变性格,也可以写生活中的人和事教会“我”智慧,促“我”成长,让“我”拥有更好的性格去面对人生的挑战……

深的层面,学生可以在有所侧重的情况下关注学习和性格之间的辩证转换关系,体现知识学习和生活历练与性格养成或改变的相互作用,突出两者之间的相辅相成,可以使文章更具思辨性和深度。


编辑:郭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