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最恶心勾手的发球(发球问世近20年仍争议不断)

2019中国公开赛女单1/4决赛,朱雨玲4:1淘汰郑怡静,比赛结束握手的时候,两个人可能有点惺惺相惜的感受?

本场比赛,两人分别被当执主裁判罚了两个发球分。

乒乓球最恶心勾手的发球(发球问世近20年仍争议不断)(1)

2:2平,算回到同一起跑线了么……

小朱表示之前就知道裁判的执裁风格,做好了准备,并没有受到影响。

乒乓球最恶心勾手的发球(发球问世近20年仍争议不断)(2)

郑怡静有点想不通:我换了三种发球,都被判罚,真是无语了。打了这么多年乒乓球,还是第一次遇到!????

乒乓球最恶心勾手的发球(发球问世近20年仍争议不断)(3)

被判发球这个事吧,在国际赛场上中国球员有一些经历,比如去年保加利亚、捷克等一系列公开赛期间,陈幸同、于子洋、郑培锋等球员接连被判发球违例。

保加利亚公开赛女单1/4决赛,丁宁对阵石川佳纯,裁判判罚丁宁下蹲发球违例,丁宁据理力争,并坚持战术,4:2赢得比赛。

乒乓球最恶心勾手的发球(发球问世近20年仍争议不断)(4)

吃一堑长一智,故事有点悲情,好在学到了经验

说到发球规则,必须提到新世纪初那场改革——2001年4月在大阪,国际乒联通过了2001年9月1日之后实行发球新规则的决议,提出“发球无遮挡”。

但在当时,发球无遮挡只是一个概念,国际乒联把这个概念提供给了人们,而不是一个确实的标准。

名将们对此意见不一,老瓦就有点“闹脾气”,面对记者提问时,他甚至说:“如果改规则,我就退役。”

乒乓球最恶心勾手的发球(发球问世近20年仍争议不断)(5)

球好,任性!

就当时的形势而论,“无遮挡”这一概念给中国队带来很大挑战,刘国梁、马琳、闫森等都有自己的发球绝活儿,完全抛弃旧的去适应新概念,难度可想而知。

乒乓球最恶心勾手的发球(发球问世近20年仍争议不断)(6)

刘月半:带队给@老瓦 鼓掌,就爱看你皮~

施拉格则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裁判怎么正确判断运动员是否在发球时有阻挡动作?这是一个关键问题。

假如我的发球动作是正确的,而裁判却认为不符合规则,这种情况怎么处理?只要裁判员能有正确的判断方式,运动员肯定没有问题。

乒乓球最恶心勾手的发球(发球问世近20年仍争议不断)(7)

发展到今天,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提炼,规则越来越具体、细化,根据最新版《乒乓球竞赛规则》,关于发球的规则定义,足有8条——

乒乓球最恶心勾手的发球(发球问世近20年仍争议不断)(8)

但是相对于变化莫测的赛场实况,规则并不能100%框定所有情况,而且在执行的过程中难免有偏差造成争议。

以业余赛场为例,国球汇君常听球友们问:我认为对手发球不规范,怎么办?

详见上述2.6.6 “运动员发球时,有责任让裁判员或副裁判员确信他(她)的发球符合规则的要求,且裁判员或副裁判均可判定发球不合法。”

乒乓球最恶心勾手的发球(发球问世近20年仍争议不断)(9)

该发球有效吗?得@裁判员 说了算!

注意,是让裁判员或副裁判员确信,而不是让对手确信。

举个例子:认为对手发球不规范,我能停下来不接吗?

国际级裁判@郎敬 老师提示:没有裁判员允许,不能停止比赛,可以边接球边举手示意,之后提出申诉。但是千万不要因为一时情绪自行中断比赛,因为在场上只有裁判员有权中止比赛。

结合规则和郎敬老师指导,君得出一个结论:如果裁判不判,就当没有这回事,该怎么打就怎么打,千万不要影响自己。

在场外,要熟读并理解规则,再找个榜样好好学学,做好自己最重要——

乒乓球最恶心勾手的发球(发球问世近20年仍争议不断)(10)

像老萨这样发球,没毛病~

球友们有何高见?说出来一起聊聊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