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讲解(中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程)

第二章 分析构段方式及表达顺序 第二节 分析文章的表达顺序

第十八课 分析总分总的结构顺序

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讲解(中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程)(1)

网络图片

这种分段方法用得比较广泛,常常先总述,再从几个角度分述,这是“总分”,有的再总结,这就是“总分总”。

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就是先总写,概括赞美战士;再分写,从三个角度以实例描述战士(这部分为全文的第二层,分为三小层);最后收篇总括,再次赞美战士。

请看范文

论 追 求

①追求是指用积极的行动来争取达到预定的某种目标。那么,来世一回,我们该不该去追求?

②我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85岁那年,在电视上,面对东方时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采访时说:“我还要为自己‘充电’。”他这样说也这样做,整天忙碌着,一边学习,一边继续带领青年数学家探讨数学深层奥秘。他说他要使中国不仅是数学大国,还要是数学强国。这种追求使他越活越年轻。他89岁这年的春节,胡锦涛主席到他家看望他,他满面春风地向胡锦涛主席讲述他对中国数学的看法与打算,他浑身上下都是劲儿,都是精神。

③可是,有的人呢?我在国有大企业的机关呆过,个别国有企业机关人浮于事,一些大大小小的机关干部,除了干完一些几乎任何人都能干的事务性工作之外,就再也看不到他们的任何追求了。要说追求,他们到有——相互吹捧相互嘲讽,相互利用又相互搬弄,以求在机关弄个立足之地,好多对付点儿共产党的工资和奖金。之后,他们便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了,无精打采地度日如年,一张年轻的脸上却布满了困惑(huò)与无奈。

④可见,追求会使人年轻有精神。

⑤追求会实现人生价值。“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谁来在世上一回,不想活得有个价值?可是,这个价值怎么来?不靠追求行吗?吃喝玩乐者、牢骚满腹者,行尸走肉者,美男俏女徒有其表者……毫无建树地活着谈何人生价值?人生最大的价值莫过于奉献。19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物理博士学位后回国,祖国张开温暖的双臂迎接这位“娃娃博士”。

历史风云变幻,祖国面临核大国的威胁。在这种形势下,邓稼先毅然接受开拓祖国核事业的重任,离别妻儿,隐姓埋名,走向大戈壁,开始了他核实验的追求。二十多个春秋过后,邓稼先的追求成功了。头发里夹着大戈壁沙粒的邓稼先回来了,“两弹元勋”的美名开始传扬。但是,此时,他的妻子已年过花甲,而癌魔又早已注入他的肌体,他光辉的生命已燃烧到尽头。他临终前对妻子说:“我死而无憾!”邓稼先为什么说他死而无憾?因为他的追求使他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⑥追求科学的居里夫人为什么永受人们的怀念?追求革命的孙中山为什么永受人们的怀念?追求改革开放的邓小平为什么永受人们的怀念?由此可见,追求者也会受人尊敬。

⑦实践证明,不追求者,活着就是一根枯草;追求者活着就是一棵青松。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李白有诗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人活着必须追求!

[本课解题]用“|”将本文划分为三大段,再用“‖”把第二大段分成三小段,在下边横线上的自然段顺序号分:①|②③④‖⑤‖⑥|⑦

[精辟讲解]第①自然段尾句是一个问句,提出一个问题,第⑦自然段回答了这个问题:人活着必须追求!首尾呼应,一问一答,构成了设问句,很明显,第①自然段为第一大段,第⑦自然段为第三大段,第②③④⑤⑥自然段为第二大段。第②③④自然段论述了“追求会使人年轻有精神”;第⑤自然段论述了“追求会实现人生价值”;第⑥自然段论述了“追求会受人尊敬”。三个分论点为总论点“人活着必须追求”服务,全文按总分总分段。

本课思考题

1.本文所论述的内容是 。

引点:第①自然段尾句起引起下文的作用。

2.第②自然段“充电”的含义是 。

引点:注意比喻义,结合语境看下文。

3. 第①自然段首句用的是 的表达方式,作用是 。

引点:注意“那么”一词是过渡词。

4. 你如何理解吴文俊所说的“数学大国”和“数学强国”?

答: 。

引点:可以想一想,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大国——人多、地广,然而是强国吗?

5.第②和第③自然段相互共用了 论证的方法,是 论据。

引点:注意所举的例子是不是一正一反。

6.第⑤自然段横线上的“此时”指的是 。

引点:依上文,揣摩词语的指代义。

7.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 。

引点:注意“枯草”和“青松”,注意引号,注意结尾的中心句。

8.最后一段横线上的“实践证明”起什么作用?

答: 。

引点: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过渡词。

参 考 答 案

第十八课

1. 来世一回,我们该不该去追求? 2. 学习。 3. 说明 为第①自然段问句作铺垫,更好地引起下文。 4. “数学大国”只是指参与数学学科的人数多,范围广;“数学强国”指不仅参与的人数多,范围广,更指数学学科成果显著,有一定实力,在世界上可以领军。 5. 对比 事实 6. 20多个春秋过后,邓稼先的追求成功了。头发里夹着大戈壁沙粒的邓稼先回来了,“两弹元勋”的美名开始传扬。 7. 对比论证和引证法。强调、突出了全文中的论点。 8. 承上启下,引出中心论点。

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讲解(中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程)(2)

指导老师张士连

作者简介:张士连,74岁,曾经是一名军人,七十年代初复员转业到油田,原吉林油田井下作业工程公司特车队政工干事。现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士联作文公益教育促进会会长,2000年从企业内部退养后,致力于辅导中小学生语文(作文与阅读)。期间,整理、总结、创新了“作文八种结构法”,获得了国家专利。继《士联作文教学》《中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程》(上、下卷)《话题作文与阅读》(上、中、下卷)《阳光童话林》《作文早入门》之后出版的第六部著作。目前新出版的中小学阅读读本共20多万字,分为“情真意切散文篇”、“写人叙事记叙文篇”、“引人入胜童话篇”、“观点鲜明议论文篇” 四个部分。关于本书的定位,诚如作者所言:“本书既是文学读物,又是作文导航。在指导读者读写要点与读后答题的同时,教你读与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