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下黄泉不见面的典故(看似简单的一句)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是我们初中时代就曾经学过的古诗。也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孟浩然田园诗的代表之作。我们当年学习这首古诗,都了解了这首古诗所表达的主旨意思。

全诗的内容就是通过孟浩然到农家去做客,所看到此地美丽的景色,生出向往之心。来反衬在都市生活当中的不如意,最终让他渴望回归田园,甚至约定等到秋天的时候再来一块儿赏菊花喝菊花酒。

不下黄泉不见面的典故(看似简单的一句)(1)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就是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整首诗歌非常的清新自然,不事雕琢。王维和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但是他们往往以山水诗为名,而田园诗则相对比较少,而且质量也是参差不齐。这一首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第一句当中“故人具鸡黍”,我们刚开始都是理解为。老朋友杀鸡、准备黄米来招待我。这里的“”指的是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不下黄泉不见面的典故(看似简单的一句)(2)

​所以第一句就显现出了故人要招待孟浩然的那份热情。但很多人不知道,“鸡黍”这两个字其实也包含了一则动人的故事,而且早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学典故。

这个故事其实出自《后汉书·范式传》。范式是山阳人,年轻的时候进京城太学,在此地共同学习,也结交了一个好友,汝南人张劭。某一天两个人都分别回到各自的家乡,临别之前两人约定:两年以后范式将专程到张劭家看望张劭及家人。张劭回到家中,就把此事给母亲说了。而且希望母亲到时候能够设酒杀鸡作食,准备好酒宴来招待这位好朋友。

不下黄泉不见面的典故(看似简单的一句)(3)

​张劭母亲说,你们的约定是两年,两年以后你的朋友真的会来吗?张劭坚定不移地对母亲说,范式是很讲诚信的人,决然不会失约的。两年以后,范式果然如期来看望张劭,聚餐畅叙之后,两人高兴地话别。

范式后来当过荆州刺史范阳太守,以诚信著称于世,后来“鸡黍之交”就象征着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

孟浩然作为当时闻名天下的大诗人,对于这样的文学典故是不会不知道的。所以在这里,“故人具鸡黍”显然也是用到了一个文学典故,而不能将其单纯地理解为老朋友准备了鸡肉、备了黄米来招待我,而是说两人之前就已经有过约定。老朋友约定在某时某刻,邀请孟浩然到田家做客。

不下黄泉不见面的典故(看似简单的一句)(4)

其实这诗歌的最后两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其实也体现出了老朋友再次相聚的约定。

其实这样的一个文学典故不仅仅在孟浩然的诗歌当中出现过,在李白等人的诗歌当中也曾经出现过。

如李白的《送戴十五归衡岳序》说:“鸡黍之期当速赴也”,显然更加契合了之前约定这样一层意思。

不下黄泉不见面的典故(看似简单的一句)(5)

​同样意思的还有,唐代高适《赠别王七十管记》 中“款曲鸡黍期,酸辛别离袂”。

所以孟浩然诗中,不单单是描绘田园景色的美好、人际关系的淳朴,还包含了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孟浩然与故人之间两人的感情就像范式和张劭一样深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