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楼老字号大全(老店新谭百年杏花楼)

#头条创作挑战赛##魔都上海#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和中秋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杏花楼老字号大全(老店新谭百年杏花楼)(1)

杏花楼福州路总店

我国是有着优秀文化传统的饮食大国,在重要节日都会有相对应的食品呈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江南,青团已经作为清明节的主要食品,而月饼从古至今也成为了中秋节家家户户都要品尝的糕点。在上海有这样一家老字号,每逢清明和中秋,他们家生产的青团和月饼都会成为畅销品,成为时令产品的象征,有句话说:吃了他家的青团和月饼,上海人才算过了春秋二季。这家老店就是接下来要跟大家聊的大名鼎鼎的杏花楼。

杏花楼老字号大全(老店新谭百年杏花楼)(2)

杏花楼旧照

1851年一位叫“胜仔”的广东人在上海开了一家糖水铺,售卖广式甜品和粥点,白天做广式腊肉饭鸭肉饭,晚上做吴桥粥鸭肉粥。初名“探花楼”。虽是小本生意,但一直很红火,后来被叫洪吉如、陈胜芳的广东人盘进了小店,在福州路建起了一幢老式楼房,扩大经营范围,聘请名厨师李金海为经理,加设粤菜筵席。招股集资成立“探花楼股份有限公司”。1927年,把原址翻建成七开间门面,钢骨水泥结构的四层楼大饭店。因初建时探花楼生意虽好,但名气不大,有位叫苏宝华的中学教师,给老板提议以唐代诗人杜牧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为据,建议取用“杏花”,老板遂纳其言,觉得此名既雅又响亮,于是就将“探花楼”改为“杏花楼”。

杏花楼老字号大全(老店新谭百年杏花楼)(3)

朱汝珍题杏花楼

现在杏花楼的招牌是由清朝末科榜眼朱汝珍在1930年题写的,挂在底楼店堂正中,招牌中“杏花楼”三个楷体大字写于“庚午孟冬”,落款“朱汝珍印”和“甲辰榜眼”二枚印章,至今犹存。

杏花楼老字号大全(老店新谭百年杏花楼)(4)

杏花楼菜肴

杏花楼老字号大全(老店新谭百年杏花楼)(5)

杏花楼菜肴

酒楼装潢高档雅静专为巨商富豪、达官贵人服务。李宗仁、孙科、黄金荣、杜月笙、朱介华、黄宠惠(外交部长)和市府秘书长俞鸿钧、银行家陈先甫等都是杏花楼的常客。吴铁成、汤恩伯一来杏花楼就会指名点姓在四楼的“船厅”宴客,杏花楼的名菜有葱油鸡、蚝油牛肉、叉烧肉、脆皮鸭、式鲜虾和鲍鱼鸡。鱼翅、葱油鲳鱼、脆皮锅渣、油浸鲳鱼、凤爪炖三蛇、豹子狸、清炒麻雀、冬瓜杯等。引得各界名流老饕们络绎不绝光顾杏花楼这一粤菜沪上名店。

杏花楼老字号大全(老店新谭百年杏花楼)(6)

杏花楼总经理杨培民把配方放入浦发行保险箱

年年中秋节,众口杏花楼。杏花楼在1928年推出广式月饼,以用料讲究,外形美观,色泽金黄,油水充足,皮薄馅丰,松酥可口等特点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超越当时的冠生园、陶陶酒家的广式月饼。豆沙,莲蓉、椰蓉、五仁四种口味都是拳头产品。1997年7月9日,杏花楼总经理杨培民把杏花楼广式月饼涉及109个的生产工艺配方保存在浦东发展银行的保险箱里。2007年制作工艺被评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杏花楼老字号大全(老店新谭百年杏花楼)(7)

杏花楼月饼两种包装

杏花楼的月饼盒也是一种特色,一直沿用嫦娥奔月的图案,曾先后邀请杭樨英、唐云、李慕白三位著名画家绘制嫦娥奔月图,并制成纸盒和铁盒包装,近百年来一直在使用。我记得我家放针头线脑的盒子就是杏花楼的铁质月饼盒。

杏花楼老字号大全(老店新谭百年杏花楼)(8)

杏花楼青团

近几年来,杏花楼在每年生产月饼的基础上,又抓住了青团这个时令食品,由杏花楼第一白案师傅章吉泉主持设计,在胚皮馅料上精益求精,使杏花楼青团成为网红产品,每到清明时节豆沙青团,咸蛋肉松青团都供不应求。

2018年2月8日,杏花楼在黄浦区行政服务中心拿到了首张出口食品备案证书,开始正式进军海外市场。海外华人可以在外吃到杏花楼的八宝饭、青团、月饼啦~。

进入新世纪后,杏花楼在各区县设立杏花楼成品售卖点,把美味佳肴就近带入寻常百姓家。

一百六十多年过去了,杏花楼人一直在食品品种上推陈出新,精益求精,继续以饱满的姿态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