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藏头诗(重庆诗人龙双丰)

重庆藏头诗(重庆诗人龙双丰)(1)

举人家的书童,原名龙双丰,1969年11月19日生于丰都,大学毕业后定居成都。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诗歌写作,九十年代中期因故中断,本世纪初重新写作。主要作品有《大风》《生死书》《灌县望远》《祈祷词》等。

诗观:诗歌是属于先验的,不能让别的东西来打搅,但也不能装神弄鬼似的胡搅蛮缠,这种假装的高深是有害的,好的诗歌其实是有清晰指向的,即将隐形的那一部分忽然撕开面纱,“说出一些压迫性的事实”。

诗五首

大风

大风无边无际,吹过草地,让我不得安宁

十三个亲人先后弃世,遗留的红宝石,在手心里微微颤动

七月,镜子破碎,铁匠连夜打造灯盏

这些飞溅的火星,不复言语

天空不空,河流长流。如此多的因缘登上高原

一段路往西,一段路往北

皮肤黝黑须发皆白的老者,盘坐群山中间

这时,千万不能叫出他的名字。如果鸽子在叫,就让声音落地

一声化为兔子,二声化为猴子,三声化为大象

最后一声化为遍野的格桑花

大风吹过它们,就像吹过我躺在草地上的内心

一来一往,构成古今

重庆藏头诗(重庆诗人龙双丰)(2)

与父书

夕阳缓慢地沉到山后,升起的

不是霞光。照亮天际的

是无边回忆。西岛,在海湾对面

如同往昔,最后被浓厚的夜色遮蔽

又像载满集装箱的一艘巨轮

独自去了异地

却不靠岸。这让我徒添忧虑

而我深知:仅仅看不见而已

它一直都在

在夜里,更在一滴硕大的水里

这滴水在摇晃

永不停息,一波又一波

测量彼此之间的距离,腐蚀,冲刷

并非由我们私自设定的岸边

此时,夜太深了

看不见这滴水和岛屿,不要紧

我甚至闭上眼睛

装做不认识迎面而来的咸风

但必须将双手插进海里

然后取出。父亲,我抓不住你

就像抓不住流水

抓不住穿过身体远去的昨日

父亲,请原谅我平静地叙述

当时,您就是这样

毫无预兆地从我手中流走

一去不回,无声无息

重庆藏头诗(重庆诗人龙双丰)(3)

无明火

不再管别人怎么看。在我看来,无明火升起时

万事万物就是手中捻着的一串青杠乌木瓜珠

绳索将它们串联在一起,使一切偶然变成必然

它们有暂时的始,便有暂时的终

我每念完一次心咒,就轻缓地拨过一颗珠子

一年后,我明知自己拨了,但已感觉不到拨过

偶尔睁开眼,看见珠子越来越黑亮,光泽神秘

目光到不了的背后,手指会一遍又一遍抚捻

我不遗憾了。假如一个人只能有一个世界

这28颗珠子,虽然每一颗紧密相偎,但存间隙

绝对可以被我理解为28个不同的世界

心平气和后,我只是更愿意仅仅看成一个世界

就像鹅卵石之于江河,水落石出的结果

惟有无尽清凉。无明火啊,请你原谅我的过往

重庆藏头诗(重庆诗人龙双丰)(4)

画壁说

不是在墙上画一幅心仪已久的画

恰逢夏夜雨大,且应邀入画,暂避一时

像我这样的人,必须

用手指作笔,迟早写出黑白相间的诗

黑的是汉字,白的是墙壁

只要风一吹,我便开始狂念你的名字

直至把文字念成一道道惊人的缝隙

的确,黑暗有可能进入,吞噬

然而更有可能的,将是阳光

率先登堂入室。一首诗,就是一把钥匙

重庆藏头诗(重庆诗人龙双丰)(5)

后来

后来,我才知你就是这个世界

有一双大大的眼睛

你自己住一只

我住了另一只

一起睁眼

一起闭眼

有时,你睁一只眼

我闭一只眼

但是流泪之时

我们必须一起


重庆藏头诗(重庆诗人龙双丰)(6)

他者人生里的无常印记与异质书写

——读举人家的书童诗歌有感

温经天

他置身其中又置身事外;他交出观察又不交出答案;他经历天旋地转又承受无言。他在日常生活里从未刻意找寻离奇的事端,却制造了一场又一场内心的离乱,并且他暗中镇服了无常诸事带来的应激情绪,以他强大的语词冷静,告诉我们命运的无解之解。——这是举人家的书童的诗歌。

他采集的「日常」里总有「异质」,他捕获的「无常」里大有「深意」。他显然懂得捕捉日常之无常,需要的不仅仅是观察,而是觉思。——人类理解无休止的变化总是困难的,而诗人以敏思的禀赋去处理消化各种物象和事象,则较普通人更擅长。举人家的书童是一个有能力将小悲伤境遇转化为大悲凉境界的人。我看重他的觉思穿透力。

重庆藏头诗(重庆诗人龙双丰)(7)

他传递低频的信息,像电磁波,像看不透的射线,移植到读者的心神魂窍,引导读者与他共同参与对人生际遇的认知。认知什么?认知无常,认知无常里的荒诞、反转、绝缘。无论取材于自身现实的还是他者表象的人生片段,诗人稳稳的控制力让他得心应手于情绪的处理,发见的隐藏。——他将情绪之波澜化为理念之纹理,将流动的事物气息压缩为凝固的案例标本,给阅读释放更多的空间去自行弥漫和蔓延。读者因此出入自由,被他的诗莫名栓住,不由自主地沉浸,获得身心的渗透。

另外,他基于日常交代无常,并不设置过分跳跃的、奇巧的、张扬的、铺陈的表现形式,他反而注重运筹长句短词,倾注深意于其中,让细节得以徐徐呈现,让情节无痕转圜,让寻常变得不寻常,又将不寻常还于更大的寻常之内。繁简有度,善于营造气场,更善于「点穴」。——他收敛身为作者的性格和脾气,他释放诗中人的视角和感知。当你稳住一口气,读下去体会,仿佛诗人大有太极功夫,作品的气息绵厚,余味静深。因此,我看重他的运笔劲道。

重庆藏头诗(重庆诗人龙双丰)(8)

异质诗歌的创作强调对日常素材细微处的发见和新颖的感知拼接,此类写法多样,各有各的喧哗。而举人家的书童不喧哗,他沉静又隐。他承载日常素材普遍存在的平淡与麻木,在几近无感中提取最受力的素材截面,并链接内心的隐秘情结,加之敲打,加之互嵌,加之电击,破译日常生活里隐藏的命运机关,做活「诗之眼」。于是,诗成了。

一首诗成为了一杯茶,愈泡愈佳,反复品读,每一道茶的滋味都不同。这诗中的余味犹如这强劲的茶气,轻易不让人走开,后置于你的脑海。当我们能以同理心一般去感怀,诗人已然帮助我们加热/升级了这种体验——味道很正,味道很浓,味道略涩,味道回甘,最后融入我们的心灵生活。仿佛与他共同度过了每一刻的人世沧桑。他的故事变成了我们的故事,所有诗中人「我」变成了所有的「他者」……

日常是如此平庸,无常却偶有印记刮伤人类,而诗人的异质创作则将这一切表达至貌似无痕,心领神会。最后,我看重举人家的书童——他的格调深沉。


重庆藏头诗(重庆诗人龙双丰)(9)

评者简介

温经天,诗人,1978年生于河北承德,致力于新超现实主义风格写作,曾在国内多家期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出版诗集《致不朽之风赞美诗》《旷世书》。

阅读更多佳选

  • 头条诗选:江苏女诗人呆呆,我赠你美火,入口即化
  • 头条诗选:河北女诗人谢虹,爱着的爱本身,很美
  • 头条诗选:福建女诗人林曦,抵达是坚强的修行
  • 头条诗选:贵州女诗人淳本,我空着的杯,可否盛满你?
  • 头条诗选:河北女诗人禾秀,不曾太过用力去爱
  • 头条诗选:河北女诗人李南,灵魂需要蜜喂养
  • 头条诗选:河北女诗人胡茗茗,春日迟缓而灵魂向上
  • 头条诗选:山西女诗人菩玉,身体像花藤缠在宇宙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