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到了七大注意(最凶险的40天来临)

来源:零点养身

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马上就要到三伏天了,外界阳气最盛,湿气最重,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也是最容易生病的40天,这些禁忌一定要告诉家人了!

三伏天身体最怕的6件事

在三伏时节,我们理应知道一些禁忌,以下六件事打死都不要做!

1、脚底最怕凉

有人表示不喜欢吹空调,为了凉快,喜欢在晚上开窗睡觉。他还聊到尤其喜欢将双脚朝向窗户的方向,让双脚沐浴在凉风中,那真是“凉快又惬意”,不少人还表示赞同。

所以有必要说说,足底迎风睡对身体的危害!要是在看文章的你也有这样的爱好,请一定要改过来。

因为,我们的足底拥有许多重要的神经、穴位和经络,并且它对外界的刺激极敏感。熟睡时,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处于放松、自然的状态,而本身御寒功能就较差的双脚很容易就受到寒气、湿气的侵袭,这样就导致了经络系统处于紊乱的状态,身体的免疫功能就会下降,容易引起身体的一些病变,如导致伤风、频发感冒。

2、肠胃最怕冷

你一定也觉得在三伏天吃冰西瓜、喝冰水、吃凉面很爽吧,我也觉得!但是,自从我学了中医之后,就不这么干了!因为在三伏天,人的阳气浮于外,再加上现在的人少动、多吃、熬夜、压力大等造成肠胃功能弱。

再在三伏天吃了冷的东西,体内的内阳可能无法抵御食物的寒气,不仅会导致湿留体内,还有可能导致腹泻。尤其是平素脾胃虚弱、肾阳虚的人更要注意。

3、上身最怕露

《混俗颐生录》指出,“肺俞五脏之表,胃俞十二经脉之长,最不可失寒热之节。”我们上半身分布有众多的经脉,包括总督阴阳的督、任两脉。如果胸背受凉,风寒邪气容易侵入经络,从而引起肠胃、呼吸道以及心血管系统的疾患。

女性在穿衣方面,要注意不要穿露脐装、低腰裤。因为会造成掌管阴阳两脉的神阙穴和肾腧穴都露出来,这很容易使得督脉、任脉受损

4、最怕出汗不换衣

《孙真人卫生歌》说:“春寒莫放绵衣薄,夏月汗多宜换着,秋冬觉冷便加添,莫待病生才服药。”意思是伴随季节变化而增减衣物是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伏天,大家出很多汗后要及时更换衣衫,千万不要用身体将汗水浸湿的衣服烘干,否则不仅阳气受损,还会使湿气入里化热,形成湿热证,导致疮疡等皮肤病或风湿痹证。

5、洗浴最怕冷水

很多男性喜欢在夏天洗冷水澡!要是看文的你也有这么个亲人,这个三伏天你可要好好管管他。三伏天天气炎热,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

给你打个小比喻,把汗孔比作“门”,三伏天“门”敞开着,寒气、风邪、湿邪极易从“门”而入,侵袭人体,导致阳气暗损,可以见到的病症有手足发冷、小腿转筋、双目视物不清,甚至产生原因不明的热证。同时,即使是热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后避风,小儿尤其要注意

6、空腹怕喝茶

很多人喜欢在夏季饮茶了,而且很多中国家庭都有饮茶的习惯,所以我一定要说说夏季喝茶的事。大量饮茶,尤其是空腹时饮茶,极易导致人体阳气的耗损。

如果又是喜欢食咸之人,咸味引茶入肾,消烁下焦肾阳,使人易于罹患手足疼痛之痹证,以及下元虚冷之腹泻、阳痿、痛经等病症。因此,建议大家三伏天饮茶,以餐后饮2~3杯为宜,若有饥饿感应该停饮。

因为以上这些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所以特意拎出来讲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但是三伏天养生的注意事项太多了,说不完。接下来,不再写一个个的点,而会将从节气养生的角度,跟你讲讲三伏天的养生攻略。

三伏天4个必知事项

1、谨慎用空调

我们在用空调的时候,室内外温差一定要小于7℃,尤其是中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人来说,特别要注意室内外的温差。因为忽冷忽热的气温变化会使脑血管反复收缩舒张,以致造成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严重时导致脑栓塞。

室内的相对湿度在45%~65%之间,是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湿度,湿度过大,霉菌和细菌等各种微生物容易侵扰我们的机体。

2、三伏天宜养心

《素问.六节藏象论》里讲:“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下气。”按照中医五行理论,夏季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所以,养心为夏季保健的一大关键点。

三伏天尤其要注意养好心脏。三伏天因为出汗较多,如不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会引起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增高,致使血管栓塞,极易引起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因此,三伏天不要等到口干舌燥,平时就要多喝水,并养成睡前半小时和清晨起床后喝水的习惯。

在精神调养方面,《养生论》强调,夏季“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古人倡导“心静自然凉”,在三伏天宁心静神尤为重要

养心,就要做到精神安静、喜怒平和,多做一些比较安静的事情,如绘画、书法、听音乐、下棋、种花、钓鱼等,以保持心情舒畅。

3、三伏天宜祛湿

湿邪是三伏天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那么,我们如何祛湿呢?我们都知道湿气分为外湿和内湿,下面也将从这两个方面来讲如何祛湿。

● 祛外湿

外湿产生的原因有:外感湿气、气候潮湿、久居湿地、感受雾露、涉水淋雨等。

如何祛除外湿:外湿主要靠大家自己注意哦,这里主要讲讲外湿引起的空调病。

三伏天本来空气就潮湿,室外炎热的环境会导致人的腠理开泄,毛孔打开。当突然进入空调房,风寒湿就会趁机侵入人体。

其中,寒邪会通过人体开放的腠理侵入人体的阳卫之气,人体宣而不得宣,发而不得发,人体就可能出现畏寒、发热、头疼、头晕等外感寒邪的症状。所以,不要长期待在空调房中。

● 祛内湿

产生内湿的原因有很多:过食辛辣、恣食生冷、嗜食肥甘厚味等都容易影响脾胃运化津液,凝聚成湿。

中医认为湿气乃中土之气,脾在五行中属土,同气相求,故湿邪易困阻脾,而且脾胃虚弱与湿留体内往往互为因果。

三伏天湿气重,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再加上此时大家喜欢冷食,更加造成湿困于脾,所以夏季祛湿重在健脾阳。

三伏天,冬病夏治好时机

冬病夏调,源于《黄帝内经》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三伏天是夏季最热的时候,根据《内经》所述,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符,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

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尤其是“三伏天”,此时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吸收。此时调理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频率的效果。

这些病适合冬病夏调:

呼吸疾病: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胃肠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等;

妇科疾病:宫寒、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

儿科疾病:遗尿、厌食等(虚寒性);

疼痛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颈腰椎病、软组织劳损等;

其他疾病:畏寒肢冷等。

三伏天的保健灸法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了一套灸法,适用于整个三伏时节,就是艾灸中脘、神阙、关元这三处穴位。

1、艾灸中脘穴

【作用】中脘穴为手太阴、手少阳、足阳明之所生,任脉交会穴。它可以调理一切腑病(胃、胆、胰腺、大小肠),尤以胃病为先,有健脾祛湿、疏利中焦气机、补中气的功效。胃为五脏六腑之海,故云“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死。”凡病者首应调和胃气,胃气调和则谷气生,故此穴为养生保健要穴。

【部位】中脘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时间】艾灸10-15分钟。

三伏天到了七大注意(最凶险的40天来临)(1)

2、艾灸神阙穴

【作用】神阙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长寿大穴。是循行于人体前面正中线任脉上的重要穴位,是人的神气出入的门户。艾灸神阙可以调理身体虚损、虚弱的症状。

【部位】神阙穴在腹中部,脐中央。

【时间】艾灸10-15分钟。

三伏天到了七大注意(最凶险的40天来临)(2)

3、艾灸关元穴

【作用】关元穴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是增强元气的大穴位。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

【部位】关元穴在下腹部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

【时间】艾灸10-15分钟。

三伏天到了七大注意(最凶险的40天来临)(3)

注意事项:

1、过饥过饱或过于疲劳不可灸,醉酒者不可灸;

2、艾灸前后应多喝些温开水,不要吹冷风,不要吃寒凉生冷食品;

3、灸时和灸后注意保暖。

2019年三伏灸的时间:

初伏灸:2019年7月12日—2019年7月21日;

中伏灸:2019年7月22日—2019年8月10日;

末伏灸:2019年8月11日—2019年8月20日;

另外先提前告诉大家,做三伏灸的最佳时间为午时前后,每伏的第1天效果最佳,一定不要错过哦!

虽然三伏灸的疗效比平时更快,但是切记“三伏灸”是个连续巩固的过程,保证频次对疗效至关重要。尤其是打算用三伏灸来冬病夏调的朋友更要保证频次。

三伏天到了七大注意(最凶险的40天来临)(4)

先收藏,再发给关心的人,多一个人看到,就多一份健康!

监制丨张毅 主管丨龙涛 主编丨李洁敏 编辑丨光辉

领导说了,点个小花

三伏天到了七大注意(最凶险的40天来临)(5)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三伏天到了七大注意(最凶险的40天来临)(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