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看灯笼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华灯初上人月圆时)

元宵节看灯笼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华灯初上人月圆时)(1)

元宵节,又称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2022年的元宵佳节有一盏特殊的灯,等待你我共赏。那就是——雪容融!

元宵节看灯笼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华灯初上人月圆时)(2)

(图源:新华社)

看面相

从正面看,雪容融最突出的特点为面部的雪块,其样式是拍打积雪而形成的自然脸部形态,可以有丰富的表情变化。

看装备

雪容融头顶有一个如意环,被雪覆盖住的一段纹样是长城的城墙图案,下一层为剪纸图案,含有北京“京鸽”以及北京天坛的剪影,双足上还围绕有一圈如意纹。

看寓意

雪,象征洁白、美丽,是冰雪运动的特点;容,意喻包容、宽容、交流互鉴;融,意喻融合、温暖,相知相融。整体体现了通过残奥运动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灯笼,是世界公认的“中国符号”,具有2000多年历史,代表着收获、喜庆、富足和光明,雪容融无疑又是元宵节绝对的灯笼王者!

是不是以为接下来小编要讲元宵节的其他习俗,比如舞狮子、耍龙灯、猜灯谜……错了!

有两个困扰小编很久的世纪难题终于有解了!

Q:中国人浪漫吗?有情人节吗?

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阖家团聚”不同,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这是中国人“家国天下”的浪漫。

元宵节看灯笼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华灯初上人月圆时)(3)

唐代上元节,“欢乐无穷已,歌舞达明晨”的欢乐场景。(图源搜狐网)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唐寅《元宵》)在古代,未婚女子在元宵节可以结伴外出。圆月华灯、衣香鬓影、语笑盈盈于漫天花火之间遇上意中人,正是这个节日最动人之处。

元宵节看灯笼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华灯初上人月圆时)(4)

《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在元宵节的上元灯会上邂逅了薛绍。图源:搜狐网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元宵节,便是中国人自带浪漫气质的节日。

Q:为什么叫“元宵节”不叫“汤圆节”?

难道汤圆不配拥有姓名吗?

元宵节的传统食物按地域不同,有元宵和汤圆两种。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这天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汤圆据考证起源于宋朝,是当时的明州(今浙江宁波)的一种新奇食品,又称“汤团”“浮元子”。姜夔曾经写道:“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作为网红爆款,它可是身价不菲呢。

了解了这么多,要不要挑战一下?

元 · 宵 · 佳 · 节

全国知识水平统一考试

一、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元宵节的习俗?

A.闹花灯 B.贴窗花

C.偷菜 D.吃元宵

正确答案 B

是不是毫不犹豫非常自信地选了C?其实,在古代某些地方,元宵节女子会成群结队去别人家偷菜,寓意会嫁到好丈夫。贴窗花是春节的习俗。

二、以下哪句诗描写的不是元宵节的情景?

A.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C.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D.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正确答案:不会就选C

出自宋代诗人赵师秀《约客》。诗中描写了梅雨时节诗人约好的客人迟迟不来,只能对着棋盘独自推敲,不知不觉间灯花都落了。

三、除了中国,还有哪些国家也过元宵节?

A.新加坡 B.日本

C.越南 D.马来西亚

正确答案:ABCD

在中华文化的影响下,很多国家地区都有过元宵节的习俗。

四 、元宵和汤圆是同一种食物吗?

A.是 B.否

「正确答案:B」

元宵节看灯笼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华灯初上人月圆时)(5)

元宵和汤圆就像一对可爱的双胞胎,虽然看起来相似,内在却各有乾坤~

是不是还有点意犹未尽?

我们还准备了精彩的视频讲座

元宵节看灯笼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华灯初上人月圆时)(6)

《诗词歌赋话元宵》

优秀传统文化讲座

主讲:吴砥老师

远方文学社中国传统文化方向资深讲师

观看方式: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

元宵节看灯笼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华灯初上人月圆时)(7)

元宵节看灯笼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华灯初上人月圆时)(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