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新书,一场关于创伤的深度对话

提到“PTSD”,也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许多人并不会感到陌生。

许多文学作品中都表现过PTSD的症状,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从战场回到家乡的年轻士兵比利·林恩,会因为家人突然的拍桌子、葬礼上的致敬鸣枪、记者的闪光灯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记忆就突然闪回到残酷的战场。

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新书,一场关于创伤的深度对话(1)

图源:《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而在现实中,PTSD也并不遥远。童年遭遇的暴力、亲人的突然离世、性侵、疾病等等,都可能带来PTSD。

根据世卫组织的一项调查,全球约有3.6%的人深受PTSD的困扰

中信出版的新书《你经历了什么》中,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与儿童精神科医师、神经科学家布鲁斯·D.佩里医生,就围绕创伤、疗愈和复原力的主题展开了一场探讨。

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新书,一场关于创伤的深度对话(2)

《你经历了什么》 [美] 布鲁斯·D.佩里 [美] 奥普拉·温弗瑞 著

无论何种创伤后应激障碍,想要了解它、治愈它,都要先探索清楚一个问题——你经历了什么。

万物皆可PTSD?

上网冲浪时,“PTSD”这个词随处可见,基本达到了万物皆可”PTSD”的程度。

比如电视剧《开端》刚播完的时候,不少人纷纷表示自己有了“公交车PTSD”“高压锅PTSD”

公交车过桥,就不禁想到电视剧中的爆炸现场;遇到带着锅上车的阿姨,就不禁想保持距离;再比如,在各种地方听到《卡农》铃声,都忍不住心头一颤……

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新书,一场关于创伤的深度对话(3)

“我PTSD”这个网络句式,基本等同于表达对某件事、某个人、某个场景的心理阴影。

每次迟到都和领迎面相遇,可以是“迟到PTSD”;经常梦见高考,可以是“考试PTSD”;甚至学车总被教练骂,也可以自称“学车PTSD“……

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新书,一场关于创伤的深度对话(4)

在这些网络语境中,乍一看,好像还挺符合PTSD的定义。但真的是这样吗?

再来看一遍PTSD的真正定义: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个体对经历、目睹或遭遇一个或多个设计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收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受伤,或躯体的完整性收到威胁后,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

在持续的网络玩梗和随意使用中,PTSD作为一种精神障碍本该得到的关注度,被稀释了,它仿佛变成了一种微不足道的小情绪

一项调查显示,普通人群中50%以上的人,一生中至少有一次暴露于创伤事件。

当然,并不是每个创伤都会发展成PTSD,其中约7%~12%的人会患上PTSD,伴随而来还有抑郁、焦虑和自杀倾向等等

当创伤发生,我们的大脑也会发生改变

在影视剧中,PTSD往往发生在那些经历了战争的老兵或者大灾难后的幸运者身上,而在现实生活中,创伤也可能发生在童年。

在《你经历了什么》一书中,脱口秀女王奥普拉在书中讲述自己儿时的经历。

奥普拉一出生就被父母遗弃,小时候她曾和外祖母外祖父一起生活,当她还是一个小女孩时,她经常挨打:弄脏了白裙子、把水洒在地上、打破了玻璃杯、没有保持安静……

任何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外祖母都会用鞭子打她,而闭嘴、保持沉默甚至微笑面对,是让惩罚尽快结束的唯一方式。

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新书,一场关于创伤的深度对话(5)

奥普拉·温弗瑞

这样的经历让奥普拉在随后的四十年里,形成了条件反射式的顺从模式,长期的精神压抑让她成为了一个极致讨好型人格的人,而这一切,来源自于深扎根在她心底的创伤。

据估计,45%的儿童心理健康障碍和30%的成人心理健康障碍与童年逆境经历有着重要的相关性。

儿童时期经历的暴力、忽视、语言贬低等等,都有可能带给人一生的创伤。

创伤会带来消极的应激反应,有人表现为高度警觉与惊恐,有人表现为情感麻木,还有人则是进入类似“神游”的解离状态。而长时间忍受创伤,还会带来抑郁、焦虑以及各种疾病。

那么,人们可以主动忘记这些糟糕的经历,来逃避伤害吗?

那就先要来了解一下,患上PTSD的人为何会产生一系列夸张的应激反应。

儿童精神病学家布鲁斯·D.佩里,也是一位神经科学家,一直致力于研究儿童创伤,他从大脑的角度,剖析了创伤对我们大脑的改变。

如下图所示,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倒三角形的四层蛋糕,顶部是大脑皮质,是最聪明的部分,可以理性思考、识别时间,而大脑底部是脑干区域,负责对即时刺激做出反应。

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新书,一场关于创伤的深度对话(6)

图源:《你经历了什么》

在大脑中,所有体验都是自下而上处理的,也就是说,如果要让信息到达我们大脑顶部智慧的部分,就必须先经过大脑较低层级不太智慧的部分。这种处理顺序意味着我们大脑中最原始、最容易起化学反应的部分,会首先对来自我们感官的信息进行诠释并采取行动。

所以,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都会直接唤醒PTSD患者的创伤记忆

比如曾经遭遇父亲暴力的小男孩,对一位帮助他的老师感到十分厌恶,仅仅是因为这位老师用了和父亲同样味道的香水。

曾经的老兵会因为仅仅听到了嘈杂的摩托声、砸东西的声音,就以为自己回到了战场,恐慌地趴在马路中央。

这也证明,创伤性事件发生,它造成的不仅仅是心理上的伤害,还在大脑与身体上打下了烙印,创伤并非都是情绪上的(emotional)其中也有生物反应(biological response)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无法逃离创伤带来的伤害,无法治愈自己呢?

当然不是,人的大脑和心灵,都可以拥有无可比拟的复原力。

不逃避,才能治愈创伤

几千年以来,人类一直生活在小型的代际群体中。那时没有心理健康诊所,却有很多创伤存在。

许多祖先都有创伤后的症状:焦虑、抑郁、睡眠障碍,而祖先们有着古老的自我治愈方式:

(1)与部族和自然界的连接;

(2)通过舞蹈、击鼓和唱歌来获得节律调节;

(3)一套信仰、价值观和故事,为无意义的、随机的创伤带来意义;

(4)有时,在心理治疗师或长老的指导下,使用天然致幻剂或其他从植物中提取的药物来帮助治疗。

而如今,治疗创伤的最佳手段,基本上仍然是这四种方法的变体:

(1)关系

(2)节律的力量

(3)认知行为方法

(4)精神药物学

关系,是指从与他人的关系中获得疗愈,比如生活中的朋友、家人和其他健康的人,良好的关系等同于一个天然的疗愈环境,可以让人有机会以适度的、可控的“剂量”重新审视创伤。

医生佩里曾治疗过一个名叫艾丽的四岁女孩,她亲眼看到她的母亲被她父亲杀死,她父亲随后也自杀了。

在经历了如此巨大的创伤之后,艾丽搬到了她的一个姑姑家,她的家族中至少有三十个堂兄弟姐妹、姑姑、叔叔,还有她的祖父母,他们总是在一起过生日、节日和举行各种家庭活动

同时,艾丽学校的老师也对“创伤敏感”有着正确的认知,给了这个受伤的小女孩许多力量。

后来艾丽虽然偶尔也有悲伤的时候,但她仍旧成长为了一个积极、快乐、有活力的女孩。伤痕依然存在,但她经受住了考验,因为她拥有身边人的爱意。

再比如节律的力量,则是做一些对自我调节有帮助的节律活动,比如散步、来回踢球、投篮、坐在一起涂色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动,却可以帮助人们摆脱一些愤怒、悲伤或沮丧的情绪。

其他的疗愈方式,还有重建中断的情感连接、对创伤的正确重访、整合记忆碎片、找到安全感和被爱感等等。

而任何治疗方法的前提,都是要面对创伤,不逃避过去。

正如奥普拉在书中所写:“当我们强迫自己掩盖事实,逃避过去时,这些秘密会成为永远的创伤,一座囚禁自我的监牢,这丝毫无助于减轻痛苦。”

我们越是否定自我,就越是无法与过去和解,而对抗过去将消耗我们巨大的能量。

创伤有如遭遇海难,船只沉没,想要重建,就必然要回到船只沉没的地方,一块一块地找到碎片,把它们转移到一个更加安全的新的地方——你已经改变的内在信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