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的心酸故事(小人物的成长史--韩信)

要么从我胯下钻过去,要么杀了我,你看着办!市井小流氓鄙视的眼神落在了韩信身上。

士可杀,不可辱。淮阴市井上的闲人们都围着看这出好戏:韩信,这位一天只知夸夸其谈不学无术的懒汉,在市井小流氓的咄咄逼人下,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韩信眼中的杀气渐渐散尽,他无奈地苦笑,之后选择了一个让众人捧腹大笑的动作——从无赖的胯下钻过。韩信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道坎,不是跨过去的,而是爬过去的。

韩信的心酸故事(小人物的成长史--韩信)(1)

韩信剧照

韩信是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人,是淮阴城里的无业游民,种地不肯卖力,经商不愿费脑,考公务员又屡屡被拒之门外。年轻时的韩信经常在淮阴城的大街小巷游荡到各家各户上门蹭饭乞食,成为人们极为讨厌的“小白”一族,所遇到的白眼,可以装上几大箩筐了。

渐渐地,淮阴城的人们不搭理他了。他的战略眼光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开始到乡间乞食。乡下人老实,被韩信忽悠了不少。一次在一个老实巴交的亭长家,他一住就好几个月。亭长人老实,多个人不就多双筷子,没啥。亭长老婆不干了,亭长家也没多少闲钱闲米啊,后来韩信就老赶不上开饭时间(亭长老婆特意为韩信调整了开饭时间)。

乡下也快混不下去了,韩信几天没能吃上饭,坐在河边,肚子叫得和青蛙似的,河边一位漂洗衣服的老婆婆(简称漂母)起了怜悯之心,把自己带的食物分了一半给韩信。之后好几天,韩信肚子一饿就往河边跑,眼巴巴地看着漂母兜中的食物流口水,好心的老婆婆也总是把食物留一些给他。

吃人嘴软,韩信吃了人家的东西,总得表示点谢意。韩信说,婆婆,日后我有出人头地之日,定当重重报答你老人家的恩情。话音刚落,漂母就生气了,说你不讲大话你会死吗?一个五尺男儿好手好脚却不能自食其力,我老人家六七十岁了,还天天漂洗衣服为生。一个靠洗衣妇施舍为生的男人,有什么资格谈报答别人?

漂母的话很伤自尊,但无论如何都比不上后来淮阴城里小流氓无赖给予的胯下之辱。受胯下之辱的韩信纵然脸比城墙厚,也没有了在淮阴城里呆下去的勇气。这时候项梁的部队打到了淮阴,韩信作出了最本能的选择,跟着项梁走,虽然选择的是卖命的活,但终于可以在不受白眼的情况下吃顿饱饭。早年的坎坷经历,让韩信已经不满足于填饱肚子,他要出人头地,成就一番功业。

不过韩信的明天看起来并不怎么光明。在项氏叔侄的军营中,虽然混到了郎中的小官,但提出的战略项羽从来不用(楚霸王太过于自负),失望的韩信投奔了刘邦。

投汉之旅也并不平坦。一到汉营,人家并不知道韩信名头,差点就当奸细斩掉,之后好不容易被授予了一个治粟都尉(负责后勤粮食补给的官职)的职务,打仗也挨不上什么边。韩信很郁闷,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韩信打理了他的包裹,牵着他的马,再次离开汉营。韩信半途上被一个人追了回来,这个人就是刘邦的丞相萧何。韩信这一回返,也成就了他后半生的辉煌。

当时刘邦在蜀地,很多将士都开小差了。萧何月下追韩信,一去就是两天,事先也没跟人打招呼。士卒给刘邦打报告说萧丞相也跑了,萧何是一起和刘邦打天下的铁哥们儿,萧何也跑了,刘邦如失左右臂,茶饭不思。

两天后萧何回来,刘邦高兴得直骂说狗日的萧何你跑哪儿去了?萧何说,我去追开小差的将军了。刘邦拍拍萧何的肩膀,很感动地说:不愧是我的好兄弟,你追谁去了?

韩信的心酸故事(小人物的成长史--韩信)(2)

萧何月下追韩信

萧何说,韩信。刘邦又发脾气了,说你丫有病,现在一天逃亡的将领有十多个,追谁不行,追这个没出息的家伙。萧何说我追的不是一名普通的将领,而是无双的国士。

萧何的面子,刘邦还是给的,说丞相辛辛苦苦追回来的人,定有其长,那就拜为将,看其表现吧。

萧何说一个普通的官职恐怕留不做这个人,要拜就得拜大将。刘邦看着萧何,萧何语气正常,没感冒发烧,脑子没坏。

拜就拜吧,谁叫你是萧何呢!刘邦于是开坛拜韩信为大将,一时震惊三军。拜韩信为大将后,韩信和刘邦进行了一番决定楚汉战争走向的谈话。

韩信说项羽虽然勇霸天下,却有妇人之仁。不居关中,而返彭城,眼光短浅,放三秦降将居关中,难服人心,是留给刘邦的下酒菜。如今汉军应利用关东士兵思乡心切的条件,东出汉中,吞并关中,与项羽一争天下。刘邦终于知道萧何月下追回的,真不是一般人。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刘邦挥师东进,韩信向刘邦提出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谋,不到一个月就一举平定关中。接下来,刘邦在彭城与项羽相遇,被打得落花流水,逃到荥阳。楚汉双方在成皋、荥阳一带僵持。

彭城之战的失利,让刘邦对那些墙头草两边倒的诸王失去信心,在正面战场与项羽苦苦僵持的同时,他听从了张良的建议:一是策反英布;二是鼓动彭越;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刘邦让韩信从关中率兵东进,开辟北方战场。

汉高祖二年(前205年),韩信率领着三万兵马,开始了他传奇的北征之旅。韩信北征的首要目标是魏王豹。

魏王豹是原魏国公子,其兄魏咎是陈胜、吴广起义军周市部在原魏国故地拥立的魏王。后来魏王咎与周市皆被秦大将章邯所杀,魏王豹成为新的魏王。项羽大封诸侯,魏王豹被封在河东,都平阳。

彭城之战后,原本依附刘邦的魏王豹又投降了项羽。魏王豹据河东,西可以进击关东,南可以截断关中与荥阳的联络,并与项羽夹击荥阳。刘邦曾派郦食其劝说魏王豹归汉,遭到拒绝。是否能快速地用武力来解决魏王豹,对楚汉战争的走向至关重要。

对汉军的出击,魏王豹早有防备。汉高祖二年(前205年)八月,魏王豹集重兵于蒲坂(今山西永济西)阻止汉军,断绝了临晋(今陕西大荔东南)通往蒲坂的道路。韩信避实就虚,他率灌婴佯攻蒲坂,却命曹参从夏阳(今陕西韩城南)渡河,攻克魏军后方老营安邑(今山西夏县)。魏王豹从蒲坂引兵救安邑。韩信、曹参前后夹击,大破魏军,俘虏魏王豹。韩信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尽定魏地,共得三郡(河东、太原、上党)五十二县。

北方战场的旗开得胜,既巩固了汉军关中根据地,又保护了汉军正面战场的北翼,韩信并将魏降兵送往荥阳,给刘邦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之后,韩信向刘邦上书,说再给我三万兵,我率六万大军替大王平定代、赵、燕。

如果是别人开口,刘邦一定说是异想天开、不自量力,赵、燕有三十四万大军,并有太行天险,六万大军想平代、赵、燕,有点痴人说梦。但是韩信开口,刘邦信,他再给韩信增了三万兵,并派赵、代的死敌张耳助其一臂之力,剑指代、赵、燕。

赵王歇也是故赵国王室后人,秦末天下大乱时,被陈胜、吴广的部下张耳、陈馀所扶立。项羽大封诸侯王时,却因为赵王歇没立下什么功,被迁封为代王,后来陈馀不满张耳封王(常山王),而自己却只封了个小小的侯,大怒之下与张耳火拼,赶走张耳,并接回代王歇重做了赵王(陈馀做代王兼赵相),成为了北方最有实力的割据政权。

汉高祖二年(前203年)九月,韩信率兵自平阳尚汾水河谷北上,与代军主力夏说部遭遇,全歼夏说部,曹参带着代军俘虏回到荥阳。十月,韩信、张耳率军东下,而赵王歇和陈馀集中二十万大军于太行山八隘口之一的井陉口(今河北井陉县西北),其战略部署则是先放汉军越过井陉后,以优势兵力将其一举歼灭。

对赵王歇和陈馀的部署,其谋士李左车(赵国名将李牧之孙)提出异议,指出井陉谷窄沟长,车马不能并行,宜守不宜攻。赵军只需严守,就可万无一失。而汉军的粮食补给并不充足,他提出严守井陉,同时自请率军三万从间道出其后。而读书人出身的陈馀则不以为然,声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不守井陉,而坚持以优势兵力与韩信一战。

韩信知道赵军的部署后狂喜,大胆地纵兵深入,在井陉口以西三十里处屯扎,半夜派轻骑二千潜伏到赵军营垒附近,让他们在双方决战时换掉赵军的旗帜。然后另派万人精锐为前锋,出井陉口,背临江水向赵军摆开阵势。

陈馀看见汉军阵势嘴都笑歪了,说韩信真是草包,背水一战,只能进不能退,犯了兵家之大忌。战旗一挥,赵军倾巢而出,想吞掉汉军这块软柿子。陈馀很快就笑不出来了,背水汉军的英勇超出了他的想象,赵军根本无法抵挡,而就在战事开打的时候,埋伏在赵军大营的二千轻骑则把赵军的旗帜全换成了汉军的旗帜。退却的赵军一看,老本营给汉军端了,顿时大乱,韩信在此时率主力出击,前后夹击,大败二十万赵军,斩赵王歇、陈馀,乘势一举平定赵国。

韩信在破赵过程,下过一条特别的军令,不准杀李左车,生擒此人赏千金。后来果然俘获李左车,韩信以师礼之,虚心向他请教攻燕伐齐之势。李左车认为汉军在大战后不如暂作休整,而以破赵之威加以外交攻势逼燕投降。降燕之后再行大军伐齐。韩信听取了李左车的建议,很快降服了燕国。

韩信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破魏、败代、灭赵、降燕,在北方战场上接连取得胜利。每次胜利后,又将兵源送往荥阳一带楚汉的正面战场。汉高祖三年(前204年)六月,在成皋被项羽打得大败的刘邦跑到了韩信、张耳驻兵的武修,带走了他们的全部人马。

走的时候,刘邦拍拍韩信的肩膀说,你在赵地重新招集人马,给我打下齐地。韩信没有什么怨言,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在赵地招新兵训练,很短的时间内重新组建了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这时候在正面战场上缓过气来的刘邦将曹参、灌婴两部人马调归韩信指挥,勉强凑齐了伐齐的兵马。

韩信的心酸故事(小人物的成长史--韩信)(3)

韩信北征路线图

汉高祖三年(前204年)九月,韩信由平阴渡河伐齐。

齐王田广和齐相田横在楚汉战争中基本是当中立派,只求割地自保。得知韩信大军进犯,十分紧张,集中全齐二十万大军,屯于历下(今山东济南西)。汉军这次双管齐下,同时派郦食其当说客,说服了齐国降汉。

齐王以为自己已经投降,汉军不会再发起攻击。韩信却听从了蒯彻的建议,出其不意向屯于历下的齐军发动攻击,在历下大败齐军二十万主力,攻克历下和齐都临淄。退守高密的齐王田广向项羽求援,项羽也意识到了韩信如果占据齐地后的严重后果,他派大将龙且、周兰率军二十万援齐。

龙且的二十万大军到达高密后,联合齐军与汉军隔潍水对峙。韩信派万人做了万余沙袋,投入潍水堵作水流。次日韩信引兵渡河进入齐、楚联军阵地,佯败退却,齐、楚联军渡河追击时,韩信水淹齐、楚军,并挥戈反击,全歼渡河齐、楚军,杀楚军大将龙且。齐军退走,韩信率部追击,俘齐王田广,占据齐地,得城七十余。

至此,韩信以数万兵力,击溃了北方战场上近六十万大军,东进二千余里,完成了对项羽的战略包围。

楚霸王项羽的命运,已经注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