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说论语教学篇10讲的啥内容(王蔚在齐鲁论语研读第96次活动上的讲演)

王蔚在齐鲁论语第九十六次活动上的讲演:结合《论语》讲姓氏名字

(2020年10月24日,茶溪谷,陈智丽根据录像整理)

主持人侯雅丽:下面有请山东财经大学、中国孔子基金会特聘专家——王蔚教授来结合《论语》讲姓氏名字,有请王蔚教授。

王蔚:非常高兴啊!今天是2020年的10月24日。啊,就像刚才郭总讲的啊,今天呢,秋高气爽啊,阳光明媚,硕果累累,还有个词儿,我没大记清楚。咱们在这个茶溪谷,这么一个美丽的地方,举行齐鲁论语研读第96次公益活动啊,我感到很高兴。首先感谢啊,来现场活动的所有人士,感谢的很多朋友啊,从济南、泰安还有其他地方的赶过来来参加活动的朋友啊。谢谢!

今天我讲的这个题目很简单,就叫姓、氏、名、字。为什么要讲这个姓氏名字呢?关于姓名,可能在座的各位朋友很清楚。每个人都有个姓啊,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啊。比如刚才郭总啊姓郭,刚才表演茶艺的那个美丽的姑娘,她叫田俊啊,哦!田俊,姓田名俊。刚才于大虎先生啊,姓于,名大虎。刚才主持人很谦虚啊,主持人啊姓侯名雅丽。主持人一上来就先讲我是谁,如果你不先讲你是谁?嗯,上来就讲,弄个半天,嗯?那个美丽的主持人是谁啊?不知道,啊!所以上来以后应先说我姓侯,名雅丽,这样大家就清楚了。

自从1949年以后,中国人这个姓、氏、名、字变得异常简单了。中国人现在呢,有个姓、有个名,至于什么氏?什么是字?很多人不知道了。如果不读《论语》或者说不读过去古文献啊,你这个姓和名就够了,但是,如果你读古文献啊,你如果不知道姓、氏、名,字,甚至还有号,你就读不懂了。

有一次,我发了一篇东西,在朋友圈当中啊。就是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有个人很认真,说了“老师你讲错了”,你看你前面讲是“子贡曰”,但是后面你在讲课的时候说“端木赐曰”,到底是子贡说还是端木赐说。前面讲子贡,后面又讲端木赐,弄得我们一塌糊涂。这个女孩子应该弄不懂端木赐就是子贡,子贡就是端木赐。她根本不知道,因为她按照现在的习惯,一个人就一个名。一个人怎么会有两个名呢?

今天这个机会啊,我想给大家讲一讲什么是姓?什么是氏?什么是名?什么是字?我结合《论语》来讲啊。咱们讲讲孔子啊,讲讲孔子的弟子。我们讲这个呢,主要是为了让大家读文献,读《论语》能够更清楚更方便明白。这个算是开场白。

演说论语教学篇10讲的啥内容(王蔚在齐鲁论语研读第96次活动上的讲演)(1)

演说论语教学篇10讲的啥内容(王蔚在齐鲁论语研读第96次活动上的讲演)(2)

大家知道,这个姓,每个人都有姓。姓是什么?姓是家族的符号。家族很多了,有张姓,有王姓,有刘姓……我们中国人经常讲张王李赵遍地刘。姓张的,现在在中国大概有一个亿, 姓王的大概也有一个亿,姓李的大概也有这么个数,姓刘的大概有一个亿。张王李刘啊,是中国人数最多的姓,将近4亿人。中国人很聪明,比如说这一窝一块都姓张。都姓张,就不好区分啊。中国人呢,在这个姓的下面设了一个氏。比如说啊,咱们这一块啊,茶溪谷这地方,张姓挺大,有的人住在a庄,有的人住在b庄,有的人住在c庄,有的人住在d庄,这些人都姓张,但是这些人住在不同的地方啊。中国人为了区分这个大姓下不同的分支,就设了一个氏字。氏字,这举个例子来讲啊,这个地方都姓张,在a地的这个地方给他一个氏,比方说它是山,那么他是张姓山氏;另外一支临水呢,就给他一个水氏啊,就是张姓水氏;可能这支是养羊的啊,做什么的都有啊,养羊的,那么就是张姓羊氏;还有就是做茶的啊,比如说茶溪谷这个地方,过去有一支张姓的做茶,当然啦是做比方啊,这做茶的那么就是张姓茶氏。通过这个姓和氏就分得非常清楚。所以氏是什么,是姓下面的一个分支。大家知道,中国这个历史和文化都是非常灿烂的,也是悠久的。有这么一种情况,有的人就把这个氏作为自的姓啊,氏变成成姓。所以还有很多情况这个氏啊,氏的分支越来越大,氏有很多又转化成姓啊。比如说啊,在茶溪谷这里呢,原来姓张,氏是茶,后来茶氏越来越多,西坡有种茶的,有东坡种茶的,有在南坡种茶的啊,还有在北坡这种茶的,还有的人是做红茶,有的人做啊做绿茶。这种情况下,西坡这一片他改成一个姓,东坡也但改成一个姓,于是姓越来越多。在中国,原来叫百家姓?后来叫千家姓,现在是万家姓啊,现在中国大概有几万个姓,几万个。这些姓氏就是这么来的,我一讲到这里大家就很清楚了。原来这个氏是姓下面的一个分支,原是这个经过长时间地用过以后,一代又一代的流传以后,这个氏就有可能当成了姓,又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又有可能在下面再分氏,分氏下面以后又当姓,所以姓氏,姓氏,姓氏,不同的姓氏不断的繁衍,所以最后呢,这个姓啊就越来越多啊,所以中国呢,现在啊,大概有几万个姓,几万个姓。

还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啊,也有这个姓和氏啊,人家少数民族也有姓,后来入驻中原以后和中国文化相结合。诶,这个姓挺好啊,我就姓这个姓吧,所以啊,后面他的那个孩子啊,也就姓这个他认的那姓啊。

还有别的情况,比如说我的女儿啊,是一个特殊情况。她不跟我姓,她也不跟她妈姓啊,我跟我家里的夫人啊,都姓王。但是女儿呢,她不姓王。我呢,是因为既有生父母也有养父母。生了孩子之后,生父说哎呀,这个就姓章吧,我生父姓章,立早章。那养父就说,她当然得姓王啊,养父他姓王,我现在的姓就是跟我养父姓的。我呢就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我不愿意因为这个姓的问题使两家啊,就是我的生父和养父之间他们都不愉快。那我就给孩子起个姓,那孩子呢,就姓梦,是做梦的梦啊。然后给她起了一个名,就是溪,溪水的溪。大家知道有个书叫《梦溪笔谈》,《梦溪笔谈》的前两个字:梦溪。我的女儿是梦姓的始祖。

大家知道,我们山东人,河北人,河南人啊,甚至江苏北部的这一带啊,这个北京地区的人啊,许多在明朝的时候由山西迁过来的。有很多人祖谱上就记载啊,我们是从老槐树那里迁过来,比如说我看我们王氏族谱,我是王氏族谱的第18代孙。我们王家是从陕西洪桐县迁到山东的。这个始祖被称为一世祖。到了我这这里,十八世。我看过族谱,所以我知道。嗯……当时明朝出台了一个非常严酷的法律,如果你是五口之家,五走二啊。如果你是八口之家,八去三。大家注意啊,如果你是五口人,好,你必须走两口人,至于谁走由家长决定。有时候弟兄俩,这个爹啊得去想是这大儿子走啊,还是小儿子走啊?这很难决定。大部分家里是通过抓阉决定。他如果是一家一家的移也很好啊,我这一家全家走了也很好,但是你想明朝社会为了惩罚当时的山西啊,他抵抗明朝的统治,皇帝啊就是五取二,八走三啊。嘿!很惨。最后啊,人走的时候呢,爹就想到了将来怎么认宗啊?怎么证明你是弟兄俩啊?往往是他砸了锅,把锅砸了以后,你拿半边锅,我拿半边锅。还有砸盆子的,砸碗的。总而言之把那个砸把牙口子对齐啊,所以这个出去的人留着这个砸的锅,留着这个牌子,还有这个碗啊,中间劈开,然后这个缝啊,和这个缝对着,所以走的人带一块,留的人带一块,将来怎么认呢?就是能把这两个东西合在一起用,诶呀,这是我们一家人。过去我们这个中国人很聪明,还有的啊,有很多情况呢,就是把这个两个人的姓分开,就是把这个你跟着爹姓,这个你跟着娘姓,回去你把那个姓说出来,还有的是为了避战乱啊,大家知道他家里犯了罪了,啊,这种就是为了改变这种被追捕的局面往往改姓埋名啊,或者是把这个姓呢取一半留下,这就是中国的这个姓啊。这个氏啊,我想讲那么多呢,大家可能很清楚。

名,很简单啊,我们之所以讲名,这因为大家每一个人都有个名啊。比如说常杰,姓常名杰,简单。比如说,江澎、姓江名澎。比如说学武,姓张,名学武,这两个字啊很简单。这个名,过去啊只能在家里叫啊,不允许在外面叫,称名道姓这是相当大的对别人不尊重。比如说学武,在家里用,父母呢在家里叫。学武啊过来啊,拿扫把到那里扫扫,那里怎么那么脏?学武开个车送我上医院。这个名啊听着特别特别亲切,这个名过去啊是父母呼之,兄长呼之。哥哥可以说,诶,学武,这个过来给我干个事 兄长呼之。老师可以呼之,如果是你的老师,可以呼你名。我可以叫你学武。学武,这个到茶溪谷,这个茶溪谷比较远,你肯定得开车,若方便时咱们一块去啊,这个称呼起来是特别轻松愉快的。女孩子也是一样。比如说成兰啊,刚才背诵的成兰,姓王名成兰,这个名放在家里叫,我可以叫,别人不能叫。过去呢,中国人很讲究,讲究这个成年礼。20岁男子行冠礼,加冠,就是把这个头发捆起来,把头发盘起来,之后呢,要戴帽子,一戴帽子,证明你成年了,冠礼是非常重要的标志。第一,成年了,第二,行了冠礼以后才可以结婚。没有行冠礼你是没有资格结婚的啊。在古代的时候,不行冠礼是不能结婚的。女孩子啊,在座的有一半是女士。在古代这个女孩子在15岁那年要行笄礼,这个笄上面的竹字头,下面是个开。这个笄啊,原始的含义就是盘头发的一种工具啊,通过这个笄呢,可以把的头发盘起来。在没有行冠礼和笄礼之前,这个头发是披着的,小孩也是可以披着。就像现在的大学生啊,他们都是披肩发呀,都是披着的。但是到了15岁,要行笄礼呢,要把头发盘起来。只有行了冠礼以后男孩子才可以娶太太,女孩子才可以嫁人。大家可能知道有个成语叫待字闺中,待字闺中啊。什么叫待字闺中呢?过去的女孩子,在没有行笄礼之前就是在家里养着,尤其是大户人家的女儿啊,不能抛头露面,不能随便见人啊。有的大户人家,专门给女孩子修个楼啊,女孩子是在楼上,学学女工啊,学学女红啊,到了15岁的时候,家里举行一个重要活动,就是要行笄礼。把当地最有名望的人请来给这个女孩子起字。给这个女孩子起一个字啊。比如说刚才叫田俊是吧,哪个俊啊,田俊?就是俊美那个俊啊,好。你比如说,田俊,这个有文化的人觉得要给它起一个字。这个字有两种起法,一种叫相辅相成,什么叫俊呢?美才叫俊,于是给田俊了个字叫美啊。字应有两个汉字组成。名可以是一个汉字,但字必须是两个汉字。所以田俊可以起字子美,一个子,一个美。也可以叫子秀。总而言之就是这个字和这个名是相辅相成的,这个字是来说明这个名的。这个规律知道了,你就可以给别人起字了。我有个学生呢,叫徐明明。本来说,老师你给我起个字,后来她说我自己起吧。她自己为自己起的字姝涵。字是挺美,只是跟自己的名不太搭,也行。还有一种起法呢,就是相反相成。相反相mli呢,你想田俊这个名呢,起个相反相反那就不好了,田俊要是起个相反的字,字子丑,人家谁也不能提这个字啊。有的名,你可以给他起一个相反的字,有的你是不能起这个相反字的,比如说大虎。要起一个相反相成的字叫小虫,他当然不愿意啦。我给大虎起的是亦文,亦文亦文。这个虎呢,是武的意思。有时候得克制克制自己,我给它取了个亦文啊。总而言之呢,起字的时候,要根据这个人的名好好琢磨。成兰,成兰那个兰呢,兰花。成兰就说了,老师你给我起个字吧,我就给成兰起字亦馨。那个馨啊,就是馨香的那个馨啊,亦馨对成兰,非常好的一个字。还有个女孩子呢,我记得她叫李璐啊,璐呢,就是一个王字啊加个路,。这个女孩子长得很漂亮,她也是听了我的论语课以后,知道有起字的这个传统,她说老师你也给我起个字吧。我给这位漂亮的女孩子起了个字叫玉羞。璐是一种美玉啊,是一种美玉,如果你只起美玉,这么直接起也可以,但是呢,叫美玉的有点俗。钱钟书先生《围城

》里有个人就叫王美玉。我换一种说法,把这个璐啊,和这个玉结合一下啊,给她取了个字叫玉羞。玉和这个璐是相对的,玉是很美的,见了她都感到害羞。说明这个女孩子特别漂亮。这个女孩子特别喜欢这个字,喜欢的真不得了。说,老师,我这个茶室叫玉羞茶室怎么样。我说,当然也好啊。,所以她就注册了一个茶室,叫玉羞茶室。

这些年以来呢,我给很多人起过字。比如说学武,他名学武,那么他的字叫什么呢?我觉得学武的人啊,容易争,争就不好了。学武的性格非常温厚,我就给他起了一个字叫“无争”,无争,就是不争啊。什么叫无争呢?《论语》有句话,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所以学武这两个字,是有出处的。

说到起名起字,江澎欠我好几顿饭。只要朋友生了孩子,老师你给他起个名吧。就好像老师使唤学生一样。有时候夜里我都冥思苦想,这个名起得还不太好,再换吧。过段时间,江澎给我拿个茶叶去,这个……那我也就明白了,这算是报酬。其实我起名很贵的,一盒茶叶就打发了。老师你不是喜欢喝茉莉花茶吗?这是给你买的茉莉花茶。

下面我讲讲字的用法。咱们济南呢,有一个书画市场啊。有一年我去书画市场,有一个人是章丘的字写的不错。写字吗,总是要落款。落款是落名不落字。但他不,他是落字不落名。他的名叫什么,我现在不记得了,但是他的字我记得。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记得。他的字叫德臣。德臣,有德之臣吗,不错。他在每幅作品上都落款德臣。这当然不对。我当时就想给他指出来,想想罢了。人家都六十七八的人了。要是知道自己闹了笑话,多不得劲儿啊。我想了想还是没说。写书法的人有文化好,没有文化不好。我当时就想跟那个老先生说,你的书法作品,你不能落你的字,你应当落你的名。但我忍住没说。

演说论语教学篇10讲的啥内容(王蔚在齐鲁论语研读第96次活动上的讲演)(3)

演说论语教学篇10讲的啥内容(王蔚在齐鲁论语研读第96次活动上的讲演)(4)

字是别人称你的,如果你自称,要称名不能称字。比如说田俊,田俊向别人介绍说我姓田名俊,这个可以,如果介绍自己我姓田,我字是子美,这个也可以。要是自称子美这个就笑话了。子美是别人叫的,你自己不能叫啊。

这个字是谁叫的呢?是晚辈的人称上辈的人,年纪小的人称年纪大的人。比如我,我姓王名蔚,字茂之。这个蔚啊,是长得非常快的一种蒿子,蒿子是一种植物,叫蔚,为什么叫蔚然成风?几天不见,就长出了好几段。学生见到我,就叫“王蔚老师,你好!”“王蔚老师,你好!”好好哟,因为现在大家都习惯了。过去你见了我以后,晚辈的人只能称“茂之老师”或者“茂之先生”,你不能直呼其名说“王蔚老师”。现在的学生叫你王蔚老师还挺亲切,但过去你把这个名字加上你就是不懂规矩。但是西方文化呢,都是称名道姓。你看西方人,孙子见到他爷爷,还叫罗伯特来。西方可以,但在中国不行。比如爷爷叫李老三,如果孙子喊李老三,那爷爷准会一巴掌Shan过来,李老三是你叫的?我是你爷爷,什么李老三啊!中国人现在有很多跟外国人学,有时些外国人的东西是对的,有些呢它不适合中国文化。晚辈称长辈字,如果为了表达别人尊敬,同辈也要称字啊。比如大虎叫亦文,学武叫无争。无争见了大虎,你不能叫大虎兄,这个不能这么讲的,你只能叫亦文兄。大虎呢,他比你大,大虎可以称学武弟,也可以称无争弟。大虎有两个选择,可以称无争弟、学武弟,因为他是老大嘛。在正式场合要给别人介绍的时候,应叫无争弟,这是我师弟无争。

下面谈谈夫妻之间如何称呼。

过去夫妻之间既讲究亲,更讲究敬。但现在年轻人呢,亲多敬少。现在的年轻人啊,经常给对方起个小外号啊。江澎你给常杰起了个什么小外号?三哥。这个还不是外号,有些专门起的只有两个人才懂的小外号。新华给雅丽起了个什么外号?夫妻之间没有别人的时候,你可以称名,也可以称给对方起的小外号,没有人的时候可以。但是过去啊,过去,我只能说过去,这个妇人称自己的先生必须称字,新华你的字叫什么啊?锦章。那么雅丽在别人面前只能喊锦章,而不能称新华。雅丽如果在新华父母面前喊新华,新华的父母会不高兴的。雅丽若喊你新华,他老父亲马上就急了,新华你能喊吗?新华只能我来喊。

现在和过去不一样啊,这个文化呢,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过去夫妻之间在没有人的情况下可以称名,但是在有人的情况下,尤其是妇人,就不能称先生名的,妇人要称字,大家闺秀都是这么做。大夫可以称夫人名,也可以称夫人字。所以说啊,这个名是长辈呼之、父母呼之、兄长呼之,这个名,晚辈不能呼之。这个字,是晚辈对长辈,对上等的人呼之,啊,夫妻之间的这个称呼呢我刚才讲了,在正式场合要称字。

后面这部分呢,要结合姓、氏、名、字讲讲孔子,还有孔子的学生。

孔子呢,他名丘。丘是什么呢?这是一个山,上面有个凹顶,这种山叫丘。孔子呢,他为什么叫丘?就是因为他出生的时候,他那个头,头上是凹的,没有鼓起来,后来才又鼓起来,他父亲和母亲一看,哎哟,这孩子的头怎么还差了一块啊,这不跟我们这儿的尼山一样吗。大概尼山顶也有凹起的一块,于是起名丘吧。他后来的字叫仲尼。咦,为什么叫仲尼呢?孔子家住尼山,那个尼山山顶有个凹顶。仲是什么?仲是老二,排行老二啊。孔子为什么叫仲尼呢?仲是他的排行啊,他有个哥哥叫孟皮,是个瘸子。孔子啊,自称时称丘,“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啊,我孔丘是很幸运的啊,当我有错的时候,别人会指出来。

孔子的大弟子颜回,姓颜,名回字子渊。那么回是什么?来回地转着叫回。如果你找不着路了,你转了一圈又一圈,这叫回。什么是渊呢?就是水啊打圈圈。你看这个名和这个字啊,完全是相辅相成法。

闵子骞呢,他姓闵名损啊,损是损失的那个损,骞是字子骞,所以从这个名和字啊,我基本上可以推断闵子骞应当是个残疾人,但是也不一定啊。这个为什么说不一定呢?因为过去中国人起名的时候不愿意起好名字,中国人迷信,起好名字不大容易长寿,那么这里我就想起我的一个老师,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个老师呢,他姓罗,然后呢,他叫长寿,他是给我们上数学啊,大概上了有两个月吧,我们就一个星期就没见着老师,后来呢,又从那个办公楼里贴了讣告啊,啊,这个数学院啊,数学系的谁谁老师,罗长寿老师不幸辞世,终年39岁,这个长寿啊,最好不要去叫啊,有时候叫长寿的,你担不起这个长寿来。有时候还是短命,啊中国过去起名字啊,不一定,他姓闵,名损,字子骞啊,什么叫骞呢?骞就是瘸腿,啊,走路一瘸一拐的,啊,所以这个名损字子骞,这个名不好,字也不好,都不好啊,大家可能从来没想到这个字子骞,这个骞,它是什么意思?这个骞啊,以前啊,就是瘸腿走叫骞。

孔子的十大弟子呢,含冉氏三兄弟。弟兄仨都是孔子的弟子,一个冉耕,一个冉雍,一个冉求。很多人认为这个冉是他们的姓,其实这个冉不是他的姓,这是他弟兄三个的氏。啊,氏,就是姓下边的一个分支,他们姓什么?他们跟周天子一个姓,姓姬。三冉他们跟周天子一个姓。这个氏呢,后来他们的后代就把这个氏作为姓,。那么冉耕他的名叫耕,耕地的耕,他的字是什么?他排行老大,所以字叫伯牛。2500年以前,孔子那个时候,也发生过一个瘟疫啊。这个伯牛呢也染上了。孔子去看他,《论语》当中啊,专门有记载啊。“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老二叫冉雍,冉雍,这个雍啊,字叫仲弓,雍是什么?雍是和,就是不那么紧张。弓是什么呢?弓是紧张,那个弓要弯起来它是紧张的。冉雍和仲弓,这个名和字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老三,叫求,啊,冉求,它的字叫什么呢?字叫子有。因为人呢,只有孜孜不倦地去求才能可能有,如果你不求的话就没有。比如说我们做生意啊,懒懒散散的做生意,你不求啊,你可能就没有。只有求才能有啊,中国有个词儿呢,叫有求必应,啊,就有了求才能有。

仲由孔子的大弟子,他姓仲,就是单人旁加中国的中,他的名叫由,由是什么?由是路的意思。他的这个名和字也是是相辅相成的。中国人过去讲路由器,就是来源于子路这个名和字。

下面再讲讲宰予。宰予就是宰我。宰予姓宰、名予,字子我。予就是我,我就是予。他这个名和字也是相辅相成的。

子贡呢,他姓端木,名赐,字子贡,这个端木是一个复姓。端木这个姓现在还用。这个子贡他的名是赐,赐是什么?赐是上面给下面东西,比如说皇帝要给大臣一个什么东西,叫赐。贡是什么?是下面对上面进贡。所端木赐他的名和字也是相反相成的,赐是上对下,贡是下对上。

孔子有两个非常有学问的学生啊,一个叫子游,一个叫子夏。这个子游呢,姓言,就是说话的那个言,他的名叫偃,偃就是倒下的意思。,塞湖那个偃。言偃的字叫子游,倒下就不能游了,游呢,就是走游啊。也是相辅相成的。子夏,我们知道子夏他姓卜,名商,就是商朝的那个商。中国有夏商周,子夏的这个名和字啊,正好是相辅相成的,他这名是商,他的字是夏。商和夏是两个朝代。

好,今天呢这个时间我们讲了姓氏名字,也讲了孔子的名,也讲了孔子的字,也讲了孔子的十大弟子,讲了他们的姓,他们的氏,他们名和字。这样以后大家读论语,就不大会弄错了,弄混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