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是间歇性的努力(间歇性努力持续性消极)

最近计划写一篇征文,迟迟不能完成,还给自己找了许多理由,试图证明自己“真的很忙”,没能写完不是我的错。

实际上,征文活动是5号结束,4号晚上我还抱有侥幸心理,想着5号是最后一天,来得及。

到了5号早晨,我草草写了一个开头,再去看征文要求时,发现活动已经结束。

其实,类似的事情发生过很多次。

我总是信心满满的去计划一些事情,再因为一些听起来有点可笑的理由,轻易放弃。

为什么我们总是间歇性的努力(间歇性努力持续性消极)(1)

前年,朋友问我有什么好的减肥方法,谁都知道“管住嘴,迈开腿”,可做起来容易,能坚持下去的才是真本事。

我俩商量过后,硬是早晚各一次,坚持跳了一个月的健身操。

难以想象,大夏天的清晨还算是凉爽,晚上屋里闷热难耐,在这样的环境下,没开空调坚持了一个月,总算瘦了。

你以为减肥结束了,那可真是太天真了,繁忙的工作、美食的诱惑……瞧,我又开始找借口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坚持最久的一次健身,就是结婚前一年,在健身房里度过了非常美好的时光。

这之后,就是婚后的“幸福肥”了。

为什么我们总是间歇性的努力(间歇性努力持续性消极)(2)

爸妈总说:“人要立长志,而不是常立志”,细水长流才是大智慧。

道理咱都懂,可往往都是纸上谈兵。

现实情况总是:我深思熟虑过后,决定做一件大事,脑海里已经绘制出一副宏伟蓝图,在嘴上畅想未来,梦里展望美好。

还没有开始行动,就已经在幻想未来的成就。

我们最不差的就是:三分钟热度。

当计划抛之脑后,我们依旧我行我素,偶尔间发现身边的人已经默默完成当初定下的目标,自己却一无所获。

这个时候,心有不甘认为这有什么大不了,自己也可以,待我东山再起、绝地逆袭。

脑子里的冲劲平静之后,又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何苦为难自己。

反复几次之后,你已经需要用“毒鸡汤”来安慰自己。

自我怀疑中给自己定下一个结论: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为什么我们总是间歇性的努力(间歇性努力持续性消极)(3)

列宁曾说过:“不要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总有人说自己是行为上的懒惰,还有文章告诉我们是认知、思维出了问题,被欲望所控制。列举了一大堆名言摘抄、专业术语,分析的头头是道。

在我看来,还是太安逸,身处不同环境之下,人们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处在底层的学生想要改变命运只能努力学习,打工人士想要更上一层,获取社会地位就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超越自己,克服本能。

你有没有恒心坚持做一件事,多数时候取决于你有没有那么强烈的需求。

现在很多人不光是吃饱穿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追求更多精神层面的享受,一旦踏出舒适区,大脑就会反问,我现在已经很满足了,为什么要难为自己做那些不喜欢的事情?

身体里的灵魂告诉自己不能再好吃懒惰了,躯体却说嘛呢大家不都是这样的吗!

为什么我们总是间歇性的努力(间歇性努力持续性消极)(4)

这个时候,就牵扯出了另一个问题:环境因素

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他人,明明是自己不努力,却总说这是社会现状。

你无法忍受目前的状态,却又无能为力改变。

看见舍友都在吃喝玩乐谈恋爱,你觉得此刻拿出书本埋头苦读的你就是个异类。

看见同事玩游戏玩到最后一个下班,却得到了优秀员工奖,怀疑自己是不是用错了努力方式。

要不要随波逐流?

反正大家都是这样做的。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法国作家莫罗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凡是追逐不靠自身而依赖外界才能获得幸福的人,命运总是和他作对的。”

写到这里,我想起之前花了钱财、花了精力,跟着私教锻炼一年健身成功。脱离那个环境之后,没有人督促的我前功尽弃,美名其曰“幸福肥”。

为什么我们总是间歇性的努力(间歇性努力持续性消极)(5)

如何改?

说到底离不开“自律”和“努力”。

什么“21天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香蕉打卡活动”、“快走社团”,再通俗点,包括大妈最喜欢的“广场舞”,都离不开自律和努力。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讲再多的大道理,归根结底还是这“四字真言 ”。

也不是没有办法了,至少我们可以从“选择继续当咸鱼”和“再坚持一下”,做一个遵从于内心的选择。

毕竟,我们只是一个普通人,普普通通的生活也挺好。

要实现梦想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缺乏计划于日常努力是不可能达成的。所以,如果只在突然想起来的时候,才想到努力,是不可能实现的。

为此,我们可以先制定简单的计划框架:

1、列出小目标清单

2、将计划分类,设定终极目标

3、制作目标年表

梦想不会轻易实现,为此我们要明白哪些是必须要完成的事情,以及需要提高的技能。很多小目标是没法立马收割成果的,要以年为单位,在较大的时间维度里面发现其价值。

古语云:“茍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做事贵在持之以恒,那些无用的努力,只会事倍功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