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说老师没有辅导自己孩子(学生上课不会老师质问)

#媒体人周刊#

10月26日,江西吉安一位小学老师,因为部分学生不知道整体认读音节,拍摄视频质问家长“怎么辅导的”,抱怨“教不下去了”,引来了众多家长的投诉和网友的讨论。

家长说老师没有辅导自己孩子(学生上课不会老师质问)(1)

图片源于九派新闻

早些时候,一位卖水果的单亲父亲,给老师打电话称:“能不能把作业写在黑板上,让孩子自己抄写。”因为他工作太忙了,自己也没空看手机中布置的作业,无法给孩子辅导。

家长说老师没有辅导自己孩子(学生上课不会老师质问)(2)

图片源于网络

而关于布置作业、家长辅导、教师责任等方面的问题,一直都是网络上的热点话题。孩子的教育,成为80后、90后家长“不愿提起的痛”。

这里我们不禁要问,教育到底是谁的责任,谁是主体、谁是客体?

短短十多年间,教育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类似的问题,屡见不鲜?

通过此文,笔者想和大家探讨三个问题:谁是主体?谁在抢戏?谁来单买?

谁是主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于学龄教育来说,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各自肩负着不同的责任。

学校和老师,担负了教育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责任,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主体力量。家庭和父母,则是负责孩子的身体、身心的健康成长,同时监督和辅助课堂学习的巩固和落实。社会的力量,除了正面的关爱和引导,也有一部分辅导教育的参与。

从前面的两个事件来看,整体认读音节掌握,课后作业布置,毫无疑问应该是教师的主要职责。但显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内容,变成了微信群、QQ群的任务,成了家长或辅导班的事了。

家长说老师没有辅导自己孩子(学生上课不会老师质问)(3)

图片源于网络

对于我们这一代80后来说,父母大多忙于工作,几乎没有辅导过我们的作业。课堂学习都是老师一手包办,课后作业常常都是在学校完成,那时候,老师是操劳的、辛苦的,加班熬夜是常有的。但很多付出,确实是职责范围以外的,是师德操守的无私奉献。

当我们这一代80后为人父母后,相比于父辈,大多都接受过中高等教育,确实具备了一定的辅导能力。但家长的能力提升,与教育主体责任的转移,并没有直接关联,这并不是能者多劳的事情。原来的无私奉献,可以不强求,但基本的责任落实,应该要保证呀。

老师是园丁,孩子是花朵,阳光和雨露是一摊子事,培土、施肥、修枝、除虫等又是另一摊子事,虽然都是为了种花,但工作是有分工了。如果分工不清,就会导致主体责任的缺失。

谁在抢戏?

教育主体的偏移,责任的旁落,问题的产生,根源在哪里?是谁在抢戏呢?我以为家长和社会是主要根源。

首先必须客观看到,无论网上暴露出来的问题有多少,老师这个群体依然是值得尊重的,有问题的并不是绝大多数,有事业心、责任感的老师依然广泛存在。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愿望,笔者亦如此。但必须承认的是,正是因为这种期盼,导致很多家长主动的、被动地介入到了孩子的学习之中,形成了你来我往的竞争和内卷。

家长说老师没有辅导自己孩子(学生上课不会老师质问)(4)

图片源于网络

众多的教培机构,则是死死拿捏住了这种心理,推出了各种学前辅导、课后培训,让一部分孩子脱离学业进程,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有一个人率先起跑了,就有十个人紧随其后,就会带动一百个人被迫跟上。

再加上学区房、精英教育、优质学校等等的产生,带来了教育资源的过度集中和分配不均,又再一次加剧了这种竞争,带来了家长的拼命内卷,促使着每个人,都必须加大对孩子教育的投入。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啥都没有的,只能干着急。

家长说老师没有辅导自己孩子(学生上课不会老师质问)(5)

家长为小学一年级孩子制定的暑假计划

在此情况下,教培机构主动承担了一部分老师的工作,部分家长也主动参与了一部分老师的工作,再加上内卷加剧、孩子的教育基础不平衡,老师也会主动倡导家长补齐孩子的差距和短板。

这样,一个非良性的循环就产生了。社会和家长率先抢戏,老师主动或被动的让戏,孩子有了主角和配角之别,谁都不愿轻易放弃,只会是越抢越激烈,有的孩子吃不饱,有的孩子又吃太多了。

如今,我们在大力整治课外辅导,努力打破这种恶性竞争,但已有的后遗症还在发生作用,回归正常状态依然需要时间、需要各方的努力。

谁来买单?

教育的受众是广大的学龄孩子,而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很大程度上要由孩子来“买单”。

之前网友有一个很火的视频,一位退休教师的父亲与在职教师的女儿的对话:

女儿说:“今天的家庭作业,已经发到群里了,各位家长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完成之后家长批一下,签个字。”

父亲问她是什么群,女孩说是家长群,并说:“有的家长,你不提醒他,他啥都不管。”

父亲问她,如果家长不会呢?女儿有,也有不会的,但大多都送“小饭桌”去了。父亲再问,如果没钱怎么办?女儿不耐烦地说,现在的教育方式跟以前不一样了。

当了一辈子老师的父亲,把这个问题上升到了教师品德的高度,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家长辅导批改作业的最大问题,就是老师不能掌握孩子真实的学习状况,不知道他错在哪。

在批评女儿时,他提出一个观点,那就是有人把教师这份职业当成了一份工作,缺乏了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认知和抱负。

家长说老师没有辅导自己孩子(学生上课不会老师质问)(6)

张桂梅

以此为启发,作为家长,我感觉不仅是学习情况掌握不清的问题,还关系到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动力、学习成效乃至未来的成长发展等等一系列问题。

就以课后作业为例,如果都是家长在督促、在辅导,那么孩子就会养成依赖性,自学的能力会下降,独立思考和破解问题的习惯就很难养成,探索知识盲区的兴趣也会丧失。孩子有什么问题,家里都解决了,老师看到的都是满分作业,以后他怎么办?他如何独立面对这个社会?家庭能照顾他一辈子吗?

家长说老师没有辅导自己孩子(学生上课不会老师质问)(7)

图片源于网络

学习永远不只是掌握知识这一项,它还关系到孩子的性格、品行、毅力、独立等方方面面的素质。作业就像一个任务,小小的肩膀能不能扛起这个任务,完成任务的效果如何,都需要他努力地去学会面对和解决。

孩子的成长,需要靠老师、靠家长、靠社会,也需要靠他自己,干预得多了,他就会变成“温室里的花朵”。

最后我想说,在孩子的学习道路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责任,主动担责并不一定是好事,推责、卸责更是不可取。

#学生不会整体认读音节老师质问家长#​#摊贩无奈喊话老师:作业写黑板很难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