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曼的光线可以毁灭星球吗(如果火星的卫星出现在太平洋上-初代奥特曼史录)

奥特曼的光线可以毁灭星球吗(如果火星的卫星出现在太平洋上-初代奥特曼史录)(1)

作者:煌言/Anitama 封面来源:《奥特曼》

【本周的奥特系列通鉴・初代奥特曼篇】

第十二回 《奥特曼》初期脚本原案和废案(后篇)

继续讲述1966年3月份诞生的脚本。

  • 第9本,标题是《曼达斯之岛》。

这一本后来成为废案,执笔者是虎见邦男。是《奥特Q》和《奥特曼》的主力脚本家山田正弘的朋友,也是《奥特Q》放映顺第11话的科幻作品《巴伦加》的脚本家,还是《奥特赛文》放映顺第32话《散步的行星》的原案作者。

一艘货船在海上航行,海上起雾了视野严重不良,然后船触礁了。但是这片海域船员们长年已经走得很熟悉,本来不存在什么暗礁的,这时他们好像看到浓雾的前方有奇怪的岛的影子。接下来触礁的船却又没沉没,而是居然飞上天了,然后在浓雾中解体。遇难前有两个人跳下海得以逃生,后来上岸被送进医院。

这种奇怪的事故出现第3次了,这次才出现生还者,科学特搜队介入调查。富士明子队员得到任务,去医院接触两个生还者。不料这两个人原来是混黑道的,怕接受调查顺便自己就有麻烦了,于是他们偷偷逃出了医院。明子追踪他们来到港口,却被两个黑帮的绑架上了游艇。

明子偷偷启动紧急呼叫,科特队直接出动喷气式直升机(威托)搜索,在海上发现他们时,只见突然从水下浮起一座岛。他们坐的游艇就直接落在岛上了,两个黑帮的人居然发现,在岛上有他们之前跳海时本来已经丢弃在海里的东西。接着在岛的岩山上,出现了巨大的怪物曼达斯。另一方面岛的重力波生成了空间裂痕,导致科特队的威托陷入失控状态。

原来岛的正体是火星的卫星火卫二,之前天文观测刚刚发现火卫二消失了,不久后这岛居然又出现在东京湾。自卫队于是让巡视艇装载着炸药,准备把岛爆破掉。但是巡视艇没能接近岛就先爆炸了,岛的外部有一层能量障壁。紧接着居然发生时间倒流,已经解体的货船又出现了。岚队员于是试图通过降落伞到达岛上,早田队员则变身为雷德曼。

岛上的3人根本没法动,只能抓住岩山否则容易滑落下去。山顶上的怪物曼达斯的身体发出红热的光,周围的岩石都变成了钻石。黑帮的两个人以为能捡到珍宝,手放开了岩石结果被热光线溶解。最后当然还得靠雷德曼登场,强行突破障壁一家伙揍向曼达斯,只见一阵巨亮的闪光后整个岛也消失了。

也就是说第七回中讲过的《科学特搜队 百慕拉》时期的样本剧情草案,这里采用糅合了两个,《原始岛的怪物》和《散步的土星》。但是这本剧情描述得比较模糊,算是分了两条剧情线,一条是黑道绑架富士队员,另一条是火卫二出现在太平洋。但是两线的剧情却没有自然地缠绕在一起,只是看上去单纯摆在一块,这是成为废案的第一点重要原因。

还有时间倒流和空间裂缝之类的表现,想表达的其实含有异次元空间移动,就像《奥特Q》放映顺的最终回《206号航班消灭》。这在当时通过影像来表现,对于观众就不好理解到底什么意思了,反而东京放送电视台(TBS)上头要求的怪兽和对决等卖点,没有描写得表现出很有魅力。这是成为废案的第二点重要原因,倒是空间裂缝表现异次元的演出,好几年后在《艾斯奥特曼》得到运用。

但是熟悉奥特系列的人有没有感受到,这内容还是有一点点眼熟。因为这一本在《奥特曼》的时期废掉之后,到了《奥特赛文》时期经过再次修改,又有草案卷土重来。标题是《漂流的行星》,这时火星的卫星变成了木星的卫星,怪物曼达斯也变成了曼达拉星人。

但是我们讲过虎见邦男就在1967年春英年早逝了,于是这本草案剩下由他的友人山田正弘几经修改,最后才终于诞生《奥特赛文》的放映顺第32话《散步的行星》,这就是将来连载进度到《奥特赛文》之后才会再来详细讲述的故事了。

  • 第10本,标题是《宇宙来的恶戏者》。

执笔者叫宫田达男。以前我们讲过科学特搜队的设定,全称科学特别机动搜查队,参考于1961年秋季开始的超人气电视剧、后来连续到了1977年的长寿刑事剧《特别机动搜查队》,宫田达男就是这个电视剧的导向脚本。对于TBS来说,宫田也是自己的招牌电视剧《七人的刑事》从初期开始的脚本家。

这是与《特别机动搜查队》同时期开始放送人气也并列的刑事剧,后来60年代奥特系列的脚本家,诸如山浦弘靖、山田正弘、佐佐木守等人,也都加入过《七人的刑事》的脚本阵容。所以宫田当时已经是业界的名人脚本家,同时也是大忙人,能来参加本来也不容易了,整个奥特系列中也只有这一本的痕迹。这一本后来与观众正式见面的模样,是放映顺第11话《宇宙来的熊孩子》。

  • 第11本,标题是《恐怖的内隆嘎》。

执笔者是山田正弘,这一本成为了制作顺第一区块的,饭岛敏宏监督的3本中的一本。其他2本上回都已经讲过,而这本看上去已经是挺晚出现的了,不过其实初次正式印刷也是在1966年3月2日,仍然在正式开机日3月16日之前。这一本后来与观众正式见面的模样,便是放映顺第3话《科特队出击》,登场怪兽同样叫内隆嘎。

  • 第12本,标题是《巴拉吉的青石》。

这一本很明显了,因为后来正式与观众见面时也没有更改标题,执笔者是南川龙和金城哲夫联名。南川龙我们已经说过,就是从东宝来的野长濑三摩地监督,担任黑泽明和本多猪四郎的领班助监督出身。野长濑监督忙于本职工作,所以脚本的执笔由小金协助联名执笔了。

不过还有一点你发现没有,讲脚本原案和废案的话题到现在都第12本了,执笔者之中才第一次出现小金的名字。这是因为他自己也同样是在忙于本职工作,企划室长、脚本层面的制作进行、系列构成等等这些当时还没有成形概念,不会明确写在职员表上的工作,再加同时期的《快兽布斯卡》的企划。所以这本《巴拉吉的青石》,其实也就是两个性质都属于忙里偷闲的人,这么两人拼成一人写出来的产物。

  • 第13本,标题是《谜之恐龙基地》。

这也是后来正式与观众见面时没有更改标题的一本,初次印刷的日期与制作现场的正式开机日同在1966年3月16日,这才到金城哲夫的第一本单独执笔脚本。准备稿经过修改后,3月24日再次印刷时,总标题也第一次不再是《雷德曼》而是《奥特曼》了。也就是说这后来成为史上第一本,以《奥特曼》为总标题的脚本。不过严格来说3月24日那天,也不是直接就变成《奥特曼》的,准确的总标题是《奥特・曼》。

  • 第14本,标题是《7000年的沉眠》。

饭岛敏宏监督推荐的脚本家藤川桂介的第2本执笔作品,后来正式与观众见面的模样是放映顺第12话《干尸的呐喊》,国语版惯用通俗译名是《木乃伊的呼叫》。但是,脚本上写着预定由满田穧担任本篇监督,前一本《谜之恐龙基地》也是。最后则是只有《谜之恐龙基地》确实由满田任本篇监督了,这一本的本篇监督实际为圆谷一。

  • 第15本,标题是《怪兽大镖客》。

执笔者是上原正三,也预定由满田担任本篇监督,但后来这一本成为了废案。1961年黄金周档期东宝的主力电影有黑泽明的名作《大镖客》,这是上原执笔这一本时的取名梗。日语汉字原文写作“用心棒”,国语译名有《大镖客》但直接说黑泽明的《用心棒》一般也能懂,这里还是取前者。

怪兽哥尔达在竞技场出现,3分钟之内把建筑物全毁,然后消失了。这件事过去2年后,出来了个企图征服世界的秘密组织,叫“太阳尘”。他们在据点集会时提出口号和纲领,称应该打倒科学特搜队和雷德曼,祭坛上哥尔达还充当他们的守护神。太阳尘的总统带着部下们,在起雾的深夜拦截村松队长和井手队员的巡逻车,包围起来叫嚣让科特队和雷德曼无条件投降。然后便在雾中散去了,第二天还下达犯罪预告,说要绑架科特队的富士明子队员。

科特队也因此给明子提供保护,但第二次还是让明子被劫走了,不过明子带着的口红装有发信器,让科特队直接定位到了太阳尘的老巢。早田和井手变装潜入太阳尘的据点,但是总统识破了早田的变装,于是把他们囚禁在实验室,还打算拷问出雷德曼的秘密。同时太阳尘向外散步谣言,说雷德曼已经投降了。哥尔达在日食的时候最凶暴,从山里现身然后向都市进发。被捕的早田这才变身成雷德曼,然后当然是把哥尔达干掉了,最后总统在据点自爆了。

这一本的作剧相当大胆,与现在的人对《奥特曼》的印象格格不入。不过《奥特曼》的套路本该是什么,当时这种概念当然根本还不存在,是一个摸索的过程。企图征服世界的秘密组织这种元素,很明显到如今第一联想会是东映超级英雄。现在我们都知道,上原正三后来从1973年起约15年间,是在东映超级英雄的领域叱咤风云的一大主力脚本家,这个《怪兽大镖客》对他自己可以算是种子一样的东西。

以上就是1966年2月份到3月份,以《雷德曼》为总标题的15本脚本。这15本中有5本是废案,有10本后来演变成了真正的《奥特曼》脚本,然后影像化的成品与观众见面。总结起来这10本,其实都在《奥特曼》的前12话之内,无论制作顺或放映顺。那么前12话中是哪2本,还不在这两回所讲的脚本之中呢,是放映顺第1话《奥特作战第一号》和第8话《怪兽放肆地带》。

这2本的本篇监督都是圆谷一,史实中这2本在制作顺上,也是同一区块拍摄的。明明有放映顺第1话,脚本却都还出得这么晚,因为当时是相当难产的。后来《奥特曼》第1话赶不上放送日程,被迫弄出个应急填坑特别节目《奥特曼诞生 奥特曼前夜祭》,这件事已经够有名了,我们过去的连载中在讲纪录片的番外篇也说过。其实从这里也已经能窥见一斑,终于拖了这么久第1话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同样也是将来到时候再来详细讲的故事了。

【本周的本家特摄列传】

圆谷一传记(一):圆谷一的童年

1931年4月23日,圆谷一出生在当时的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区下鸭膳部町103号,这里是圆谷英二故居。这年他的父亲圆谷英二30岁,母亲圆谷真砂乃20岁。圆谷一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所以取名叫一,道理就这么简单。以下开始简称阿一好了,等长大了再叫一哥。要说阿一的童年,首先得知道他的家庭是个什么情况。

几年前我搞过个连载《圆谷百一十年史》,不过低人气中途砍掉了导致内容名不副实,其实更适合叫《圆谷英二早年传记》。那么从中提取回顾一下,这时的圆谷家,圆谷英二正处在事业的一段好日子中。英二从1919年进入影视业界,到1937年正式成为东宝的一员,这长达18年的时间他就职的地方前后换过8个,居无定所极不安稳。这其中相对还算比较安稳的一段期间,是1928年到1932年,在松竹京都摄影所工作。

这期间他在京都有新房子啦,1930年也结婚了,然后第二年便生娃啦。我们知道1940年以前英二的职业定义属于摄影技师,通俗说就是拍电影拍电视剧的时候,那个在现场亲手把控着摄影机的人,地位相当于仅次于监督的二把手,啊虽然那时候根本就还没有电视剧这种东西。那松竹是什么性质呢,我们也知道是日本影视业界一大巨头企业。不过还要加一点,那个时候东宝东映之类的都还不存在,所以松竹这个巨头地位比后来的还得意。

在30年代那个电影还属于日本国民首选娱乐项目的时代,在这个产业中的一大巨头企业松竹,之中的生产最前线京都摄影所工作,在摄影现场当个30岁出头的二把手。你想想看这时的英二,的确是一种看上去春风得意的感觉,再加上房子有了、老婆娶了、孩子生了,在整个业界同业者眼里就是人生赢家的代名词。所以小时候的阿一,不说家境富裕也绝不叫贫困,正常说应该是环境宽松至少不愁吃饱穿暖的。

不过英二这个当爹的明显不够慈父,这点我们以前在多个专题连载中都讲过英二很多了,看过的观众即使忘记具体事件应该也会对这个印象心里有数。第一点是没时间陪孩子,自古以来典型的那种在外忙成狗,经常回不了家的形象。我们又反复强调过英二是个登峰造极的纯粹技术人员,本来在摄影现场也是情商低的人,尽管我并不认为情商低纯属贬义词。

第二点是家里经常陷入财政困难,别人是顾不上家但是忙来忙去给家里赚够钱也就算了,他是啥也没有。圆谷家不贫困这不假,可英二就是会总缺钱,因为再多的钱也不够他花的。这点从过去一直追过来的读者应该也有印象,他就是钱多又缺钱的土豪败家子,全靠真砂乃太太把着财政关了。

但是我们还清楚一点,就是英二很溺爱小孩子,这点甚至算古今远近闻名的。只是他想爱而不知道该怎么爱,不过最起码的一条还是很容易明白的,那就是小孩子喜欢啥那我肯定买买买呗。后来1935年阿一的弟弟圆谷臯也出生了,于是整个30年代,圆谷家里经常摆得满地都是玩具。摆到走路都困难摆到门口外,就是为了给兄弟俩玩的。

还不是简单的玩具,是大堆火车模型和铁路模型,还有开关还能调节速度能自己跑起来,于是屋子里各种轰隆隆的能直接成微缩火车站。这在当时可是奢侈玩具,可英二才没这概念,他脑中只需一条逻辑就是,孩子喜欢这个所以买买买。这其实都还不叫舍得买,舍得买的意思是心里有数这玩意儿确实要花很多钱,在认知到的基础之上仍然愿意选择买。但英二不用这前提了,他的思维模式里首先是认知不到,啥叫花钱多啥叫花钱少的。

阿一在京都的童年持续到6岁,1937年英二被森岩雄挖到东宝东京摄影所,也就是后来诞生了《哥吉拉》等数十部东宝特摄电影大作,还拍摄过《艾斯奥特曼》的东宝砧摄影所,如今的东宝摄影所。并且森岩雄代表公司,在东京世田谷区祖师谷直接给英二一套房子,这就是今天在祖师谷的圆谷英二故居。11月27日东宝特殊技术课也成立了,森让英二就任实质是光杆司令的课长,这也是我们过去强调多次的里程碑历史事件。

后来从1940年起,对技术的一门心思钻研已成体系极具规模的英二,第一次被委以重任单独负责特殊技术(=“特摄”)场景的任务。也就是实质第一次担任特技监督了,从一个纯粹的摄影技师转型成演出家,偏离了正常人的轨道形成了古今日外仅此独一份的人生轨道,特殊技术场景专门的监督。而且由于战争状态下政府对战争宣传片的需求越来越高,具备这种技术的英二也就被推到风口浪尖上,这也是我们讲过的历史轨迹。

1942年他的第一个成名作《夏威夷与马来亚海战》制作时,阿一和阿皐兄弟俩也去现场玩过参观微缩模型了。但是好景不长,既然日本要吃瘪,这个国家里的人也就都一个也逃不掉要吃瘪了。在美军对日本本土空袭越来越多的情况下,1944年政府开始执行学童疏开政策,说是疏开其实说白了就是指避难。以学校为组织让小朋友离开大城市,搬到乡下在旅馆之类的地方搞集体合宿,因为大都市和工业区最容易成空袭对象。

不过本来在乡下就有老家的可以例外一下,让乡下亲戚直接收留孩子。圆谷家就符合这条了,很久很久很久以前我们讲过英二老家在福岛县须贺川,于是阿一和阿皐兄弟俩就是被送到须贺川。但是父母不能去,英二还得在东京在东宝砧摄影所工作,他不能丢了饭碗啊。真砂乃太太也在一起,他们的第三个孩子圆谷粲就是1944年出生的,也在身边带着在东京先养着了。

战争末期日本自己也够呛,这时民间也就不管什么工薪阶层还是贫苦农户了,反正大家都一样物资匮乏。溺爱孩子的英二能做什么呢,我们知道特摄的现场各种一般影视见不到的小道具是很多的,在孩子的眼里这完全就能叫模型玩具。于是英二把用完了的一些小道具,比如模型飞机之类的东西,寄回老家须贺川去给孩子玩,后来孩子在家里都能用模型玩具组出一个航空编队来了。

一窝蜂被疏开到乡下的城里孩子,和原本就在乡下的孩子的隔阂是免不了的,本来各种价值观取向就容易有不同。加上城里孩子由于从小教育环境和资源的不同,文化课成绩也比原本的乡下孩子平均水准高出一个档次,容易引起乡下原住民对这帮新来家伙的不爽和各种嫉妒,甚至出现孩童间的欺凌已是常态。所以在这样的险恶环境下如何自力更生,阿一用父亲送来的这些模型飞机,当成护身符一般的东西找到了一条路。

当时阿一13岁是人格成形的关键时期,他还是家里当大哥的,父母又不在身边。最后兄弟俩在当地比较有人气,因为他们拥有的模型玩具实在太稀奇了是装逼神器,也就成了孩子王。我们知道圆谷一后来英年早逝,走得太早了导致现在跟当初研究英二作成传记一样,直接的史籍史料很缺乏形成了很多空白,大部分只能靠第二手来源了。几十年后与一哥共事的人无不回忆到,他就是那种很可靠的大哥大形象,在现场那就是名副其实的一哥,与青春期时的这段经历不无关系。

一年后兄弟俩在乡下迎来战争结束的一天了,同时我们知道的后来英二因为参加过战时的那些战争电影,所以被美军追究责任处以公职流放。这也就意味着丢掉了饭碗,圆谷家陷入史上最贫困的一段日子。当惯了大哥的阿一在不久后,将终于遇到一个自己能把对方作为兄长的人,这个人叫有川贞昌。

奥特曼的光线可以毁灭星球吗(如果火星的卫星出现在太平洋上-初代奥特曼史录)(2)

本文仅供Anitama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官方网站:anitama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Anitama0815

合作邮箱:bd@anitama

原文: m.anitama/article/17f68a7a08987156?utm_source=toutiao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