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284(去读曾国藩传好不好)

书名:曾国藩传

作者:张宏杰

曾国藩传284(去读曾国藩传好不好)(1)

7个多小时,读完《曾国藩传》,瞬间通透、明白了许多事理,对于自己也有很多启发。

他出身普通,背景平庸,资质不高,不是什么官二代、富二代,也不是什么天才少年,年少时,小小的秀才联考7次才中,面对精英同事,见识狭隘,自行惭愧,对抗太平天国,也曾两次绝望投江。就是这样平常之人,却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究其一生,有以下几点值得吸收、借鉴:

其一:勤能补拙。

他天资不高,靠的就是死记硬背,父亲要求他不读完一本书,就不能碰下一本,不读懂上一句,就不读下一句。虽然秀才这一步考了7次,但是正是由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至于后面的考试一路开挂,仕途晋升顺顺顺。就算是油尽灯枯依然看书、写日记、思考,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尚拙”(崇尚笨拙)成为他独特的人生哲学,虽笨却是稳扎稳打,不投机取巧,沉淀自我,成功自然是水到渠成。

其二:持之有恒。

他一生中最推崇的品格就是“有恒”。他说“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给自己立下十二条做人规矩,其中,就包括每天早起、静坐、读书、日记、练字等等,这种自律的人生,同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到的“一万小时定律”不谋而合,正所谓,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作为普通人,只要你能在某一件事上坚持下去,你会发现虽说是平常小事,但是能坚持下来,自然会让你跟别人不一样。

其三:推诚守正

曾国藩处世交友在后期大有不同,他认为交友贵雅量,要“推诚守正,委曲含宏,而无私意猜疑之弊”。“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要集思广益,兼听而不失聪。“处世方面,曾国藩认为,“处此乱世,愈穷愈好”。身居高官,“总以钱少产薄为妙”。“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德以满而损,福以骄而减矣”。为人须在一“淡”字上着意,“不特富贵功名及身家之顺逆,子姓之旺否悉由天定,即学问德行之成立与否,亦大半关乎天事,一概笑而忘之”。“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功成身退,愈急愈好”。这些都有独特见解,正因为此,他才能一生有人帮,有人拥,助推事业发展。

人常说“年少不读曾国藩,读懂已是不惑年”,但是其实早些读到,见贤思齐,真的是人生一大幸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