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断了想补缴怎么办这些要知道(补缴行不通了2022年社保迎来)

作为我国的社保制度之一,医疗和养老保险能够保障我国居民基本的医疗和养老生活水平。

社保断了想补缴怎么办这些要知道(补缴行不通了2022年社保迎来)(1)

因此,当政府对社保制度进行每一次完善和调整都会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讨论,大家都很关心社保的调整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到了今天,即便是年轻人也开始重视医疗和养老保障制度的调整。

就在2021年,国家再次对社保进行了修整。这一次,似乎对一次性补缴社保有了明确禁止规定,而且还对突然断交社保的人们制定了新的处理方案,能够更好的帮助他们缴纳社保,以防社保断缴。

社保断了想补缴怎么办这些要知道(补缴行不通了2022年社保迎来)(2)

那么,怎样的人才能享受一次性补缴社保呢?一旦断缴后会有什么样的待遇呢?

1、 养老保险一次性补缴

2016年之前,由于政策原因,如果没有按时缴纳社保的中国居民可以一次性补缴全部社保。如果到达退休年纪,则可以领取养老金。但根据2021年的最新社保制度规定,有些人是无法补缴社保的。

从养老保险的角度来看,如果你想补缴养老保险,你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2011年7月1日前,员工已办理保险登记;二是已经可以退休了,并已经缴纳了五年的养老保险缴费记录。要想领退休金,必须满足以上2个条件。

社保断了想补缴怎么办这些要知道(补缴行不通了2022年社保迎来)(3)

但如果有些人到了退休年纪,还未能全额补缴社保时,也有四个办法可以处理。一是按照正常流程每月继续购买社保,直至满15年。如果缴纳期限少于15年,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补足社保。

转变社保形式,从职工转为居民,也可以领取养老金。然而,这样做的缺点是随着年限的减少,退休后的福利将相应减少。

社保断了想补缴怎么办这些要知道(补缴行不通了2022年社保迎来)(4)

申请延期退休也可以正常领取养老金。如果还没缴满社保的居民,你也可以选择继续工作。等到你正式退休时,就可以按照国家政策正常领取养老金。

如果上述三种方式都不能满足你的需求,你也可以选择退还保险费。通过这种方式,以前支付的金额将返回到你的个人账户,并用于其他养老金计划。

2、社保的多标准

现在购买社保也有灵活的标准,如果你是自由职业者,你可以选择购买居民养老保险。

社保断了想补缴怎么办这些要知道(补缴行不通了2022年社保迎来)(5)

单与企业员工相比,劣势也相当明显。如果你是企业员工,你每月将从工资中扣除一部分用于购买社保,单位也将支付部分社保,而自由职业者则需要支付全额社保费。

此外,农村居民如果买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也需要全额缴纳。目前,即便是居民社保也分为很多个档次。最低100元/月,最高2500元/月。

可以看出,即使你选择每月支付2500元,未来的养老金也不会很高。由于许多事业单位人员或公务员每月缴纳高达1万元的社保费,许多人退休后可以领取数万元的养老金。

社保断了想补缴怎么办这些要知道(补缴行不通了2022年社保迎来)(6)

许多人在缴纳社保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事故,被迫停止或者无法按时缴纳社保。虽然国家也提倡按时缴纳社保,但依然无法杜绝许多人钻一次性补缴的空子。

这对许多已经按时缴纳社保的人来说,是十分不公平的行为。为了能够让居民能够准时缴纳社保,一些地区如果未能及时补缴社保,以后也无法继续补缴。

目前,不少地区已经明确停止企业职工一次性补充缴纳社保,只能一次性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3、 遣散费的处理方法

那么如果大家是因为被辞退暂停缴纳社保的,应该怎么做,以免影响我们的社保?

社保断了想补缴怎么办这些要知道(补缴行不通了2022年社保迎来)(7)

一般情况下,企业都是在15日左右为员工缴纳社保。如果员工是在15日之后离开,本月的社保会继续购买。因此,在离职前,我们需要与离职公司确认离职时间,然后与新公司明确何时缴纳社保。办理相关交接手续,防止社保断缴。

根据社保政策,社保最多只能停3个月,并在找到工作后迅速补缴。如果在此期间都没有找到新的工作,导致更长时间的逾期,你可以到当地社会劳动保障局申请补缴。有关补缴的具体要求,你可以致电当地社保局。

社保断了想补缴怎么办这些要知道(补缴行不通了2022年社保迎来)(8)

社保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应该经常检查国家颁布的社保政策。根据中国现行政策,推迟退休将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国家对社保逾缴和补缴问题的调整对一些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结语

相信以后医疗和养老体系保险会有更好的变化,具体怎么变还得根据当下的国情决定。如果你因个人原因辞职,还需要及时与单位沟通,并咨询后续社保问题,以保护你的基本权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