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反围剿成功(第四次反围剿通山大捷)

1932年6月,蒋介石对我苏区发起第四次“围剿”,国民党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浚任命郭汝栋为鄂东南“围剿”总指挥。

当时,国民党进驻鄂东阳新、大冶、通山、瑞昌的部队有7个团(其郭汝栋师5个团驻大、阳、瑞,谢彬的2个团驻通山),驻鄂南蒲圻、崇阳、通城、咸宁等县有8个团(系袁英师全部及谢彬师、张英师各一部)。1932年春,谢彬再次在通山县召开了鄂南各县国民政府县长会议,阴谋策划对我鄂东南苏区进行围攻。会后,敌人在蒲圻等地制造惨案,屠杀革命群众与红军伤病员,发出第四次"围剿"鄂东南苏区的信号。

6月下旬,阳新县游击队和赤卫军袭击了大冶小箕铺敌人,从而拉开了鄂东南苏区军民开展第四次反“围剿”的斗争序幕。

1932年7月上旬,鄂东南北路指挥部、红十六军和红三师联合攻入通山县城,获得胜利,俘虏了敌营长3人、连以下官兵900余人,击毙敌人700余众,缴枪1000余支。

7月12日,红十六军九团和红三师移师咸宁,在通山山口铺与敌谢彬部援军激战,缴获枪120余支。

7月16日,我军兵分两路,攻打咸宁县重镇马桥和官埠桥,两路均获胜利,共缴获步枪300余支、机关枪15支、驳壳枪30支、子弹2万余发,俘敌营长2人,毙敌营长1人,俘敌官兵300多人。

第三次反围剿成功(第四次反围剿通山大捷)(1)

7月17日,红三师师长兼政委叶金波在给大冶中心县委书记阮耕并大冶县苏维埃区的信中说:“这一胜利(指官埠桥、马桥胜利),是鄂东南群众送给蒋介石到武汉的第二个敬礼(第一次敬礼指通山大捷),的确配合了鄂豫皖红四军最近逼近麻城的新胜利。”

在通山大捷前后,鄂东南道委选举产生了中共鄂东南道委、鄂东南苏维埃政府、少共鄂东南道委、鄂东南赤色职工联合会与鄂东南贫农团总部,完善了道委党政群团组织的领导机构。

我军第四次"围剿",四战四捷。为此,中革军会发来贺捷专电,《红色中华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湘鄂赣红军大获胜利》的专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