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历史有关的穿越小说(古代的穿越文异界文)

现代著名作家金庸所写的武侠小说受到广大读者们的喜爱,许多人在读完全书后意犹未尽,恨不能以身代入,去弥补书中男女主角们所经历的遗憾,所以诞生了如“金庸新”、“全庸”等非著名武侠小说作家,对原著写续集,让自己和读者过一过仗剑江湖的干瘾,做一做原著主角未曾做过之事。而《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这四大名著历经数百年时光,读者拥趸更加无数,所以也就产生了无数基于原著的续作,其中也不乏有趣的作品。

和历史有关的穿越小说(古代的穿越文异界文)(1)

四大名著

1:《西游记》

《西游记》这本书脑洞大开,奇趣多彩而又不乏讥讽时弊,实乃老少咸宜,居家旅行,逗人笑口,必备良书。也一贯是续写界各路作者热捧的书目,跟风出了不少续作,其中以《续西游记》、《后西游记》、《西游补》三大续作最为著名。

《续西游记》:明代真复居士所著,共100回。描写了唐僧师徒自西天取到真经后,在返回中土大唐途中经历的种种磨难。唐三藏西天取经路上已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本书作者尤嫌不足,令其归途中再历磨难,不知是否考虑过唐三藏师徒的感受。

本书对《西游记》的模仿笔法直追原著,但在故事情节上拘泥呆板,并有画蛇添足之处。

和历史有关的穿越小说(古代的穿越文异界文)(2)

《后西游记》:明代无名氏著,共40回。这本书挺有意思,写的是唐宪宗时期,唐三藏取回的真经被贪得无厌的庸俗僧人歪解,用以诈骗钱财。如来佛一怒之下将所有经文全部封住,僧人大颠受已成佛的唐三藏委托,再次踏上西天取经之路,一路上收服了孙悟空的后人—应该是后猴—孙小圣、猪八戒的儿子猪一戒、沙和尚的徒弟沙弥,与取经沿途的妖魔鬼怪斗智斗勇。

这本书宛如《西游记》的翻版,故事情节离奇精彩,语言幽默风趣,也能针砭时弊,虽在文笔方面逊于《西游记》,但仍不失为值得一读的佳作。

和历史有关的穿越小说(古代的穿越文异界文)(3)

后西游记

《西游补》:明末清初小说家董说著,也就是评论《续西游》的那位高人。共16回,也是《西游记》三大续作中最好的一部。这本书既不是写唐三藏师徒四人回国路上的经历,也不是写他们后人的故事,而是用短短的16章,在《西游记》原著中“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故事情节后面,插入了孙悟空在之后化缘,被鲭鱼精迷惑,进入了异界“青青世界”,后来在寻找唐三藏的下落时,又闯入了““万镜楼台”,从里面的镜子里往返于过去与未来,并与项羽周旋,审判秦桧,拜师岳飞,最后在虚空主人的呼唤下醒悟,打死了鲭鱼精的故事。

从故事情节上来看,作者脑洞开得奇大无比,直追《西游记》原著。很难想象一个明末的古人,在当时环境下写出了现代风靡网文界的“异界”和“穿越”题材,让人不禁怀疑,莫非这位董作家就是现代社会的网文写手穿越过去的?可以说,董说应该是中国穿越文第一人。

本书不仅情节上精彩绝伦,曲折离奇,奇幻荒诞,在文笔上也十分幽默,借这短短的16章文字,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讽刺批判。

和历史有关的穿越小说(古代的穿越文异界文)(4)

《西游记》的续作往往走的玄幻离奇的路子,大多数故事情节趣味有余,而思想深度不足,失之于立意灵魂,《后西游记》和《西游补》能在情节和立意上有所兼顾,可谓是其中的佳作了。


2:《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对政治斗争和战争谋略的描写精彩绝伦,而中国老百姓,尤其是男人,有喜欢谈论政治和军事的优良传统。于是,各路续写作家们提笔运气,一边感叹着自己才高运蹇,空有屠龙之技无处施展,一边在纸上展开了一场场轰轰烈烈的天下逐鹿。

和历史有关的穿越小说(古代的穿越文异界文)(5)

三国演义

《续三国演义》:明代酉阳野史所著,共140回。这本书是续《三国演义》三分归晋之后的故事,写的是蜀汉灭亡后,蜀汉君臣如五虎上将、诸葛亮、姜维等后人四处逃亡,隐名改姓,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建功立业的故事。

这本书纯属虚构,千万不能拿着当历史看,文笔和情节属于中等水平,闲着没事的时候可以读着玩。不过,对于看了本文后跃跃欲试,非常想去读这本书的读者,在这里给剧透一下,这本书太监了,已经烂尾了400多年,作者续更无望。

和历史有关的穿越小说(古代的穿越文异界文)(6)

续三国演义

《反三国演义》:民国时期文人周大荒所著,全书59回。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架空小说,从赤壁之战前徐庶进曹营这段故事起改写历史,赵云娶了马超妹妹马云禄,司马懿被诸葛亮地雷炸死,刘禅遇刺身亡,其子刘谌继承帝位,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攻克许昌,马超发尽曹操七十二疑冢,汉朝复兴。

本书文笔一般,政治和战争谋略描写难以与原著相比,但作为大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架空历史小说,写作角度还是别出心裁的。

和历史有关的穿越小说(古代的穿越文异界文)(7)

反三国演义

但凡《三国演义》的续作,大部分都是本着尊刘抑曹的思想,难以忍受刘关张三兄弟中道身亡,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不甘蜀汉覆灭,意图在纸上为蜀汉翻身,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民众在《三国演义》尊刘抑曹思想影响下的文化心理倾向。


3:《水浒传》

读书界流传着一句名言:“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说的就是少年人看《水浒传》容易让里头那些打打杀杀的情节给教坏了,但广大老中青读者对于这种快意恩仇,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快意江湖还是十分热衷,所以诞生了大量《水浒传》的同人小说,能叫得上名字来的就有《水浒后传》、《荡寇志》、《新水浒》、《残水浒》等十几本。

和历史有关的穿越小说(古代的穿越文异界文)(8)

水浒传

《水浒后传》:明末清初小说家陈忱著,共40回。写了梁山好汉们在接受朝廷招安被害后,剩余的混江龙李俊、浪子燕青、活阎罗阮小七等31人再度聚义,割据海岛,反抗金军,惩治奸臣,拯救高宗,但最后金军进逼,南宋朝廷割地求和,梁山好汉们见大势不可为,于是远渡海外暹罗国,李俊任国主。

本书在众多《水浒传》续作中评价颇高,人物刻画丰满,故事情节曲折起伏,民族意识强烈。其中阮小七和女儿反抗官府和渔霸的故事被改编成京剧名段《打渔杀家》。

和历史有关的穿越小说(古代的穿越文异界文)(9)

《荡寇志》:清代小说家俞万春著,共70回。这本书有意思的地方是,其他名著的续作基本都是站在原著主角一方的角度续写故事,但《荡寇志》却是站在梁山一众好汉的对立面来写的,以金圣叹评本的70回《水浒传》为背景,从71回开始写,写北宋名将张叔夜扫平梁山,正法宋江的故事,写得梁山一众好汉几乎没几个有好下场。

本书故事看着似乎十分荒诞,但除了一些故事细节上的描写是杜撰的,历史背景是基于史实的,历史上的梁山宋江起义确实是由张叔夜平定的。而俞万春之所以敌视梁山宋江,与其早年有从军平定民变的经历分不开。

本书在人物描写方面较《水浒传》相差甚远,文学价值更是无法相提并论。

和历史有关的穿越小说(古代的穿越文异界文)(10)

荡寇志

《金瓶梅词话》:明代兰陵笑笑生著,共100回。严格来说本书不算是《水浒传》的续作,而是由其中武松怒杀西门庆故事衍生出来的另一作品。本书对西门庆荒淫奢靡的家庭生活和腐败黑暗的社会环境描写得淋漓尽致,对明代中期的社会生活情况很有历史研究价值,成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

至于内容,大家都懂得。

和历史有关的穿越小说(古代的穿越文异界文)(11)

金瓶梅词话

《水浒传》的一众续作,在立场上不像《三国演义》续作那样几乎尊刘抑曹一边倒,而是呈现出两极分化,立场分明。既有《水浒后传》这样的站在起义者一方的同情者,也有《荡寇志》此类恨不能自己提枪上马,荡平梁山的敌视者。有趣的是,就《水浒传》本身来说,现代社会的许多人也对梁山好汉们是否正义也有了争议。


4:《红楼梦》

“红学”在文化界的风靡不是现代才兴起的,《红楼梦》成书面世后,在读书人中就引起了巨大轰动,清代至今,绝大多数名人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么热的一本书,自然少不了各种跟风续作,如《后红楼梦》、《续红楼梦》、《红楼梦补》等,有名的无名的不下数十本。

和历史有关的穿越小说(古代的穿越文异界文)(12)

红楼梦

《后红楼梦》:清代逍遥子著,全书30回。本书是从《红楼梦》原著120回续起,写了贾政带人追回一僧一道,带回了贾宝玉,放出林黛玉和晴雯的生魂,使二人死而复生,贾宝玉与林黛玉成婚,黛玉掌家,贾宝玉考中进士,成为侍读学士,于是一家人父慈子孝,夫妻和睦,成为和谐社会的典范。

本书出于对黛玉的同情,将复生后的林黛玉性格描写得强势冷峻,十足一个女强人。书中还安排了男女主角与曹雪芹交流,黛玉等人还对《红楼梦》原著进行点评,也是有趣的地方。

和历史有关的穿越小说(古代的穿越文异界文)(13)

后红楼梦

《红楼梦补》:清代归锄子所著,共48回。本书与《后红楼梦》故事情节有些相似,说的是警幻仙子同情林黛玉境遇,让其还魂复活,与中进士任翰林的贾宝玉奉旨成婚。林黛玉死而复生后性情大变,不再是那个病恹恹娇滴滴的林妹妹,而是胸襟宽大,善于持家经商的女强人。更匪夷所思的是,林黛玉从潇湘馆里挖出了藏在地里的一千三百万两黄金,林黛玉依靠这笔巨财,让贾家重复兴旺,还修建了太虚宫,成立了施药、施棺、施粥、施衣等四大舍局,为天下穷苦人家济厄解困。更让男读者们感到振奋的是,作为主妇的林黛玉将晴雯、紫鹃都收进了贾宝玉房中,从此贾宝玉左拥右抱,享尽齐人之福,好不快活!

这个套路,根本就是现代网络文学中的标准穿越经商文加后宫文,比《寻秦记》还早了200多年,可见穿越文不是现代文学独有的。而本书文笔优雅干净,十分贴近《红楼梦》原著前80回的行文笔法,在一众续作里面属于佼佼者,但全书在立意和人性、情节描写方面有所欠缺,导致整书的质量难言上乘。

和历史有关的穿越小说(古代的穿越文异界文)(14)

红楼梦补

《红楼梦》之所以成为古典文学中的经典,是由于曹雪芹以一支破旧的秃笔,一栋虚构的贾府,描写出了人生百态,红尘缩影,以男女主角和其他人物的悲剧,勾勒出了世态炎凉,社会黑暗,让读者读来久久不能释卷,进而有所深思。而这些续作,大都落入了才子佳人大团圆、善人恶人终有报的俗套中,除了释放一下对原著主角悲剧境遇的同情不甘外,难以令读者有所得益,在立意上落了下乘,再高的文笔也难称佳作。


书读得少君评说:名著的续作大多画龙点睛的少,画蛇添足的多,主要原因是续作作者们的思想境界,文字笔法,想象设计等水平少有及得上原著作者。但从众多续作文中呈现出来的立场倾向,可以让我们得以一窥早年间民众中传统文化的普遍心理,也是一桩趣事。

文中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通知后定当删除!

本文为书读得少原创首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