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宝黛爱情的分析(宝黛最后的爱情暗语)

红楼梦宝黛爱情的分析(宝黛最后的爱情暗语)(1)

喜欢请转载和点赞!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是小说最为温馨动人的部分。来说说现存八十回,贾宝玉和林黛玉最后一次的爱情暗语吧。

红楼梦宝黛爱情的分析(宝黛最后的爱情暗语)(2)

晴雯死了,贾宝玉觉得无以为报,遂作《芙蓉女儿诔》祭奠之。偏偏这时,林黛玉来了。而且,就这篇诔提出了修改意见:

黛玉道:"原稿在那里?倒要细细一读。长篇大论,不知说的是什么,只听见中间两句,什么‘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这一联意思却好,只是‘红绡帐里'未免熟滥些。放着现成真事,为什么不用?"宝玉忙问:"什么现成的真事?"黛玉笑道:"咱们如今都系霞影纱糊的窗,何不说‘茜纱窗下,公子多情'呢?"

林黛玉的修改是很有意思的:

1.消除误解。

老实说,贾宝玉的“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确实很容易引起误解。尤其是“红绡帐里,公子多情”,林黛玉说“未免熟滥些”还客气了,其实很容易引起不良猜测,想起闺纬床第之事。你想想,在红绡帐里,说公子多情,难免不让人浮想联翩呀。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诋毁贾宝玉和晴雯的纯洁感情,刚好给人口实。

但更妙的是,林黛玉还别有用心,要将此事引向彼事。

红楼梦宝黛爱情的分析(宝黛最后的爱情暗语)(3)

2.接花移木。

林黛玉的理由很有意思,首先是“放着现成真事,为什么不用”,好一个真事,林黛玉开始移花接木。这个真事是什么真事呢?就是“咱们如今都系霞影纱糊的窗”。这里面有两个妙处:

一是把视觉从床帏引向窗帏,消除误解,还原了晴雯和贾宝玉之间纯洁的感情。所谓“茜纱窗下,公子多情”,这样描述,只会让人们感觉到贾宝玉对晴雯的关心和思念,不会引起不良联想,这说明林黛玉对晴雯和贾宝玉的感情是理解和支持的;

二是,林黛玉不知不觉把自己牵扯进来。霞影纱糊的窗,不惟怡红院是,潇湘馆也是,所以,这句“茜纱窗下,公子多情”,又可作别解,可以理解为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深情。这个“咱们”很妙啊。

林黛玉这样修改,确实很妙,有借他人之酒,浇胸中之块垒的意思。

贾宝玉的反应,更有趣,更进了一步:

宝玉听了,不禁跌足笑道:"好极,是极!到底是你想的出,说的出。可知天下古今现成的好景妙事尽多,只是愚人蠢子说不出想不出罢了。但只一件:虽然这一改新妙之极,但你居此则可,在我实不敢当。"说着,又接连说了一二十句"不敢"。黛玉笑道:"何妨。我的窗即可为你之窗,何必分晰得如此生疏。古人异姓陌路,尚然同肥马,衣轻裘,敝之而无憾,何况咱们。"宝玉笑道:"论交之道,不在肥马轻裘,即黄金白璧,亦不当锱铢较量。倒是这唐突闺阁,万万使不得的。如今我越性将`公子'`女儿'改去,竟算是你诔他的倒妙。况且素日你又待他甚厚,故今宁可弃此一篇大文,万不可弃此`茜纱'新句。竟莫若改作`茜纱窗下,小姐多情,黄土垄中,丫鬟薄命。'如此一改,虽于我无涉,我也惬怀的。"黛玉笑道:"他又不是我的丫头,何用作此语。况且小姐丫鬟亦不典雅,等我的紫鹃死了,我再如此说, 还不算迟。"

红楼梦宝黛爱情的分析(宝黛最后的爱情暗语)(4)

至此,两人的反应,虽然还是围绕晴雯,其实已经是在互相告白了。

其一,林黛玉进了一步,说“何妨。我的窗即可为你之窗,何必分晰得如此生疏。古人异姓陌路,尚然同肥马,衣轻裘,敝之而无憾,何况咱们。”这话说得已经够明白了,所谓“我的窗即可为你之窗”,这不是一家人是什么?

其二,贾宝玉这个二货,倒也是乖巧,只是反应过激了些。首先,他怕林黛玉误解;其次,则更进一步,把自己换成林黛玉,进一步改为“茜纱窗下,小姐多情,黄土垄中,丫鬟薄命。”

这里面的寓意,很丰富:

1.把林黛玉的“咱们”和“我的窗即可为你之窗”的意思更进了一步,直接就说我们是一家人了;

2.晴雯既是贾宝玉丫鬟,也是林黛玉丫鬟,大家想想,这种情况,是什么情况下才可能出现?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成为夫妻呀。

贾宝玉是得便宜卖乖,更进一步。林黛玉才说“他又不是我的丫头,何用作此语。况且小姐丫鬟亦不典雅,等我的紫鹃死了,我再如此说,还不算迟。”这不过是掩饰而已。

红楼梦宝黛爱情的分析(宝黛最后的爱情暗语)(5)

贾宝玉见林黛玉反对,明白黛玉是想撇清她未出阁小姐的身份,于是,又有一改:

宝玉听了,忙笑道:"这是何苦又咒他。"黛玉笑道:"是你要咒的,并不是我说的。"宝玉道:"我又有了,这一改可妥当了。莫若说‘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黛玉听了,忡然变色,心中虽有无限的狐疑乱拟,外面却不肯露出,反连忙含笑点头称妙,说:"果然改的好。再不必乱改了,快去干正经事罢。才刚太太打发人叫你明儿一早快过大舅母那边去。你二姐姐已有人家求准了,想是明儿那家人来拜允,所以叫你们过去呢。"

贾宝玉的第一次修改,过于直白,遭到林黛玉反对,贾宝玉怕林黛玉误解,又修改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这个无缘,其实是在告诉林黛玉,他和晴雯终究是无缘的,他是不可能和晴雯在一起了,言外之意,就是,他是希望和林黛玉在一起。

这时,误解出现了。林黛玉不是这样理解的。

1.贾宝玉刚才的冒进,只是过于直白,林黛玉反对,不过是出于身份掩饰而已,林黛玉其实是乐于接受的;

2.贾宝玉见林黛玉反对,以为过于唐突,怕林黛玉多心,再修改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来宽林黛玉之心;

3.可是,林黛玉却把这句话理解为了她和贾宝玉的命运。

红楼梦宝黛爱情的分析(宝黛最后的爱情暗语)(6)

首先,“茜纱窗下”,就把林黛玉说进去了,正如前面所说,怡红院和潇湘馆都是茜纱窗;其次,黄土陇中,即可指晴雯之死,也可暗示黛玉葬花时关于自己命运的总结。

于是,这句话,似乎无意之中击中了林黛玉的忧虑,她最担心的,难道不是和贾宝玉有缘无份吗?贾宝玉最后这一改,似乎成为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悲剧的谶语。

林黛玉是信命的,当自己的担心被急于表白的贾宝玉无意之中说出来时,林黛玉感觉到了一丝令人窒息的痛苦。所谓“黛玉听了,忡然变色,心中虽有无限的狐疑乱拟,外面却不肯露出,反连忙含笑点头称妙”。

这是林黛玉和贾宝玉前八十回的最后一次爱情表白。这次表白,其实已经有了些悲剧的色彩。两人都为对方着想,却无意之中把自己的命运,无情地揭示了出来。

红楼梦宝黛爱情的分析(宝黛最后的爱情暗语)(7)

看来,他们的爱情,“搭错车”是必然的了。

编辑 / 配图:李明劼

风之子:原名李明劼,《红楼梦》研究者,新浪红学名博。大学时代即发表文学论文二十余万字。著有《风语红楼1风之子解读红楼梦》、《风语红楼2香尘逝》、《风语红楼3梦流年》。《风语红楼4大厦倾》即将出版。

风之子开讲啦!

(上喜马拉雅搜索“风语红楼"听风之子讲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