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训练(停课不停学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训练(停课不停学孙权劝学)(1)

一、会读会写

卿(qīng) 孰(shú) 涉(shè)猎 当涂(tú) 治经为博士邪(yé)岂(qǐ) 遂(suì)更(gēng) 即 (jí) 刮(guā)目相看

二、正确停顿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蒙母,结友而别。

三、认识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居涑(sù )水乡,世称涑水先生。晚年自 号迂叟。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卒谥文正,追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宝元年间中进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稽古录》。他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内容丰富,叙事简练,是富有一定文学价值的历史名著。

四、记住作品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294卷, 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书名是当时皇帝宋神宗定的,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意思是说,这是帮助宋王朝治理国家的整个历史借鉴。(资,帮助。治,治理。通,贯通。鉴,借鉴。) 该书以政治、军事为主,涉及经济、文化等。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二百二十二种。

五、熟悉人物

1、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取大乔为妻。三国吴帝国的创建者。自称为春秋时大军事家孙武之后, 公元二二九年至二五二年在位。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占有江东。公元229年,称帝与武昌,后迁都建业(今南京市),建立吴国,在位23年。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在位时,曾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与夷洲(今台湾省)取得联系。死后追封为吴大帝。

他在外交上能屈身忍辱,以柔克刚,有勾践之奇,这方面超过了曹操,刘备。东汉末,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继其兄孙策据江东六郡,后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与赤壁。

2、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人。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战略家和外交家。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 东吴四英将第二位,文武全才。他不但治军有方,名闻遐迩,而且虑深思远,见解超人。他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3、吕蒙(178-219年) ,东吴国大将。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吕蒙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死关羽后,吕蒙不久病死。

六、理解文意

孙权劝学训练(停课不停学孙权劝学)(2)

孙权劝学训练(停课不停学孙权劝学)(3)

七、字词辨析

1.一词多义

孙权劝学训练(停课不停学孙权劝学)(4)

2.古今异义

孙权劝学训练(停课不停学孙权劝学)(5)

3.古代称谓

卿 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古代对人的敬称。

孤 古代王侯的自称。

4.不同语气

邪:表示反问语气, 可译为“吗”;

耳 :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乎:表示反问语气 ,可译为“呢”。

5.重点识记

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今:当今。

当涂:当道,当权。

掌事:掌管政事。

辞:推托。

以:介词,用。

务:事务。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岂:难道。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但:只,仅。

当:应当。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益:好处。

乃:于是,就。

始:开始。

就学:指从事学习。就,单独翻译为从事。

及:到了……的时候。

过:到。

寻阳:县名,在湖北黄梅西南。

论议:讨论议事。

大:非常,十分。

惊:惊奇。

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非复:不再是。复:再,又。

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几”。士,读书人。

即:就。

更(gēng):另,另外。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待:看待。

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何:为什么。

见事:认清事物。见,认清,识别。

乎:啊。表感叹或反问语气。

遂:于是,就。

拜:拜见。

别:离开。

八、文章品析

1、《孙权劝学》是一个著名的劝学故事。题目中最关键的词是“劝”。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揭示学习的必要性)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学习的目的、方法)

(3)卿言多务,孰若孤? (委婉的批评)

(4)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现身说法,读书的益处)

2、“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和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果断,语重心长,谆谆告诫,神态郑重严肃,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句式和作用。想想孙权说此话时的神态?

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门传授经学的学官,而是别有目的。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恼怒的意味。

4、“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说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要求,又有殷切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

5、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

6、吕蒙学有所成,课文直接表现这一点没有?是怎样表明的?

没有直接表现吕蒙的才学大增,学有所成,而是从鲁肃的言语中侧面表明的。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 相当于“啊”,表感叹语气。以调侃的语气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8、鲁肃为什么要与吕蒙“结友”?

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从侧面烘托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9、结合人物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孙权、鲁肃、吕蒙各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1)孙权:平易近人,同时对部下要求严格,在劝吕蒙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对吕蒙的殷切爱护,又有居高临下的王者权威。

(2)吕蒙:胸怀坦荡,机敏自信,能接受别人的正确建议,使自己得到提高,颇有幽默感。

(3)鲁肃:极像一位忠厚的长者,对吕蒙的进步,毫不掩饰地加以夸赞,又相当真诚,讲礼节。

九、写法特点

1.详写“劝学”、“议论” ;而“就学”、

“结友”则一笔带过。

2.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来写吕蒙学业的长进。

3.文章以人物对话的形式来表现人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