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乐美是个什么样的游戏公司(电子游戏艺术简史)

1970-1980年代,南梦宫、世嘉和太东等老牌厂商在街机游戏市场大杀四方,可也有一些新生力量毫不逊色。

比如KONAMI:科乐美。

KONAMI:科乐美

2021年,美国福布斯日本排行榜,年届81岁的上月景正成为日本位列36位的富豪。

1969年3月21日,上月景正在大阪府丰中市创立「企业社」(エンタプライズ社),从事点唱机的修理与租赁。看起来,点唱机是日本电子游戏社的真正源泉。太东、世嘉都是从点唱机开始街机游戏业务。

KONAMI这个名字,据说来源于科乐美创办人上月景正、仲真良信、宫迫龙雄的各自姓氏的前两个英文字母:KOuzuki(上月)、NAkama(仲真)、MIyasako(宫迫)。

图为科乐美50周年庆,旗下游戏形象大聚会。

科乐美是个什么样的游戏公司(电子游戏艺术简史)(1)

1981科乐美的爆发

科乐美1981年发布自己第一款街机游戏:Scramble。由于身单力小,科乐美的机器一般委托给包括Stern Electronics、世嘉和Gremlin Industries制造。Scramble在商业上取得不错的成功,《计算机与视频游戏》杂志在其 1982 年 2 月刊中称:是第一款让你执行任务的街机游戏。Scramble在北美售出15,136台。

图为Stern版Scramble。

科乐美是个什么样的游戏公司(电子游戏艺术简史)(2)

科乐美在Scramble后推出它的续集:Super Cobra,超级眼镜蛇。超级眼镜蛇在美国售出12,337台。Scramble在1981年,在日本获得排名14的好成绩。在那个神作辈出的年代,实属难能可贵。

1981年,科乐美发布新游戏:Frogger,青蛙回家。这款游戏里,玩家从底部出发,帮助青蛙穿过马路和河流各种障碍,最后回到自己的洞里。青蛙过河是桥本明在车里等待红绿灯时看到一只青蛙在马路上溜达,这只可怜的青蛙想回到马路对面的小溪,来回飞驰的汽车差点把它轧成青蛙干。桥本明下车帮青蛙回水里,由此产生了制作青蛙回家游戏的想法。

青蛙回家游戏制作完成后,科乐美先将它推荐给世嘉。世嘉评估后,拒绝制作这款游戏,理由是太低龄和可爱了。世嘉一位名叫伊丽莎白的女性高管将这款游戏带到董事会,被戈登驳回。他们认为这种只能吸引女性和儿童的题材,没有市场价值。伊丽莎白说:你们也因此拒绝过吃豆人。

顿时鸦雀无声。

世嘉向科乐美每天支付3500美元,获得60天的授权许可。在青蛙回家的EPROM到达美国后,世嘉工程师用它制作成原型机。原型机被带到圣地亚哥的:“Spanky's Saloon”的酒吧,由男性用户进行测试。如果酒吧测试结果良好,世嘉就会同意制造和销售青蛙回家。测试的结果出乎意料的好,经销商报告称:青蛙过河吸引了广泛的玩家群体,并吸引了所有年龄段的人。女性尤其喜欢这项运动,而且感觉很舒服,因为它不具侵略性,但极具挑战性。

图为青蛙过河游戏画面和设计者桥本明。

科乐美是个什么样的游戏公司(电子游戏艺术简史)(3)

青蛙回家是全新的休闲游戏类型, 它不分年龄和性别地吸引着玩家。1981年,青蛙回家为世嘉赚到了1.35亿美元。在日本,青蛙回家是1981年排名第12的街机。青蛙回家的雅达利2600版游戏卡卖出400万份,到2005年全球版本售出超过2000万份。

青蛙回家是科乐美在电子游戏行业的立足之作。

佳作连连

1982年,科乐美推出:Time Pilot,时空飞行员。

时空飞行员是游戏设计师冈本吉起的作品,冈本吉起为科乐美制作了几款不错的游戏,如:Gyruss和Time Pilot。可因为一些原因,上月景正对冈本吉起并不感冒。在一场产品重大分歧后,冈本吉起离开科乐美,加入了CAPCOM,成为后来卡普空的主创作人之一。冈本吉起最后促成R星公司制作《荒野大镖客》,科乐美错过他是一大损失。

科乐美是个什么样的游戏公司(电子游戏艺术简史)(4)

1983年,科乐美发布:Roc'n Rope,凤凰猎人。它由游戏设计师藤原德郎设计,玩家是一名配备手电筒和鱼叉的考古学家,要反复跳跃才能找到凤凰鸟。藤原德郎1982年加入科乐美,1983年跳槽到CAPCOM。藤原德郎,业内诨号F教授或亚瑟王,是比冈本吉起还要猛很多的游戏制作人。

这些制作人纷纷聚集在拿着科根投资的辻本宪三麾下,到底在做什么呢?未来会一一解答。

科乐美是个什么样的游戏公司(电子游戏艺术简史)(5)

1983年9月,科乐美的Hyper Olympic:超级奥林匹克在东京游戏机展(AM Show) 上展出。超级奥林匹克最初授权给Centuri,结果雅达利才是奥运会官方游戏授权商,Centuri保不住Olympic这个名字,只好将游戏更名为:Track & Field,田径场才引入北美。

图为Track & Field游戏画面。

科乐美是个什么样的游戏公司(电子游戏艺术简史)(6)

1983年12月,田径场街机成为年度最畅销游戏。在北美游戏市场大崩溃后,它仍然卖出38,000台。1984年它仍然是北美最畅销的游戏之一,位列美国街机游戏排名榜第三。事实说明,市场的崩溃并非玩家的厌倦,纯粹是质量差导致的。雅达利在游戏质量上毫无追求,盲目扩充规模,这不是游戏行业的经营之道。

因为田径场的成功,科乐美和Centuri联合举办1984年田径场游戏大赛,在全球吸引了100万玩家的关注。它直接带来体育类游戏的兴起,启发南梦宫开始创作Pac-Land。

Yie Ar Kung-Fu:咿呀功夫

科乐美于1984年10月发布最重要的产品:Yie Ar Kung-Fu:咿呀功夫。它于 1984年10月在日本首次发行,1985 年1月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发行, 1985 年 3 月在国际上广泛发行。

咿呀功夫的游戏灵感来源于李小龙电影,主角乌龙以李小龙为蓝本,用游戏让玩家获得功夫片的感觉。游戏的不同角色拥有不同的服装、动作和招式。此外它还引入血量计算系统,血量归零会翻倒在地。

图为咿呀功夫街机游戏画面。

科乐美是个什么样的游戏公司(电子游戏艺术简史)(7)

咿呀功夫是格斗游戏的鼻祖,它在日本街机游戏公司Technōs的Karate Champ(空手道冠军)基础上大胆创新,玩家可以执行多达16种动作。玩家可以站立、蹲伏和跳跃,用操纵杆和按钮组合出各种招式。在玩家获得额外的道具时,会到普通话的“XIEXIE”。

咿呀功夫在1985年3月1日的街机排名榜位列第二,这款游戏后来移植到任天堂的红白机上,获得更大的成功。

科乐美在街机黄金时代的后期才进场,从1981年开始,它持续几十年的推出佳作,后面的故事它还会频繁出场。

Coleco科莱科的游戏路

把目光再拉回北美,看看电子游戏艺术的主战场——家庭游戏机。

Coleco Industries, Inc:科莱科工业,由莫里斯·格林伯格 (Maurice Greenberg) 创立于 1932 年,前身是康涅狄格皮革公司,莫里斯·格林伯格是一位俄罗斯犹太人。科莱科最初的业务是给修鞋匠提供皮革和修鞋工具,后来扩充到销售鞋、制鞋机和擦鞋架。

1954年,科莱科进入玩具行业。1963年,它收购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的Kestral公司。Kestra公司主营充气水池和玩具,科莱科因此成为全球最大的充气泳池制造商。1966年,科莱科CEO伦纳德·格林伯格说服他兄弟阿诺德·格林伯格加入科莱科,并在1966年收购Playtime Products ,1968年收购加拿大的 Eagle Toys 。1972年,科莱科通过收购进入雪地摩托车市场,结果掉个大坑,伦纳德让贤给兄弟阿诺德。

在新首席执行官阿诺德·格林伯格的英明指挥下,1976年,科莱科进入家用游戏机行业。受雅达利Home Pong成功的吸引,有数十家企业争先恐后地杀入家用游戏机行业。当时家用游戏机开发,最容易开发的机型都基于通用的AY-3-8500芯片。由于通用低估市场需求,没有生产出足够的芯片。科莱科作为最早开始下订单的公司,获得通用足量芯片供应。

科莱科在1976年发布自己的家庭游戏机:Coleco Telstar。

图为Coleco Telstar。

科乐美是个什么样的游戏公司(电子游戏艺术简史)(8)

从1976年到1978年间,科莱科发布14个版本Coleco Telstar,带来100万台游戏机的销量。

它并没有停止脚步,而是将触角伸向掌上游戏机市场。

科莱科发布的第一款掌上游戏机是Electronic Quarterback:电子四分卫。这款掌机采用9伏电池供电。

科乐美是个什么样的游戏公司(电子游戏艺术简史)(9)

科莱科在掌上游戏机市场如鱼得水,迅速击败之前的王者Mattel:美泰公司。在推出电子四分卫后,1982年,他们又做出一款名叫:Mini-Arcade,迷你街机 的掌上电子游戏机。迷你街机获得了日本热门街机游戏的授权,推出前四款游戏为Pac-Man、Galaxian、Donkey Kong和Frogger,这都是书中前面提过的明星游戏。将热门街机游戏做成手上玩的掌机,这给科莱科带来300万台的销量。其中吃豆人的迷你街机版,就卖出了150万台。1983 年,它又发布了三款迷你街机:供吃豆人小姐、Donkey Kong Junior和Zaxxon。

图为迷你街机版的Donkey Kong。

科乐美是个什么样的游戏公司(电子游戏艺术简史)(10)

Coleco Vision

1982年,在这个错误的时间点,科莱科带着自己的全新家用游戏机Coleco Vision王者归来。

阿诺德·格林伯格一直对家用游戏机市场有浓厚的兴趣,在科莱科转向掌上游戏机市场后,日子其实过得不错。直到有一天,科莱科的电子工程师布罗姆利跟阿诺德汇报:游戏硬件跳水了。阿诺德花了十分钟时间,经过仔细思考,决定立项:Coleco Vision。

早在1981年,布罗姆利就跟任天堂接触,希望获得在家用游戏机上的授权。任天堂给布罗姆利安排了一场日式聚会,由山内溥亲自接待,却对他的诉求不置可否。布罗姆利希望获得任天堂王牌游戏《Donkey Kong》的授权,山内报价:20万美元加每台2美元的授权金。布罗姆利同意了,可回美国时双方并没有签订正式合同。1981年电子消费展上,正在参展布罗姆利碰到山内一行,聊天中发现任天堂已经将《Donkey Kong》授权给雅达利。在山内女儿的协助下,科莱科好不容易获得《Donkey Kong》的授权。

对于《Donkey Kong》的失而复得,科莱科决定将其和Coleco Vision捆绑销售,也就是买Coleco Vision送《Donkey Kong》。

科乐美是个什么样的游戏公司(电子游戏艺术简史)(11)

1982年8月,ColecoVision发布。到1982年圣诞节,已经售出560,000台。1983年,ColecoVision总销售量突破100万台。不仅如此,科莱科还为雅达利2600开发游戏卡带,共售出800万套游戏卡。

随着1983年北美游戏市场大崩溃的来临,科莱科也未能幸免。科莱科转向家用电脑市场,这是当时许多家庭游戏机品牌的选择。它的尝试并没有成功,与科乐美的持续成功不同,科莱科1985年彻底离开了电子行业。

1988年,科莱科申请破产保护。

比起北美厂商的惨兮兮,日本还有一位最为意气风发的选手,马上登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