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曲阜校区的住宿条件(孔门师生情深深)

读《论语》主要是了解孔子的思想,但不等于说可以忽略孔门师生情谊如果不关注孔门师生情谊,就不可能全面深入理解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曲阜师范大学曲阜校区的住宿条件?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曲阜师范大学曲阜校区的住宿条件(孔门师生情深深)

曲阜师范大学曲阜校区的住宿条件

读《论语》主要是了解孔子的思想,但不等于说可以忽略孔门师生情谊。如果不关注孔门师生情谊,就不可能全面深入理解作为教育家的孔子。

最早为孔门弟子写的传记大概是《孔子家语》中的《七十二弟子解》,收录孔门弟子76人,后又有司马迁《史记》中的《仲尼弟子列传》,记录孔门弟子77人。这两部著作奠定了孔门弟子研究的基础,可谓居功至伟。在《论语》中,记录的孔子弟子共30人,他们是:子贡、子张、子羔、子夏、子路、公西华、子游、子贱、子禽、子开、公冶长、冉有、冉雍、冉伯牛、申枨、司马牛、有子、巫马期、闵子骞、南容、原宪、宰我、曾皙、曾参、樊迟、澹台灭明、颜路、颜回,还有陈亢和公伯寮。《论语》对这些弟子的记载虽不是运用小说笔法完成的,但也做到了形象鲜明,特点突出。

古今中外,无数文学作品歌颂亲情、友情和爱情。是的,拥有它们,的确是幸福的。读了《论语》后还应该明白,人间还有一种情,也很感人,也值得歌颂,它就是师生情。我读《论语》时,头脑中常常冒出这样一个问题:孔子周游列国,长达14年,屡受磨难。在这个过程中,孔子的弟子始终不离不弃,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同学们可以从以上弟子中选出一个,借助想象,叙述这个弟子的精彩故事,可以尝试小说笔法。

在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遇到了一个人在哭,原来是亲人死了。这个人说,虽然自己富裕了,却再也没有机会孝敬父母了。孔子抓住这个机会,告诉弟子,子欲养而亲不待是最大的遗憾,还要求徒弟回家去孝敬父母。那一次,真的走了很多人。我想,这应该是孔子人格魅力之所在吧。

但是,仅靠人格魅力能够赢得学生长久的爱戴吗?不能,起码是不够。孔子绝不是一个善于通过施舍恩惠来邀买人心的投机者。他赢得学生的爱戴和追随,靠的是在齐鲁两国会盟中折冲樽俎的勇气和智慧,靠的是为遏制僭越礼制的权臣而进行大胆改革的冒险精神,靠的是整理《诗》《书》《易》而韦编三绝的文化担当,靠的是屡遭艰难险阻、饱受沉重打击却百折不回的坚贞初心!当然,也靠他热爱学生、赤诚奉献、充满仁德的那一颗温暖的爱心。孔子身上有一种伟大的品格:“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正是这种伟大的品格,滋养着民众,照耀着民众,引领着民众。

当然,孔子所从事的教育,其性质既不同于今天的基础教育,也有别于今天高等教育,它是以成年人为对象、以仁政礼乐文化为内容的私学,可以看作中国书院教育的嚆矢吧。但无论如何,孔子及其学生流传下来的师生情谊佳话,是中华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千古美谈。如果您想更多地了解孔门弟子情况,可以读一读《孔门弟子研究》这本书,我相信书中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一定会给您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为程翔,北京一〇一中语文特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编辑:郑晓晓】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