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荣宪是谁(马荣宪老徐印象)

马荣宪是谁(马荣宪老徐印象)(1)

老徐印象

文/马荣宪

老徐者,作家、诗人、退休教师徐守玺也。

我和老徐,相识在《漫步五洲湖》,相知在兰山作协。

去九间棚参加作协组织的采风时,一路同行的就有老徐,老徐比我年长,如同父辈,便敬爱有加。

一路攀谈,犹如故交。文友相识,更多的是谈诗论文。谈到热烈处,便以文会友,我用我的《乡村故事》,交换了他的《漫步五洲湖》。

读《漫步五洲湖》,便有了游历世界的感觉。

原本以为,一个退休在家颐养天年的老头,绉两句顺口溜,来两首老干部体的古诗,打发一下退休后寂寥的时光,便是最好的养生,不成想,读了《漫步五洲湖》之后,方才知道,我的认识有了天上地下的偏差。

古典诗词的韵味,在《漫步五洲湖》里,体现的淋漓尽致,让人爱不释手。

原来,老徐住的小区,离南坊五洲湖公园不远,早早晚晚散步的地方,就是五洲湖。

漫步五洲湖,老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脚步丈量,一种是用文字书写。

脚步丈量的,是一种对湖光山色的欣赏,文字书写的是用诗词的语句包装出来的另一个五洲湖。

老徐用诗词包装出来的五洲湖,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有一定的古典魅力,有一定的人文情怀。有诗词的味道,也有湖光山色的秀丽,无论是看景,还是抒情,都能让一个漫步在五洲湖的人,心旷神怡。

老徐说,用诗词解读一下五洲湖,是对五洲湖公园的认识,也是对世界的认识,游了公园,也就游了一遍世界。瞬间觉得世界小了,公园却大了。

老徐说,漫步公园,就是漫步世界,既学习了地理知识,又欣赏了古诗词的曼妙,岂不是人生一大快事!

一本《漫步五洲湖》,就让众多的来公园锻炼的老人认识了五洲湖,也认识了老徐。

填词作诗,是一种养生方式,也是一种人生品味,更是一种人文情怀。

有慕名者,便来讨教填词作诗的诀窍,老徐收下的第一个徒弟,就是号称文学小青年的刘恒聚。

刘恒聚,兰山教育局退休干部,1942年出生,爱好弹琴,喜欢打台球,自从读了老徐的《漫步五洲湖》后,便喜欢上了古典诗词的写作。因和老徐同住南坊杏坛小区,茶余饭后,早早晚晚便有了接触学习的机会。在兰山作协,是年龄最大的会员,他自诩是文学小青年,正沉迷于学习写作古典诗词,他欣赏老徐诗词成熟和曼妙,便拜老徐为师,学习填词作诗的诀窍。

老徐不愧曾为人师表,用最通俗易懂的方法,在短时间内,就让老刘掌握了填词作诗的门道。

老刘的一次谢师宴,我是参加了的,酒席间,著名藏头诗人丰沛雪对两位老人诗词的朗读,让我们感动的热泪盈眶。

或许,老刘这个文学小青年,却也有着被工作耽误的文学天赋,当他准备过八十大寿的时候,一本容纳他二百多首古典诗词的文集,已经在筹备出版当中了。

有人说过,人生有两种,一种是生活的经历,还有一种就是用诗文重新塑造出来的世界。经历是脚踏实地,塑造是灵魂写在了纸面上的另一种人生。

老徐退休后的生活,丰富多彩,不仅写诗填词、收徒,还拉起了一支文学爱好者的队伍。

和他一样,退休后不甘于平庸过日子的一群老头老太,孙子们已经长大,也不用再看管和接送,心底里那一抹少年时代的文学梦想,却在颐养天年时萌动的愈发强烈。

于是,以老徐为群主的《沂蒙山诗社文友群》便应运而生,一开张,加入的文友就达到了99人,整个文友群,积极活跃,学习交流的气氛很浓厚。

为了开辟网络和纸媒平台,激发文友们的写作兴趣,老徐亲自下手,向群内群外的业余作者征集稿件三百多篇首,主持编写出版了诗文合集《月下听泉》。

老徐主编的《月下听泉》,仅这一个书名,就有了千般的风情,万般的韵味,不仅有意境,还很有古代文人的格调。能让人沉入,亦能让人陶醉。入选作者达到了四十多位,面广量大,题材丰富,作品质量上乘,社会读者反响热烈。

一本《月下听泉》,就像一面大旗,将业余诗词爱好者,紧紧团结在老徐周围。

认识老徐的人都说,这个老头真会玩,玩啥像啥,还能玩出花样。

老徐玩文学,不仅玩的投入,而且玩的十分契合时代。

当文友们到处寻找适合自己的朋友圈时,他的《沂蒙山诗社文友群》诞生了,当文友们迫切想把作品印在书上时,他主编了《月下听泉》。

为了加快作品的推广和传播,老徐不仅注册了都市头条《月下听泉》栏目,还认证了编辑达人,所有文友们的作品,他都能在第一时间进行精美编辑、推广和传播。

老徐虽是一介白发老头,却能紧跟时代步伐,还能时常玩出个心跳,给你个刮目相看。这不,他为了激励文友多写勤写,出精品,在当今纸刊越来越不景气的社会大背景下,他却和《关东美文》合作,在山东临沂成立了《关东美文》沂蒙山编辑部,由他任主编,一下子就连续编辑出版了三期刊物,作者满意,读者过瘾,社会反响不错。

之所以认识老徐的人都说他会玩,关键是老徐有头脑,有思路,还敢干,有路子。

玩着玩着,老徐一下子就玩爆了朋友圈。

当文友们还沉浸在以上成绩的时候,老徐又爆出了一个惊喜,那就是他的又一本诗词集《沂蒙词韵》又要出版了。

从《漫步五洲湖》到《沂蒙词韵》,老徐的写作视野更宽、更广了,对沂蒙山、对临沂城的人文情怀也彰显得更浓郁了。

从一处公园,他能看到整个世界,从小小的南坊新城,他能纵览整个临沂城。

就好像他书写的不是一首诗,也不是一阙词,而是他对沂蒙山的深情守望。

这是一个人的胸怀在扩大,也是一个人的情怀在悠远。

他在自序里说:我喜欢在这片风光秀丽的土地上游览、观光,欣赏珍稀地质遗迹、地学科普、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奇特地貌、生态环境,每游览一处,都会将所见、所闻、所想、所悟用诗词的形式记录下来,做到游有所得,特别是在自然风景区,虽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高层次旅游境界,但总不致走马观花,过后一无所获。

他还说:我喜欢诗词,特别喜欢名人大家在词风中表现出的豪放和婉约。虽然缺乏他们的才情,但是每次出游过后,总有一种山之壮丽、水之柔美的激情在心底涌动,以至不得不拿起笔,情不自禁,或填词或赋诗,得以抒发兴致、表述情感。直到写完,才会觉得心安理得、气静神宁。虽然文采拙劣,但是动动笔,封存点滴,抒情志,寄神思。事后翻阅,总会唤起许多记忆,犹如旧地重游,余味无穷,平添诸多自然的意趣,其乐无穷。

于是,他就在闲暇之余,把个人多年来出游临沂的一百多处景点所得整理成册,每处加以题解,让更多的人了解临沂,对旅游爱好者也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如能依词鉴赏风景,析韵陶冶性情,或许对所到景点有更为深层的领悟及感触,当深以为愿。

这就是老徐,会玩的老徐,有着高超的诗词写作技艺,和深深情怀的老徐。

出去旅游,人家游历一次,他却能游历两次。一次是身临其境,一次是情临其境、意临其境、词临其境。

玩着,玩着,老徐就玩出了高度,玩出了水平,也玩出了境界,更玩出了成就。

不管玩啥,老徐都能玩的热情似火,玩得花样百出。

如果你来临沂,捧一本《漫步五洲湖》、带一本《沂蒙词韵》,那么,你就走进了一个用唐诗宋词营造的临沂。

2022年6月26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