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问题教学策略有哪些(哪个才是教学基本问题)

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小马过河》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的课文这篇课文如何教学才能帮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实际问题教学策略有哪些?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实际问题教学策略有哪些(哪个才是教学基本问题)

实际问题教学策略有哪些

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小马过河》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的课文。这篇课文如何教学才能帮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呢?

根据“焦点阅读”是问题化教学的特点,应重点抓课堂教学的基本问题以确定总的教学方向,有利于提升思维的深刻性;抓教学的分层次设计以帮助学生将问题分类,有利于提升思维的条理性;抓每个层次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链构建,有利于提升思维的流畅性。教师在文本解读基础上,可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尝试站在阅读理解立场上,将阅读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大致加以排列: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小马过河了没有?小马过河顺利吗?如果不顺利,它在过河时遇到了什么困难?这些困难它是用什么方法克服的?我从小马过河这件事上受到哪些启发?我能向小马学习点什么呢?如此等等。在此基础上,加以整合提炼,再确定该课教学的基本问题:小马成功过河的秘诀是什么?即小马是如何从不敢过河到顺利过河的?这是总揽大局的全局性问题。就本课教学而言,基本问题一旦确定,教学过程在以下三个层次展开就顺理成章了:小马过河遇到了什么困难?这个困难是如何解决的?从小马过河的故事中我懂得了什么道理?这样,问题链的构建也不再是难事了。

一、小马过河遇到了什么困难

小马过河遇到的困难其实分两个层面:表面的困难和心理的困境。表面的困难是有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心理的困境又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小马不知水的深浅,对自己能不能过去没有信心,不能确定,所以才有“我能不能过去呢”的疑问。二是小马不知道老牛伯伯和松鼠的话孰对孰错,不知所措。这两重困难叠加起来,小马便不知如何是好了。导致小马不能过河的主因是心理困境。而这两个层面的困难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自己没有尝试过。为什么老牛伯伯和松鼠会对河水的深浅有不同说法呢?因为它们是根据自己的身体和经验来判断的。而小马对过河却毫无经验。

就学情而言,学生能够看到表面的困难,即有条小河挡住了小马的去路,对心理困境有所感知却未必能清晰认识。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小马的心理困境及其根源就成为理解小马困难的关键。因此可构建如下问题链:

1.小马送麦子的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

2.仅仅是因这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导致小马不能过河吗?还有什么原因?

(1)小马对自己过河有信心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小马对老牛与松鼠的话能判断吗?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3)为什么老牛与松鼠说的河水深浅很不一样呢?(分别根据它们身体状态与经历,而不是小马的实际做出判断。)

(4)为什么小马对老牛与松鼠说的话不能判断对错?与老牛和松鼠相比,小马缺少的是什么?(没有亲身经历,没有正确认识,故不能判断。)

二、这个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面对无法过河的问题,小马是如何解决的呢?主要分为三个步骤。一是求助自己最信赖的人,小马跑回家求助妈妈了。二是听取最信赖人的建议,小马听取了妈妈的建议。三是根据建议亲自去行动,小马试着蹚水过河了。

小马第二次到河边过河时,心里已有了主见,行动很谨慎。心里有主见,表现在面对松鼠的再次好心相劝,具有坚定的前行信心:“让我试试吧。”行动很谨慎,表现在“小心地蹚到了对岸”。正是这两方面的结合,小马才取得了过河的成功,并获取了过河的经验。而这过河的经验,既不同于老牛的,也不同于松鼠的,而是小马自己独特的经验。

根据上述分析,可在这一层面构建如下问题链:

1.小马无所适从时,选择了向谁求助?(妈妈)为什么向它求助?(最值得信赖的人)

2.小马有没有听从妈妈的建议?(听从了)你怎么知道的?(小马去过河了)

3.小马过河时的表现是怎样的?

(1)在心理上,它还犹豫不决,无所适从吗?你怎么知道的?

(2)在行动上,它是怎么做的?用文中的语句回答。(小心地蹚到了对岸)

三、从小马过河的故事中我懂得了什么道理

从成长的角度看,《小马过河》是一篇成长童话。小马是一个不爱思考、凡事爱问妈妈的孩子,经过了过河这件事后,增长了经验,懂得了一个道理,获得了成长。小马懂得的道理对成长中的学生也是富有成长价值和指导意义的。所以,本文所蕴含的道理或给学生的启示是本课人文教育的重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小马过河的故事说了一个什么道理”?让学生明白其中所蕴含的道理:遇事一要动脑筋,二要去试试,这样才能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做事成功。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