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修其身必养其性(君子有三乐孟子只有其二)

继续读《孟子》,我真的越读越爱孟老师了,简直说出了我的理想。这次孟子说,君子有三乐,可惜孟子自己只有其中两乐,因为他自幼丧父。

孟子修其身必养其性(君子有三乐孟子只有其二)(1)

原文: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尽心上》

译文:

孟子说:“君子有三件值得快乐的事,称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没病没灾,这是第一件快乐的事;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这是第二件快乐的事;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而教育他们,这是第三件快乐的事。君子有这三件快乐的事,用仁德统一天下不包括在内。”

老张读解:

君子之三乐,第一是父母俱存,兄弟没有什么变故,尽到了孝道和兄弟之爱;第二是光明磊落,没有做对不起人、对不起天地的事;第三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而“王天下”则不包括在内。

孟子修其身必养其性(君子有三乐孟子只有其二)(2)

身为儒家亚圣,孟子怎能不知道“达则兼济天下”的道理,然而,他认为“王天下”远不是君子之乐。他也曾处于困顿和窘迫中,但是他以简单的快乐突围了人生之苦。

尽享天伦,无愧于心,且与天下苍生同欢乐。孟子的“君子三乐”,从个人至天下,道尽人生最大乐事。

这三乐,只有身为中国人的你才有机会享受到。这是中国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可以说是“天地君亲师”这一观念的最生动具体的表现了。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是对应天地良心。父母俱在,兄弟无故。这是孝悌之道带来的快乐。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尊师重教之道带来的快乐。

孟子修其身必养其性(君子有三乐孟子只有其二)(3)

人生不满百,求的就是一快乐。快乐有很多种,而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绝不会局限于自身之乐。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天下人快乐,我就会更快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