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钟看懂世界历史演化(我国历史上3次神奇的巧合)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总有一些难以言明的玄妙之事,它们或许是流传于民间的传说,或是记载于史书中的文献,但历经千年仍被人传颂,总归有它存在的道理。

在我国历史上,就有着惊人的三次巧合,这三次巧合让人不禁感叹,世界或许是一个轮回。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神奇”的历史现象。

几分钟看懂世界历史演化(我国历史上3次神奇的巧合)(1)

一统天下、二世而亡

在中国历史上,一统天下被人铭记的王朝,首当其冲应该是秦朝。秦起于边陲之地,经过几代人的奋斗,从一个镇守边疆的“部落”,成为诸侯承认的诸侯国。

再到终结周朝历史、一统天下,可以说整个秦朝的历史是一个草根的发家史。最初,被分封的时候,周朝并未将秦封为一国,当时秦的君主,实际上是周朝派去对付犬戎的工具人。

可是,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他们就这么在蛮荒之地生存了下来,甚至打退了犬戎,拓开了疆土。凭一己之力获得了诸侯国的承认,甚至后世评价,将秦穆公统治的时期并入春秋五霸之一。

尽管所谓的春秋五霸并非指真正意义上的霸主,但秦人的气魄正是于此养成。即便后来穆公去世,秦国一度衰弱,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崛起之势已经难以阻挡。

几分钟看懂世界历史演化(我国历史上3次神奇的巧合)(2)

经由嬴政之手,秦国一统天下。始皇帝为实行大一统,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同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废除了周朝八百年的分封制。

另一方面,始皇帝下令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在军事方面,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了万里长城……然而这一切实行得太快,导致百姓不满,积怨众多。

再加上晚年嬴政渴求长生,已经不能算是一个明君,导致秦朝统治的根基被动摇。等嬴政去世,大公子扶苏又被赵高和李斯联合害死,胡亥继位,没有明主的秦朝,就这样二世而亡。

有意思的是,这一切,数百年之后,又再度上演在隋朝之上。隋朝建国皇帝杨坚虽不如秦始皇那般具有雄才大略,但结束南北分裂的隋文帝杨坚,也算是一统天下。

几分钟看懂世界历史演化(我国历史上3次神奇的巧合)(3)

同样的,杨坚在一统天下之后也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使得国家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都得到了卓有成效的进步。但晚年的他,也变得逐渐多疑,和秦始皇不同,他是自己废掉了太子杨勇,立晋王杨广为太子。

杨广上位之后,荒淫无度,穷极奢靡,兴修大运河,许多人说杨广修大运河乃是错在当下,功在千秋,但实际上杨广从不是考虑到运河本身能给国家社稷带来多少好处,他只是为了方便南下,又何来的功?

杨广的一系列举措直接让隋朝的国力急速衰弱,乃至二世而亡。秦朝和隋朝,一样是一统天下的王朝,一样是明主雄才大略,却不能善终。

一样是长子不得继承大统,二世而亡,这当中有些许出入,却冥冥中有一种神奇的巧合。除了秦朝和隋朝之外,汉朝、宋朝依然也存在一些“轮回”的现象。

几分钟看懂世界历史演化(我国历史上3次神奇的巧合)(4)

高祖斩蛇、王莽篡权

汉朝的开创者刘邦,传闻在起义之时,有梦中斩白蛇之举。在秦朝末期,刘邦还是亭长的时候,曾往骊山押送过劳工,但是劳工大多都不堪受累,死在了路上。

刘邦也是个人才,想着要不直接把人放了,结果放走的劳工有十几个壮士还跟着刘邦。有一天夜里,刘邦喝醉了酒,走在队伍后面,前面的人折回来对刘邦说,有一条大蛇挡住了去路。

刘邦趁着酒意,拔出赤霄剑就把那条白蛇给斩成了两半。后来有一个老妇人挡住去路,说刘邦杀掉了他的儿子。那个妇人的儿子就是白帝的儿子。经过这样一件事,刘邦的威望更甚,逐渐聚集起一众追随者。

后来刘邦便击败了项羽,创立汉朝。值得一提的是,汉朝崇尚红色,正是因为汉高祖刘邦自称赤帝子。《汉书·王莽传》中有这样一句话:“赤帝汉氏高皇帝之灵,承天命,传国金策之书,予甚祗畏。”

几分钟看懂世界历史演化(我国历史上3次神奇的巧合)(5)

刘邦斩白蛇起义的说法算是在汉朝成为一个定论了,但刘邦可能没想到,在汉朝的统治时期里,会出现王莽这一个异数。汉平帝时期,外戚王莽篡夺朝政权力,从一个摄政王变成了真正的皇帝,创立了新朝。

在王莽建立新朝之后,他实行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在当时那个时代,已经属于天人之举,所以一直到今天,还有人戏称王莽是穿越过去的天命之子。

先不论他是否真的是“穿越人士”,但他的确像是秉承天命的人,作为一个外戚,他用雷霆手段夺取政权,甚至“改制”,其中不少措施令人称奇。

尽管王莽的新朝如昙花一现,但高祖斩白蛇起义和王莽篡权很像冥冥之中的一个轮回,毕竟“王莽,名字在古代有蛇的意思”,也应了一句话“有借有还”。

几分钟看懂世界历史演化(我国历史上3次神奇的巧合)(6)

少年幼帝、宋元更替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建立宋朝前,乃是后周的一位大将军,是当时禁军的最高统帅。陈桥兵变之后,赵匡胤在弟弟的怂恿下,强逼年仅七岁的后周皇帝柴宗训退位。

当时的后周由于皇帝年纪太小,朝政大权把握在宰相手里,政局不稳,人心浮动。手握军政大权的赵匡胤早有谋反之心,整个后周中央,根本没有兵力能和赵匡胤抗衡。

显德七年正月初一,辽军和北汉联军入侵,赵匡胤奉命出征讨伐,但到了距离开封几十里的陈桥驿,赵匡胤命令就地扎营。此时他叫人散布谣言,说皇帝年幼,不记军功。

赵匡胤则在营帐中假寐,等手底下的人把黄袍套在他身上,顺水推舟起兵谋反。虽然名义上赵匡胤是被禅让的,但大家都清楚,这赵匡胤实际上就是被逼宫的。

几分钟看懂世界历史演化(我国历史上3次神奇的巧合)(7)

而在数百年后,宋朝被忽必烈南下歼灭,当时的小皇帝也只有七岁。尽管赵匡胤是起兵谋反,忽必烈是两方交战,但其中的确有些相似之处。

古语有云:“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多少王朝不吸取前人的教训,重蹈覆辙,在历史长河中消亡。或许世界上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轮回,但那些不断重复的历史,又怎么可以说不是一个轮回呢?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