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破旧的老房子(农民大爷40年前花千元)

40年前破旧的老房子(农民大爷40年前花千元)(1)

国庆小长假,山西晋南地区阴雨不断,偶尔天空放晴,我们的民俗摄影小分队便出动了,就近走进了稷王山区的黄土大山之中,放飞心情随意行走,车子穿行在黄土沟壑之间,11点钟我们在坡顶看到了一个隐藏在山坳里的人家,青砖结构的民居飞入了眼帘,它与当地众多的土窑人家相比似乎很显高贵,“哇,豪宅人家啊,走,看看去!”,开车的张老师大喊过后,车子便沿着一条C字形的山路直奔目标而去。

40年前破旧的老房子(农民大爷40年前花千元)(2)

这个山坳里藏着一个袖珍山村,村口上两位大妈和一只小花狗迎接了我们,在她们的嘴里这个“豪宅”得到了印证。

“你们说的是老李家的砖窑吧,这你们可算是找对了,他家的砖头窑洞在我们这一带很有名的,这是上百年传下来的,看你们的年纪应当知道,早先的山里人过得啥光景,一般人家要有几孔黄土窑洞就相当不错了,能用青砖建窑坑定都是有钱人家,老李两口子住了一辈子,把它当宝贝,赶紧去看看,美着呢。”

两位老人热情地给我们指引着方向:“我们小村子现在也没有几户人了,算一算也就是四五户,很好找,里边车子是掉不过头的,你们沿着小路拐上一个弯道就看见了。”

40年前破旧的老房子(农民大爷40年前花千元)(3)

敞开的大门似乎就是为我们所留,走进院子满眼秋色,金黄色的玉米摊了半个院子,5孔整齐的青砖窑洞前,李大爷和老伴正在销柿子,看到我们进来,老人抬头说道:“刚刚雨停你们就来了,山路好走吗?天气冷了,外边潮湿,快到窑里坐坐,正好到了饭点一起吃点。”我们本不想打扰老人家干活,可是话刚说完李大爷便站起了身子,拉着我们一起走进了窑洞里。

40年前破旧的老房子(农民大爷40年前花千元)(4)

李大爷今年77岁,孩子们已经成了家,年轻人向往山外的生活,都走出了山沟沟,土生土长在黄土山沟里的他和老伴坚守在这里,和村子里其他几位老人一样不愿意离开自己的老窝,在山里养老继续过着传统的农耕生活。

当地农村人的生活习惯是一天两顿饭,天亮都要下地干活,早饭一般在10点左右,连续几天的小雨打乱了生活,雨停大爷老两口便迫不及待的摘柿子开始加工柿饼,今天的饭就晚了点,老伴做着饭,大爷和我们聊着天,话题便到了他家的“豪宅”上边。

40年前破旧的老房子(农民大爷40年前花千元)(5)

“我家以前住在更远的山里头,就是3孔土窑洞,上个世纪70年代,这个村子的这户人家迁到了山外,这个6分大的院子不用了,经人介绍我以1000元的价格买了下来,对于现在来讲1000元就是个捡漏的数字,可是在那个年代就是一笔巨款,东拼西凑的借了不少,让我还了几十年的账,当年之所以借钱买房主要就是为了能迁到一个相对好地方,人家的院子在当地也算是好院子,能用青砖建房的很少,据主人说有上百年的时间了。”

大爷说完指着窑洞给我们看,他介绍说:“当地人建窑洞有几千年历史了,古人传下来的方法就是根据地理条件,在黄土崖下打土窑洞,这样既能节省钱财,速度又快,这户人家在当年相比很有钱,挖好窑洞又用青砖进行了加固处理,外表的青砖可以看见,这里边的上了一层黄泥,时间长了烟熏火燎的,表皮泥巴已经发黑,不要看是老窑洞,它是非常坚固。”

40年前破旧的老房子(农民大爷40年前花千元)(6)

外观大爷家的“豪宅”是一排5孔砖窑构成,尽管经历百年风雨它依旧坚固如初,大爷说:“这个砖窑是基础,在我手里80年改造过一次,窑洞门窗都变成了现代模式,上方还特别用来青砖建了花墙,做了防水处理,窑洞整体的高度在6米左右,里边高度有3米多,长度在12米左右,住了几十年外边没有啥变化,里边却是很舒服,冬暖夏凉自不必说,做饭住宿一体就相当方便实用,现在农村经济好了,我为啥不愿意卖掉离开,这里有几个原因。”

李大爷总结的原因有三点:第一现代人都是一股脑的往城里跑,城里生活时间长就会想念农村,农村现在和城市差别缩小了,城里有的农村基本都有,在哪里生活都一样,相对来讲农村要自由的多;第二山村是个养老的好地方,空气新鲜,慢生活很适合老年人,特别是在农村住惯了的老人,农村老人你到了城市就像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不适应身体就要出问题;第三个是主要原因,你现在把房子卖了几十万元,到城里买一套房子就花完了,以后的生活有什么来源?

40年前破旧的老房子(农民大爷40年前花千元)(7)

说话间李大爷的老伴已经做好了早饭,看上去也非常简单,小桌子上放着3盘菜,一盘子红薯,2个大馒头,老人说这些都是自家地里产的纯绿色食品,都不花钱吃着很健康,当地人的习惯早上是不烧汤的,两大碗白开水就解决了。

老人家热情好客,一再邀请我们坐下来一起吃饭,推辞不掉,3个人各自吃了他们一个蒸红薯,干面甜的口感至今让人难忘。

40年前破旧的老房子(农民大爷40年前花千元)(8)

吃过饭李大爷坐在椅子上要抽口“神仙烟”,接着给我们讲这个“豪宅”的事情:“这几年有钱的城里人都往山里边跑,很多人在这里买窑洞,大多数人都是为了休闲放松,山沟下边有户人家的土窑洞都卖了10多万元,人家用青砖把窑洞院子里里外外装潢一新,还有砖雕造型,那才叫豪华,也有人来看我家的院子,提出给个更大的价钱,听说就是看上了我家这个很有年代感的老房子,被我拒绝了,你想想我住在自己的老房里,心安理得,卖了房子我去哪里生活?临到头拿着卖房钱最后都是坐吃山空!”

40年前破旧的老房子(农民大爷40年前花千元)(9)

李大爷的儿子在邻县经营着一家面食饭店,生意还不错,他和老伴现在种着10多亩山地,一半是小麦玉米等等农作物,另一半是中药材,每年地理产的粮食也吃不了,中药材能有数万元的收入,种地干活不为别的,这是农村人的习惯,只要能动就干个不停,有活干就有好心情,用他的话讲活的就是一份心情。

40年前破旧的老房子(农民大爷40年前花千元)(10)

李大爷的院子分前后,前边是一排5孔砖窑,后边是个土窑小院,以前后院的土窑洞就是个牲口间,现在大爷在里边养了10多只羊,品种是现在不多见的绵羊,这是北方黄土地上的老品种,大爷几乎养了一辈子相当有经验,一年下来万元左右的收入,看来这窑洞院子老人家确实是离不了,高价不卖也在情理之中了。

40年前破旧的老房子(农民大爷40年前花千元)(11)

小山村是个黄土旱塬,靠天吃饭自古就是这样,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当地人把耐旱的柿子做成了一种美食,就是大家非常喜欢吃的柿饼,昼夜温差很大的稷王山区生产的柿饼成了抢手货,前些年甚至销售到了东南亚等国家,每年的柿饼在腊月里常常是供不应求,李大爷家里的柿饼每年能够加工5千多斤,这也是家里一笔不小的收入。

40年前破旧的老房子(农民大爷40年前花千元)(12)

离开的时候,张老师试探着问老人:“李大爷,如果给您100万,你会不会出让小院啊?”

“我老了要钱做啥?现在要的是健康,砖窑在山中冬暖夏凉又接地气,住着心里舒坦,换个环境也许不适应,钱花光了就完了,再说了老院子也是一种回忆。”

40多年前的山区“豪宅”在当下充其量也就是个不多见的旧砖窑院子而已,但对李大爷来讲这个院子是他最好的养老地方,毕竟健康和现实是第一位的,高价不卖自有他的道理,您说是不是啊?【想看到更多的百姓的故事请点击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