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章节必背考点(教育学核心考点)

教育与教育学

核心考点 1

教育的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判断、简答

教育学章节必背考点(教育学核心考点)(1)

核心考点 2

教育的功能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判断

教育学章节必背考点(教育学核心考点)(2)

核心考点 3

教育的起源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判断

(一)神话起源说

最古老的起源

代表人物:朱熹

(二)生物起源说

代表人物: 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他们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巧记:本能生利息

(三)心理起源说

美国教育学家孟禄在批判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巧记:心理仿孟禄

(四)劳动起源说

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和凯洛夫

巧记:劳动爱米凯

备考方向

1.理解记忆教育的四种起源

2.重点理解生物起源、心理起源代表人物及观点

♥核心考点 4

教育的历史发展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判断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选择、判断)

(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

(2)无阶级性。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选择、判断)

1.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1)奴隶社会的教育及其特征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

奴隶社会教育的特征

①学校教育成为奴隶主阶级手中的工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②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和相对立;

③学校教育趋于分化和知识化;

④学校教育制度尚不健全。

(2)封建社会的教育及其特征封建社会仍然没有培养生产工作者的任务,基本上也是与生产劳动脱离的。

(3)古代东西方教育的共同特征 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巧记:街道等,专刻象)

2.古代社会教育的发展

(1)古代中国(单选、多选、判断)

(2)古代埃及(单选)

“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便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3)古代希腊(单选、多选)

(4)中世纪的西欧

(三)近代社会的教育(多选)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国家化)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德国(当时的普鲁士)1763 年作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规定,是世界上最早的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义务化)

(3)教育的世俗化。(世俗化)

(4)教育的法制化。(法制化)

巧记:法国义世

(四)现代社会的教育(选择、判断、简答)

1.现代教育的特点

2.20 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最早系统论述了终身教育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对等级化、特权化、专制性的否定)

(4)教育的多元化。多元化是对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教育全球化。

(7)教育信息化。

(8)教育具有科学性。

巧记:全球全民多元信息民主现代科学

备考方向

理解记忆每个历史时期教育的主要特征,本考点以古代中国、古希腊、中世纪西欧、近代社会初等义务教育、20 世纪后期教育的特征为重点记忆考点。

核心考点 5

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

【常考题型】单选、填空、判断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教育问题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备考方向

理解教育的概念,特别注意教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为教育问题

核心考点 6

教育学的发展概况(上)

教育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成萌芽、独立形态、多元化、现代化四个阶段。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单选、多选、判断、填空、简答)

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1)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

①论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②论教学原则与方法:

第一,启发性原则——启发诱导。

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

第二,因材施教原则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学、思、行相结合,即学思并重。

第四,巩固性原则——温故知新。

(2)孟子的教育思想:

“性善论”“明人伦”“大丈夫”

(巧记:大善人)

(3)荀子的教育思想:

“性恶论”,“化性起伪”“闻—见—知—行”

(巧记:化恶行)

(4)墨家的教育思想:

“兼爱”“非攻”

知识的来源:亲知、闻知、说知

(5)道家的教育思想

(6)《学记》的教育思想《学记》(收入《礼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

①论教育教学原则——教学相长。

《学记》云:“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②尊师重道,藏息相辅。

《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相互补充,

《学记》指出:“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③豫时孙摩。

《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后概括出的规律,包含四条原则。“豫”是预防,“时”是及时,“孙”是指循序,“摩”指观摩,“相观而善之谓摩”。

④启发诱导

《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

《学记》云:“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长善救失。

《学记》认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⑤学不躐等,即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

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西方教育学的思想主要源于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以问答法著名。

这种问答法分为三步:

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

第二步称为定义;

第三步称为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2)柏拉图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

(3)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分阶段进行教育,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的教育,成为后来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源泉。

(4)昆体良

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代表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论著。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提出的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1)夸美纽斯

1632 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其主要教育观点包括以下几点:

①“泛智”教育:

夸美纽斯从他的民主主义的“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思想。

eg.“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

②班级授课制: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

(2)卢梭

坚定的“性善论”者。

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这是其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

著作为:《爱弥儿》

(3)康德:先后四次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有影响的学者之一。

(4)裴斯泰洛齐

在西方教育史上,他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

(5)洛克:

提出了“白板说”,著作《教育漫话》一书中,他详细论述了绅士教育的内容(即体育、德育和智育)及方法。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他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1806 年)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同时,这本书也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其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②教育目的:

可能的目的:指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的职业有关的目的;

必要的目的: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等五种道德观念。

③教育性教学原则:“教育性教学”指没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④教学四阶段论: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

巧记:小明联系小方

⑤形成了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特点。

赫尔巴特被看作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

(2)杜威: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

①他提出了“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

巧记:儿童在活动中学经验

其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又译《民本主义与教育》,1916 年)反映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其主要教育观点包括以下几点:

①论教育的本质: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此外,杜威还提出“学校即社会”

②论教育的目的:

杜威从“教育即生活”中引出他的“教育无目的论”。

③“从做中学”

④思维五步说或五步探究教学法:

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备考方向

重点把握每个阶段重要代表人物的观点及其著作,其中以萌芽阶段的孔子、《学记》,苏格拉底。

独立形态阶段的: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和杜威等人物尤为重要。

核心考点 6

教育学的发展概况(下)

(三)20 世纪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

1.实验教育学:

  • 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
  • 代表著作:《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纲要》等。

2.文化教育学:

  • 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兰格、利特。

3.实用主义教育学:

  •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 代表著作:主要有《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设计教学法》等。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社会主义教育学)

  • 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
  • 1939 年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 我国教杨贤江:《新教育大纲》(1930 年)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5.批判教育学:

  • 代表人物: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国的布厄迪尔。

(四)中国近现代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毛泽东

1.五育并举,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造就“完全人格”。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教育

2.“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3.教育独立思想

(1)教育经费独立;

(2)教育行政独立;

(3)教育学术和内容的独立;

(4)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

陈鹤琴:

1.“活教育”的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活教育”步骤。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批评研讨

陶行知:

1.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3.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万世师表——宋庆龄

(五)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1.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

(1)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结构教学论”;倡导发现法

(2)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一般发展,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巧记:两高两理一差)

(3)瓦·根舍因: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4)其他学者的观点:

①保罗 · 朗格朗

②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教育基本规律

核心考点 7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简答

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

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

6.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生产力对教育的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

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

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三、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

四、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教育既是文化的构成体,又是文化的传递、深化与提升的手段。这就是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3.文化影响着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备考方向

理解记忆社会诸因素对教育的制约合影响作用,本考点以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为重要考点,请大家务必背诵

核心考点 8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

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备考方向

理解记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三种表现,根据题干中的描述能够准确匹配出相对独立性。

核心考点 9

教育的社会功能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判断、简答

(一)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三)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教育的科技功能)

(四)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能够传承文化

2.教育能够改造文化(选择和整理、提升文化)

3.教育能够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

4.教育能够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备考方向

理解记忆教育对社会诸因素的作用,根据题干描述能够做到准确匹配出所讲内容为教育功能中的那一条,本考点以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为更为重要考点。

核心考点 10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常考题型】选择、判断、填空

(一)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1.内发论的基本观点:

内发论强调内在因素,如“需要”“成熟”

2.内发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包括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高尔顿、格塞尔、霍尔等。

巧记:内孟四尔弗

(二)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1.外铄论的基本观点:

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2.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荀子、洛克、华生等。

巧记:外荀洛华生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

备考方向

准确理解内发论及外铄论的观点,理解记忆相关代表人物

核心考点 11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判断、简答

教育:学校教育(简答、论述)

教育从逻辑上既是特殊的实践,又是特殊的环境。

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

1.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学校教育在影响个体发展上的特殊功能)(简答)

(1)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口诀:及时延时规范特殊才能

备考方向

准确记忆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几个,理解每个因素在人身心发展中的具体作用

核心考点 12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判断、填空、简答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教育要求:遵循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地施教;不可“拔苗助长”“陵节而施”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最近发展区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教育要求: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的方法和内容上应有所不同,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均衡性)——关键期

个体身心发展同一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发展速度和不同方面的发展水平都是不平衡的教育要求:把握施教的关键期或最佳期,视时而教、及时施教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六)个体身心发展的整体性

备考方向

1.理解每条规律的涵义,把握教育要求

2.能够根据相应题干描述匹配出相应的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核心考点 13

教育目的的内涵

【常考题型】单选、判断

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备考方向

理解教育目的概念

核心考点 14

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作用

教育目的的意义(判断、单选)

核心;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主题和灵魂,是最高理想。

教育目的的功能(作用)(判断、单选、多选)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教育目的无论是对受教育者还是教育者都具有目标导向作用。

2.教育目的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受教育者因为有了目标,可以树立信心,坚强的排除各种困难,争取实现目标。

3.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此外,有说法认为,教育目的的作用(功能)包括导向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也有说法认为,教育目的的功能(作用)包括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评价功能。

备考方向

1.理解教育目的意义和作用,记住相应关键词即可 。

2.理解教育目的作用,根据题干描述能够准确匹配出属于教育目的那一个作用。

核心考点 15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判断

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

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备考方向准确理解教育目的三个层次的涵义,理解三个层次之间的具体关系

核心考点 16

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判断

(一)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二)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

(三)人们的教育理想

(四)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

备考方向

准确理解记忆确立教育目的的四个重要依据

核心考点 17

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判断

(一)个人本位论及其主要观点:

强调人的本性,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代表人物: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儿、马斯洛等。

巧记:孟卢禄骑马

(二)社会本位论及其主要观点:

社会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社会的要求,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

代表人物:荀子、柏拉图、赫尔巴特、凯兴斯泰纳、涂尔干等。

巧记:巴图涂寻(荀)死(斯)

(三)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备考方向

1.理解每个理论涵义能够根据题干描述,匹配出属于那一个理论

2.记忆相关代表人物

核心考点 18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构成

【常考题型】多选

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建构全面发展的教育。一般认为,我国现在的中小学的全面发展教育主要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1.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1)德育——方向和动力

(2)智育——核心

(3)体育——保证

(4)美育包括感受美、理解美和鉴赏美,其中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

(5)劳动技术教育

2.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1)“五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

(2)“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

(3)“五育”之间具有内在联系。

备考方向

1.理解每一育的涵义及在五育中的地位

2.理解五育之间的关系

核心考点 19

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判断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的内涵

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要避免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出现以下误区

误区一: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

误区二: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误区三: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

误区四: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误区五: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误区六: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

误区七:素质教育就会影响升学率。

备考方向

本考点重在考生理解记忆

核心考点 20

学校概述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填空

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和校园组织与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主要包括校风、学风、教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等。

备考方向

理解记忆校园文化的构成,校园精神文化尤为重要

核心考点 21

教育制度的内涵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填空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各项规定的总称。

  •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
  •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备考方向

1.理解教育制度的概念

2.重点理解记忆学制的具体规定

核心考点 22

建立学制的依据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

(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三)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四)人口发展状况

(五)文化传统

(六)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备考方向

理解记忆建立学制的依据

核心考点 23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判断

(一)双轨学制:代表国家英国

(二)单轨学制:代表国家美国,有利于教育的普及

(三)分支型学制:代表国家苏联和我国

备考方向

1.理解现代学制三种类型的涵义

2.记忆相关代表国家

核心考点 24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判断

(一)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教育制度的发展历史)

1.前制度化教育:学校的出现

2.制度化教育:学校系统的出现

3.非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6.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7.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8.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备考方向

1.记忆教育制度在形式上发展的三种形式,把握每个形式的主要特征

2.理解记忆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教师与学生

核心考点 28

教师的概念

【常考题型】单选、判断

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

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备考方向

理解教师的概念

核心考点 29

教师职业概述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判断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概念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的界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夸美纽斯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的职业。

(二)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角色)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1.“传道者”角色(加里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授业、解惑者”角色(知识传授者、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3.示范者角色(榜样)

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

5.“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的角色

6.“研究者”角色和“学习者”“学者”角色

巧记:传研教授家事(示)

备考方向

1.理解记忆教师职业的性质

2.理解记忆教师职业的角色,根据题干描述能够准确匹配属于教师职业的哪个角色。

核心考点 30

教师劳动的特点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判断、简答、论述、案例

(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是由其工作性质、任务及过程的特殊性所决定。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教师劳动性质的复杂性;

(2)教师劳动对象的复杂性;

(3)教师劳动任务的复杂性;

(4)教师劳动过程的复杂性;

(5)教师劳动手段的复杂性;

巧记:对手过任性

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论述题)

(1)因材施教。

(2)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

(3)教师需要“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机智可以用四个词语概括: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掌握分寸、对症下药。

(二)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1.时间的连续性

2.空间的广延性

(三)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四)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

备考方向

1.记忆教师劳动的五大类特点

2.逻辑每类特点的涵义,尤以复杂性和创造性、长期性、示范性更为重要。

核心考点 31

教师的职业素养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判断、填空、简答、案例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立身立业的根本)

1.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前提、基础)

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的要求/教师如何热爱学生?

①把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②把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③要全面关怀学生。

④要关爱全体学生。

⑤理解和宽容学生。

⑥解放学生。

⑦对学生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巧记:两爱两全两解一积极

3.对待集体:团结协作

4.对待自己:为人师表——良好的道德修养

(二)教师的知识素养

1.政治理论修养

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

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条件性知识

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及学科教学法是教师需要掌握的教育理论的基本课程。

教育科学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知识:

(1)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

(2)教与学的知识;

(3)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

5.丰富的实践知识

(三)教师的能力素养

1.语言表达能力

2.组织管理能力

3.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

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

(四)职业心理健康

1.高尚的师德

2.愉悦的情感

3.良好的人际关系

4.健康的人格

巧记:师德情感人际人格

备考方向

本考点为特别重要的考点,要求考生准确理解记忆每个素养具体包含的知识点,且能够准确根据题干描述匹配出相应素养。

核心考点 32

教师专业发展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简答

1.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

2.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专业理想的建立。

(2)教师的专业人格。

(3)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

(4)专业能力的提高。

(5)专业态度和动机的完善。

(6)专业自我的形成。

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①师范教育

②入职培训

③在职培训

④自我教育

巧记:自我师范教育,在入职培训

4.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5.教师专业化的实现

1.国家和政府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与保障

2.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的主观努力

备考方向

理解记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途径、条件的具体知识点

核心考点 33

学生的特点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判断

1.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

从学生自身特点看,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

2. 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自觉性(主动性、基本表现)、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最高表现)

3.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备考方向

理解学生的特点即可

核心考点 34

现代学生观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简答、论述、案例

(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是责权主体

备考方向

1.准确理解并记忆现代学生观三条的涵义并能迁移至具体案例中

2.理解记忆每条下边所包含的小条的内容

核心考点 35

师生关系概述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判断、填空

(一)师生关系的内涵: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工作关系、人际关系、组织关系、非正式关系、心理关系

(二)两种对立的观点

1.教师中心论:赫尔巴特

2.儿童中心论(学生中心论):卢梭和杜威

备考方向

1.理解记忆师生关系的概念及种类。

2.记忆师生关系两种对立观点的代表人物。

核心考点 36

师生关系的内容

【常考题型】单选、判断

(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二)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三)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备考方向

1.理解记忆师生关系的内容

2.每条师生关系需要跟前面的纬度做到正确匹配

核心考点 37

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

【常考题型】单选

(一)专制型师生关系

(二)放任型师生关系

(三)民主型师生关系

备考方向

理解每种师生关系的类型,给出相应的题干描述能够准确匹配出属于哪种师生关系的类型

核心考点 38

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

【常考题型】单选、多选、简答、论述、案例

(一)教师方面

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教师。为此,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4)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5)发扬教育民主。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

(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8)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9)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二)学生方面

(1)正确认识自己。

(2)正确认识老师。

(三)环境方面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纯洁性;

(2)加强学风教育,促进良好学风养成,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风氛围下健康地学习。

备考方向

理解记忆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并能够迁移至相应的材料中。

核心考点 39

理想师生关系(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常考题型】多选、简答

(一)人际关系:尊师爱生

(二)社会关系:民主平等

(三)教育关系:教学相长

(四)心理关系:心理相容

备考方向

理解记忆新型的师生关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