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无趣世界更寂寞(樽前作剧莫相笑)

2018年春天,作家李敖在台湾去世。

李敖在一次做客《康熙来了》的时候,小s问他:“你有没有一点点害怕死亡?”李敖引用了海明威《战地春梦》这本书中的话,他说:“我不怕死,可是我讨厌死。”

李敖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作家。他博古通今、知识纵横,但却常常语出惊人,桀骜不驯。

有很多人讨厌李敖。有人讨厌李敖是因为他的狂傲。李敖曾经说过:“五百年来,中国白话文作家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也有人厌恶李敖源自于他的几段感情。他与胡因梦离婚后曾经评论:“美人便秘,与常人无二。”很多人自然觉得这样评价自己的前妻是不恰当的。

可是,无论你讨厌他、喜爱他、不了解他,李敖都是一个集天赋与努力为一身的人。很多人是一出生便展现出了某一方面极强的天赋,却从未在这一方面苦下功夫。这样的人多半被历史的潮流淹没。很多人是后天十二分努力,但是却难以达到顶尖的成就。这样的例子,只是需要翻看下每届参加奥运会却没有进入决赛的运动员名单,便可以找到无数。

然而,李敖是一个能够把天赋和勤奋结合在一起的人。他直到老之将至,仍笔耕不辍。这不得不让人敬佩。可是,当一个既有天赋又有勤奋的人身上还勇于去承担社会责任,那么这个人不得不让人怀念。

李敖无趣世界更寂寞(樽前作剧莫相笑)(1)

1

李敖说,如果我们在描述一个人的时候指这个人是小女孩,那个人是老人,这不是很好的语言。他说,我们应该形容这是“红颜”,那是“白发”。虽然俗套,却是好的语言,因为用的是细节。

对于李敖,他的细节太多。在他比较晚年的电视采访中,他是:“早上5点起床,深夜11点入睡。”这是他的细节。

年过80岁,李敖依旧早上5点钟起床,他看书、写字,直到夜里11点。他说,如果他在一个小时内没有写出一些文字,那么他便荒废了这1个小时。他说,时间是多么宝贵啊! 很多人到了这个年纪都认为自己功成名就,往往希望自己的学生们可以为自己整理出自己的著作。可是李敖却依旧每日读书写作。

李敖在17岁时便学习中国古典著作,后来又研究西方的文史哲著作。李敖表示他这辈子没有出过国。一个从未出过国的人却可以把西方的英文原版著作信手拈来。你可以时常在他的作品中看见他直接引用经典英文原文。例如,他在作品中引用了美国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的《生命前进着》、梭罗在《瓦尔登湖》中的文字等等。他觉得观点总归要有知识来做支撑才显得厚重。他对资料要求非常严谨,收集的资料非常丰富详实。

李敖无趣世界更寂寞(樽前作剧莫相笑)(2)

2

李敖是个有着双重性格的人。他常常在台上骂人,讲粗口,他写很多书来批评人,可是他在台下待人接物却总是文质彬彬,细腻,温柔。

2005年,李敖重访了他在北京的母校,新鲜胡同小学。当他走进小学,发现很多小学生在雨中列队拍手迎接他。他特意走过去和列队的小朋友们一一握手。当他走进教室,有人提议李敖在黑板上给孩子们写几个字。校长给李敖递来了粉笔,他一边接过粉笔,一边说:“不敢当不敢当”。

另一次,李敖在做客《康熙来了》的时候,他手中的资料不小心跌落在地上。小s低头帮他捡起,他也立刻低头捡资料,并且说:“不敢当,不敢当。”

李敖曾经因为小s调侃李敖暗恋张兰而把小s告上法庭。李敖在这次诉讼中不要金钱也不要道歉,他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上《康熙来了》。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李敖是为了再度出名才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那时的《康熙来了》这档节目的人气在非常高的。然而,如果你也看过2011年那期节目,你就会发现,整场节目下来,李敖只是为了向主持人们传递他的思想主张,即,作为有广泛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应当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做娱乐节目的同时向人们传递更有深度的内容与知识。他说:“你们逃避了社会责任,你们抢到了这么好的媒体,结果你们整天在节目里吃喝玩乐,挖苦别人,糟蹋了你们的才华。”

李敖无趣世界更寂寞(樽前作剧莫相笑)(3)

3

不同于很多纸上谈兵的文人,李敖既敢在文章中写出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又敢于身体力行去改变这些不满。他上综艺节目,用娱乐的方式为大众传递有深度的内容。他敢于广撒钱财,用钱去支持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人。

李敖常常喜欢在他演讲的最后引用陆游的一句诗,“樽前作剧莫相笑,我死诸君思我狂。”他的意思是,他在众人面前开玩笑,大家千万不要笑他,因为他死了之后,大家会想他想得发狂。

现在他去世了一年多,我想,很多人也一定很怀念他。

相关阅读

李敖回忆胡茵梦:当年她追我,3个月婚姻虽短暂,却惊涛骇浪

李敖无趣世界更寂寞(樽前作剧莫相笑)(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