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基本情况(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知识50问)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基本情况(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知识50问)(1)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基本情况(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知识50问)(2)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基本情况(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知识50问)(3)

为让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全面了解工会、真心向往工会、主动走进工会,商丘市总工会根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知识50问》以及“学习强会”平台相关内容,陆续推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知识50问”系列专题解答,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

46.线下不方便入会,可以在网上入会吗?

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多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实际,结合智慧工会建设,各级工会已加快推进网上入会步伐,逐步健全支持网上便捷入会的数据系统和服务平台。目前,已经有很多地区支持网上入会全流程操作。例如,在北京市总工会推出的“北京工会i会员”微信小程序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只需几步即可完成入会信息的填写,不到几分钟便能收到成为工会会员的短信提醒。

47.被互联网平台要求注册为个体工商户,会对入会产生影响吗?

互联网平台要求在其平台就业的劳动者注册为个体工商户,目的是模糊事实劳动关系,规避用工主体责任,一旦发生劳动争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由于劳动关系难以认定而导致维权困境。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找工会请求法律援助。从理论上来说,只要用工实际情况符合劳动关系构成要件,在法律上就应当认定为劳动关系。如果证明强迫或诱导平台劳动者注册为个体工商户且并非劳动者的真实意思表示,发生劳动争议时仍可以被法院认定为双方存在劳动关系。面对这种情况,加入工会是最佳选择。工会有法定的地位和职能,有遍布全国的组织体系,有兢兢业业为维护职工权益奔走的各级工会工作者,能够更有效地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48.加入工会需要交纳会费吗?

作为工会组织开展工作所必需的资金费用,工会经费主要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工会活动。工会经费的其中一项来源就是工会会员交纳的会费。交纳会费是工会会员的义务,是会员作为工会组织成员的具体体现,是会员与工会建立组织关系的手段。《中国工会章程》规定的会员义务就有“遵守工会章程,执行工会决议,参加工会活动,按月交纳会费”。

按现行规定,会员交纳的会费全部留在基层工会,无须上交。也就是说,职工交的工会会费最终还是流向职工,用于本单位工会活动,服务工会会员。事实上,职工交的工会会费都会按照相关规定用在自己身上,如工会开展的法律援助、素质技能提升、体检、疗休养、困难帮扶、“送温暖”、劳动保护、互助保障、慰问福利品发放等活动都是工会会费在发光发热,真正做到“取之于职工,用之于职工”。

鉴于部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无工资性收入的实际情况,一些地方探索了定额交纳会费的方式。例如,由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财政局共同制定的《服务灵活就业群体工会会员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于2019年1月1日起实行,其中对灵活就业群体会费收缴标准进行了细化,规定会员会费按每人每年120元标准收缴(每月交纳10元),但工会提供的服务会员项目经费的人均标准为每人每年420元,也就是说,每年交纳120元的会费,就能享受到420元的服务。

按照全国总工会相关规定,工会会员按本人工资收入的0.5%计算交纳会费,工资尾额不足10元部分以及各种奖金、津贴、稿费收入等均不计入交纳会费的基数。

49.工会会员卡有哪些用处?

为满足工会会员多样化的需求,一些地方工会探索通过发行工会会员卡,在互助保险、日常消费、城市公交、金融服务、休闲度假、文化娱乐和志愿者服务方面,为广大会员提供多样化普惠服务。例如,长春市总工会以工会会员卡为载体,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创建了“一卡一网一体系”的“互联网 普惠服务”模式,让工会服务更普遍地惠及会员。通过卓有成效的服务模式,长春市总工会共撬动社会资金1.25亿元、项目投入和补贴9652万元,让近15万名持卡会员享受在职职工住院医疗、非工伤意外伤害及家庭火灾损失补贴近5000万元,500余万人次的持卡会员享受到不同程度的免费和优惠服务,会员受益资金达2.2亿元。

50.工会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工作提供哪些经费保障?

各级工会一直在持续加大投入,逐步建立、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推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项目制,争取财政资金和社会力量投入,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多渠道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工作经费保障不足等现实问题。

同时,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收入不稳定、难以确定交纳会费基数的实际,各级工会也在不断加强对会费交纳问题的探索研究,努力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的动力。

例如,广州市总工会投入专项经费220万元,对行业工会围绕建会、入会、劳动竞赛等开展的优秀活动项目给予2万~6万元的补助,推动形成有影响、有特色、有实效的行业工会工作品牌。

//

热点推荐

【专题解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知识50问(一)

【专题解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知识50问(二)

【专题解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知识50问(三)

【专题解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知识50问(四)

【专题解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知识50问(五)

【专题解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知识50问(六)

【专题解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知识50问(七)

【专题解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知识50问(八)

【专题解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知识50问(九)

来源:《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50问》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编辑:任亮亮

审核:郑雨涵

终审:杨中启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基本情况(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知识50问)(4)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基本情况(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知识50问)(5)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基本情况(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知识50问)(6)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基本情况(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知识50问)(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