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大理院位置 清末时期的云南大理

这是一组拍摄于清末时期的云南大理的老照片,这些照片是清末时期来到云南大理进行考察或者游历的外国摄影师们所拍摄的,拍摄时间并非同一时期,也并非出自一人之手,而是从许多摄影图片中选取出来的。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这些老照片,去看看百年前的大理的样子。

大理是西南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的南诏国和大理国曾在这里建都,文物古迹众多,琳琅璀璨,素有“文献名邦”的美名。大理地理位置重要,在古代是“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重要中转站。“大理”之名来源于南诏国第十一世王世隆的国号大礼国。“礼”与“理”谐音,为大治大理,以礼治国的意思。

清末大理院位置 清末时期的云南大理(1)

清末时期的大理三塔和雪山。大理三塔指崇圣寺三塔,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背靠苍山,面朝洱海,始建于唐代南诏国时期(公元824—859年)。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塔组成,大塔名叫千寻塔,俗称“文笔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寻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卫。大理三塔的远处是皑皑白雪覆盖下的雪山。

清末大理院位置 清末时期的云南大理(2)

清末时期的大理,在近处拍摄的崇圣寺三塔,一位男人正牵着马在吃草,旁边还有一头小马驹。千寻塔在崇圣寺三塔中最先建造,一个重要的建造原因,是大理古为“泽国多水患”。《金石萃编》中记载:“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为此镇之。”所以修建千寻塔的最初目的是镇水患。

清末大理院位置 清末时期的云南大理(3)

清末时期的云南大理,近处是一处村落,远处可见雪山,这个画面就像一幅景色宜人的水墨山水画。大理雪山一般指的是苍山雪。苍山横亘大理境内,山顶常年白雪覆盖,呈现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象,所以被人们称为“苍山雪”。在阳光的照射下,苍山雪极为壮观,历来就被誉为大理“风花雪月”之最的称号。

清末大理院位置 清末时期的云南大理(4)

清末时期的大理,一个村镇街边的一个小店铺。几个当地人正站在店门口就好奇地望着经过这里的外国考察队。

清末大理院位置 清末时期的云南大理(5)

清末时期的大理,在雪绒花草甸中前行的外国考察团。雪绒花又名火绒草、薄雪草,是著名的高山花卉之一。雪绒花花亭亭玉立,洁白如雪,非常好看。

清末大理院位置 清末时期的云南大理(6)

清末时期的大理,正在休息的一队马帮。大理地处云南边境,是古文化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也被称作西南陆地的“丝绸之路”。

清末大理院位置 清末时期的云南大理(7)

清末时期的大理,整装待发的马帮。在曲折险要的古道上,在古代只能靠着人和马的徒步运输来负担货物运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专门以货物运输为职业的马帮。

清末大理院位置 清末时期的云南大理(8)

清末时期的大理,大理城里赶着马匹,托载着货物准备出城的马帮。当年的马帮通过蜀身毒道这条最古老的贸易通道,从内地及成都把铁器、铜镜、丝织品和瓷器等物品输入云南各地及东南亚各国,同时把金银、珠宝、玉石、香料、象牙、犀角等物品输往内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