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

六十一团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1)

第四师61团,位于波罗科努山山脚下的冲积扇平原地段,西以霍尔果斯河为界,与哈萨克斯坦隔河相望,东邻伊车嘎善乡,南靠莫乎尔牧场,北抵温泉县,西南与62团为邻。元代的阿力玛里古城就座落于此,因盛产苹果,又称“苹果城”。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2)

61团土地面积158万亩,耕地面积12.7亩,果园7万亩。境内风景如画,群山巍峨,湍流清急;碧草绵延,牛羊满坡;平原广阔,作物旺盛,园林万顷,特有的逆温带气候,夏天凉爽宜人,冬天寒风不作。盛产苹果、杏、桃、梨、李、西梅、山楂等水果,水果种类品系多,肉质细腻汁浓,香甜可口。

61团城镇化建设水平居兵团前列,人居环境优美,街区商业繁荣,工业产业园区已初具规模,现有人口1.47万人,13个民族和谐共处,幸福生活。集气候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为一体。

六十二团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3)

62团是地处犁河谷西北部的边境一线团场,与霍尔果斯口岸相邻。团部所在地老霍城镇是清代伊犁著名的九城之一的拱宸城,距离霍尔果斯口岸5公里,距离伊宁市87公里。

团场辖区面积160.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9万亩。团场现有社区4个,农业连队9个。辖区人口2.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9万人。现有职工3321人,有基层党组织19个,党员952人。辖区内有交通枢纽火车站1座,西气东输首站1座,驻团单位36个,各类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1249家,规上企业19个。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4)

2019年生产总值11.5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7亿元,增长8%;第二产业增加值2.2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6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32:20:48。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8亿元,完成招商引资金额57170万元。

全团发展四星级农家乐1家。2019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居全师各团场第一。

团场种植业主要以玉米、葡萄、西梅为主,其中2020年种植大田玉米9000余亩,制种玉米34000亩,酿酒葡萄7860亩,鲜食葡萄11000亩,西梅6016亩,苹果5169亩。

六十三团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5)

63团地处塔克尔穆库尔沙漠腹地,是边境一线团场。团部距伊宁市(县)73公里,平均海拔585米,属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沙漠气候。

63团土地面积43.08万亩。2019年常住总人口9459人,其中,汉族占95%,少数民族占5%,职工2556人。团场主导产业为农业。2019年,总播种面积9.2万亩,主要种植棉花,种植棉花面积4.8万亩。2019年,团场完成生产总值7.3304亿元,同比增长8.29%,其中一产预计完成2.5425亿元,同比增长7.98%,二产预计完成 2.2064亿元,同比增长2.06 %,三产预计完成2.5815亿元,同比增长15.63%。2019年固定资产共计完成10562万元,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9400万元,500万元以下项目完成1162万元。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6)

63团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团域内共有九座水库散布在规划区,犹如一颗颗沙漠明珠,熠熠生辉。这里出产的伊犁河野生鱼、沙漠水库野生鱼品种多样、味道鲜美,“沙林鱼宴”美味爽口、营养丰富,享誉伊犁河谷。63团有最蓝的天、最清的水、最好的空气、最美的芦苇湿地及原生态民俗文化、绿色有机农产品等优质资源。气候以沙漠沙丘为主,属典型的中温带内陆半干旱沙漠气候,光热资源较为丰富,所在的塔克尔穆库尔沙漠是伊犁地区最大的沙漠,具有西域特色的沙漠胡杨景观。这里是集沙漠、水库、湿地为一体的“军垦生态小镇”。

六十四团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7)

64团地处新疆伊犁可克达拉市境内,全团南北长约35公里,东西宽约16公里,东边以二道河为界与霍城县清水镇、良繁场及三道河子乡相望;南边直抵伊犁河中心线与67团隔河相望;西边以黑水沟和沙丘为界与62团、莫乎尔牧场及63团相望;北边与连霍公路为界与61团、莫乎尔牧场及伊车乡隔路相望。团场距伊宁市75.4km,可克达拉市55km,距霍城县43.8km,距霍尔果斯口岸25.7km,距清水河14.8km。

64团土地面积57万亩,耕地14.73万亩,户籍总人口2.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6.7%。团场有16个连队,2所学校,幼儿园、医院各1所,社区居委会4个。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8)

2019年实现生产总值10.3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533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103亿元。全口径税收772万元。

64团主要以农业为主,有棉花、制种玉米、甜菜,近年来发展特色林果业主要有西梅、早酥红梨、三优苹果、板栗瓜等。旅游业以民俗、沙漠水库、草原、军垦文化体验为主,是“草原之夜”东方小夜曲的诞生地。

六十六团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9)

66团的前身是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新一团,1949年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六军十七师五O团,是第一支进驻伊犁的解放军部队。1956年划归四师建制,1969年更名为66团。

66团是可克达拉市域团场(中心团场,下辖原六十五团和良繁场),东距伊宁市23公里,西距霍城县26公里,南临伊犁河,辖区总面积50.53万亩,其中农业用地10.11万亩,草场面积40.41万亩。

全团总人口29617人,户籍人口27388人,其中,汉族25061人,维吾尔族504人,哈萨克族2022人,回族1647人,蒙古族46人,其他少数民族337人,少数民族占全团总人口15.3%。全团职工总数3898人。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10)

66团现有事业单位5个,连队16个,社区5个,幼儿园3所,学校、医院各3所(目前是师办师管)。现有基层党组织35个。

2019年实现生产总值14.52亿元,较2017年增长27.37%,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7年27.1:37.6:35.3调整为2019年的27:33.1:39.9。

六十七团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11)

67团六十七团位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境内最西端,东与该县琼博乐乡和爱新舍里镇两个乡镇为邻、南至克特敏山脊与七十七团相连,西与哈萨克斯坦接壤,北傍伊犁河与六十三团一桥相通,境内贯穿国道219线、省道213线和313线。国家一类口岸都拉塔口岸位于团场辖区内。

67团辖区总面积92.4万亩,其中农用地23.45万亩。全团户籍人口14075人,常住人口14732人,由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等13个民族组成。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7.35亿元,增长8.6%;人均生产总值5.09万元。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12)

67团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资源有煤、锰、花岗岩、铁、白云岩、硫铁矿、建筑石料及稀有金属矿产、分散元素矿产等10余种。日照时数长、光能资源丰富,年平均实际日照为2940小时,适宜种植棉花、甜菜、葡萄、玉米制种和其他粮食作物。2018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葡萄酒大赛上,该团“西巡昆仑”牌2015赤霞珠干红葡萄酒获得银奖,2019年在第十届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上“西巡昆仑”冰葡萄酒获银奖,2019年10月在法国国际葡萄酒大奖赛上“西巡昆仑”精选赤霞珠干红(2015)荣获金奖、典藏橡木桶陈酿赤霞珠干红葡萄酒获又获银奖。

67团文物古迹甚多,有10处被划为自治区文物保护范围。辖区内十三个少数民族在历史沿革的长河中,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独特的自然风貌,优美的自然景观,久远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俗风情和特殊的地缘优势,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十八团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13)

68团位于四师可克达拉市主城区伊犁河南岸,地理座标:东径80°43′—81°9′,北纬43°48′—43°56′,全团东西长约32km,南北宽约3—5.7km。东与察觉县扎齐牛录乡接壤,西与爱新舍里镇相连,南连察县种羊场,北接布占村,距伊犁州首府伊宁市22公里,距察布查尔县城8公里,距都拉塔口岸46公里,交通便利。

全团土地总面积19.86万亩,其中耕地9.7万亩,下辖10个连队、2个社区、6个事业单位,全团总人口9008人,其中少数民族770人。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14)

水稻是68团的主栽作物,也是团场的主导产业,全团水稻种植面积9.7万余亩,占耕地面积的98%。2018年农业产值4.5亿元,2018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7.29亿元,主导产业产值为2.37亿元。68团共有农业合作社9个,兵团级龙头企业1个,农产品加工企业4个。68团生产的“伊香大米”,是新疆知名商标,多次荣获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68团先后荣获“国家级水稻标准化示范农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中国美丽田园”等荣誉称号。

六十九团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15)

69团地处伊犁察布查尔县境内,伊犁河南岸,距伊宁市18公里,距可克达拉市30公里。全团总面积14万亩,耕地面积7.4万亩,主要种植有香料、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其中香料面积5000亩。团场总人口7371人,少数民族402人,现有基层党组织18个,党员482名,连队7个,社区2个,一线农牧职工1341人。

2019年团场实现生产总值5.91亿元,增长5.8%。连队人均可支配收入18804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40484元;三次产业结构比33.4:41.8:24.8。团场主要种植有香料、水稻、玉米等作物。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16)

团场党委牢牢把握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突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大重点,做好香料观光产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全龄康养产业园区三大园区建设,实现招商引资有突破;实体经济有突破;特色小镇有突破;特色旅游有突破四个突破,培育特色香料产业示范推广基地、水上特色渔业养殖基地、特色果蔬园艺基地、城郊花卉基地、医疗休闲康养基地五大产业基地,重点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求突破、三产有亮点、城镇显特色”战略,全力打造“中国香料之乡”和“伊宁市的会客厅”,实现团场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互动。团场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兴农先进单位、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众多荣誉称号。

七十团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17)

70团始建于1956年,2004年70团、拜什墩农场组建中心团场。2015年3月18日,更名为第四师可克达拉市70团(中心团场)。2018年12月11日,更名为第四师70团。

70团位于在伊犁州直伊宁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81°26′~81°37′,北纬43°49′~45°53′,海拔640~710米。团场东面和北面,以团结渠与伊宁县喻群翁乡为界;南面与伊宁县阿热吾斯塘乡接壤;西面毗邻伊宁市托乎拉克乡;西南濒临伊犁河。团部西距伊宁市22公里,北距伊宁县城13.5公里,距第四师可克达拉市55公里。

70团总面积11358.07公顷,其中耕地面积4984.93公顷,林地面积783.13公顷,山区草场面积2354.13公顷。下辖8个连队,2个社区,总人口1.24万人,总户数5475户。其中少数民族人1277人,从业人员5135人。2019年实现生产总值8.01亿元,比上年增长7.1%。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18)

70团是以种植葡萄、蓄意草、制种玉米、饲料玉米、小麦和水稻为主要作物的农业团场,其中优势产业为香料薰衣草和酿酒葡萄,闻名全国的新疆伊犁伊帕尔汗香料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伊帕尔汗薰衣草观光园4A景区和新疆伊珠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就坐落在70团团部,因此70团也有了“浪漫谊群、冰酒之乡”的美誉之称。

七十一团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19)

71团位于新源县境内巩乃斯河畔的阿克齐,东、西、南与新源县别斯托别乡接壤,北至巩乃斯河,与国道218线、则克台镇隔河相望,南离新源县城9公里,316省道纵贯团场中部,连通218国道和新源县城,交通极为便利。

全团现有土地总面积24.03万亩,其中耕地10.25万亩。总人口11000余人,其中汉族占比90%以上。团场主要农产品有玉米、玉米制种、甜菜、小麦、高粱等。主要工业产品有原煤、焦炭、煤焦油、白酒等。矿产资源主要是煤炭,三新煤业公司厂区内煤炭储量为8500万吨。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20)

团场先后荣获“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巾帼文明示范村”、“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设先进集体”、等称号。近年多次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村镇”。

十三五期间,团场着力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保护环境上下功夫,预计到2020年实现生产总值 13.1亿元,年均增速12.6%。累计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 亿元,增长5.9%。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5.56万元,年均增长7.9%。交通、水利、城镇、教育、文体广电等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建成。职工收入较快增长,消费水平稳步提升。

七十二团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21)

72团位于伊犁河谷巩乃斯河畔冲积扇地段,地跨新源、巩留、尼勒克三县,总面积233.4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东经82°27´00"~83°22´53",北纬42°55´50″~43°50´25″。属温凉半干旱性大陆性气侯,昼夜温差大,夏炎冬寒,无霜期较短。主要农产品有高粱、水稻、小麦、甜菜、玉米等。主要工业产品有煤炭、瓶盖、包装礼盒、蜂蜜、金银花茶、精米等。团东距新源县城30公里,西距伊宁市169公里。

全团总面积34.16万亩;其中农用地10.94万亩。团场下辖农业连队 10个、社区3个、中学(小学)1 所、中心幼儿园1所、医院(疾病控制中心) 1所和企事业单位16 家。全团有 18个民族,户籍人口5434户,总人口11361人,其中汉族占84.9%,少数民族占15.%。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22)

72团的前身是1927年诞生于湘赣苏区的一支农民自卫队,在五次反围剿中发展壮大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1937 年红六军团改编为八路军120师359 旅717 团,开赴抗日前线,参加了忻口战役、太原反击战、百团大战等战斗战役。1940年挺进南泥湾临镇镇,开展南泥湾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数百次战斗。1952年,部队北越天山赴伊犁剿匪,战士们集体转业,仗剑扶犁,挺进肖尔布拉克屯垦戍边。历经半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开发与建设,红军团不仅孕育了闻名遐迩的新疆第一酒伊力特,并先后荣获全国平安行动示范团场、自治区、兵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兵团38个重点小城镇、兵团级文明单位等百余项殊荣。

七十三团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23)

73团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五师十三团二营机炮连。1954年10月,部队奉命就地转业,番号更改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四师十团农场二营八连”。1960年1月1日,改为高尔基农场。1966年5月,高尔基农场更名为十一团农场,1969年更名为73团。

73团地处伊犁河谷中部巩留县境内,北临伊犁河,南接天山支脉伊什格力克山,577国道、578国道分别在团场南部和西部穿境而过,团场北部通过跨巩乃斯河金岗大桥与218国道相接,距巩留县28公里,距伊宁市82公里。辖区总面积288平方公里,总人口7739人,其中少数民族2710人,主要有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等16个少数民族。现有兵团级工业园区1个、万亩设施林果园区1个、特色园区1个、商业园区1个、生态养殖园区1个、专业合作社14个。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24)

2019年预计完成生产总值10.98亿元,同比增长1.94%。其中一产2.37亿元,同比增长8.78%;二产5.64亿元,同比下降4.89%,三产2.62亿元,同比增长2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1亿元,完成全年任务108%,全口径税收收入3570万元。实现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团域经济平稳发展、各项事业稳步推进。

73团先后获得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团场党委,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科普兴农先进单位、第三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兵团重点示范城镇、兵团百团商业示范团、兵团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兵团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18年八连获得了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荣誉称号。

七十四团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25)

74团团部距昭苏县101公里,距第四师可克达拉市320公里。海拔在1795 — 5995米,气候特征为“冬长夏短,没有明显的四季之分”,年平均气温1.5℃,无霜期85天左右,年降水量357.6毫米,属高寒偏干半湿润冷凉气候。

74团辖区总面积116万亩,耕地面积7.6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15.1万亩。团场有6个农业连队、1个社区和5个事业单位,总人口3839人,少数民族1248人,主要有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等5个民族。2019年全团实现生产总值30412万元,增长7.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77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229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20.5%。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26)

74团风光旖旎独特,富有传奇色彩的钟槐哨所所在地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奇异壮观的木扎尔特冰川和古松参天、野花遍地,以及美丽的佳斯里高山湖泊,有着发展旅游业的广阔前景。

七十五团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27)

75团位于昭苏县境内,海拔1720-1862米,地处昭苏县察汗乌苏乡及夏塔乡之间,伊(宁)昭(苏)坡(马)公路从团部门前通过。团场总面积76.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10.01 万亩,距昭苏县城 62 公里,距伊宁市254公里,距可克达拉市284公里。

75团处于沟通南北疆交通要道——夏特古道附近。团场气候属温带山区冷凉气候类型,冬长无夏天,春秋紧相连。6-9月气候温暖,是夏天旅游的好时节。团场土地肥沃,主要靠引用夏塔河水灌溉,农作物适宜种植小麦、油菜、马铃薯、亚麻、蚕豆等。林木资源比较丰富,有长达40公里的边防林与条田林形成纵横交错的林网。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28)

75团1959年2月正式成立,原名兵团农四师红旗一场。2019年12月底,全团总人口3606人1525户,少数民族人口152户,418人,共有10个少数民族,占全团总人口的12.04%,全团下辖独立核算单位13个,其中农业单位6个,团直单位7个。

目前,团场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95万亩,农业机械化率95%以上,条田林网化100%,是粮油生产基地、马铃薯生产基地、有机雨露麻生产基地等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现有2个产业园区,主要以农副产品加工、建筑材料等为主;盛产红皮大蒜、党参、羊肚菌、贝母等十余种特色农产品。

七十六团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29)

76团地处素有“天马故乡”美誉之称的昭苏县,清朝曾在这里设立口岸;境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碑》,是清朝乾隆皇帝御笔亲书。这里平均海拔1783米,距可克达拉市270公里,辖区东接77团,南抵特克斯河中心线,西、北与哈萨克斯坦接壤。

全团总面积90.228万亩,其中草场面积62.15万亩,耕地面积22.39万亩,主要种植春小麦、油菜、马铃薯及甜菜等;2008年,小麦、油菜得到国家“绿色食品”安全认证;年牲畜饲养量在10万头(只)以上,2012年团场被国家认监委认定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30)

截至今年5月,全团常住人口1999户6205人,其中汉族2730人,占44%;少数民族3475人,占56%。

2019年完成生产总值65806万元,增长0.5%;其中一产34076万元,增长8.6%;二产6083万元;三产25647万元,增长10.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37万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23万元,增长15.1%,连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74元,增长6.5%;新增人口427人(净增74人);全口径税收收入221万元。

2005年、2009年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光荣称号;2011年获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民健身先进单位;2015年团场被农业部授予“中国美丽田园”称号等。

七十七团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31)

七十七团位于昭苏县境内、昭苏盆地中部,东与昭苏军马场相邻,西与七十六团接壤,南临特克斯河,北部以卡拉套山与哈萨克斯坦为界,边境线长30.1公里。团部驻地阔克托别镇,距伊宁市公路里程204公里,距离可克达拉市230公里。

77团土地总面积58.6万亩,耕地22.39万亩,林地2.83万亩,草地28.78万亩。全团有 14个民族,截止2019年末,有户籍人口0.89万人,常住人口0.8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5%。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32)

2019年,全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7亿元,增长4.1%;其中一产增加值3.18亿元,同比增长7.7%,二产增加值0.1亿元,同比增长-72.4%,三产增加值2.29亿元,同比增长14.8%;三次产业结构比57:2:4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80万元,增长32%;新增人口75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107万元(其中实物量1930万元),完成任务的1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亿元,增长10%。预计全年实现全口径税收收入376.91万元。

2005年—2018年连续五届七十七团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七十八团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33)

78团位于特克斯县境内,团场由阿热勒农区、库什台牧区、驻县社区及伊犁河南岸六连四大部分组成。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八卦城特克斯县隔河相望。地处著名乌孙山南麓,特克斯河谷盆地。团部驻地阿热勒镇,距特克斯县城5.2公里,距伊宁市127公里。是典型的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6.4℃,年降水量420-556毫米。气温适中,冬暖夏凉,空气洁净度高,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较高。

78团团域总面积107万亩,人口5100人,有哈萨克族、汉族、维吾尔族、回族、柯尔克孜族等12个民族。团域依山傍水,拥有天然草场46万亩,耕地3. 2万亩。库克苏河、特克斯河流经辖区,大面积天然雪岭云杉挺立在团牧区哈尔克山北坡。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34)

78团平均海拔900-1200米,属逆温带控制区,具有发展林果业的独特优势。万亩果园环绕阿热勒镇,盛产的蛇果、红富士、首红、树上干杏等伊帅绿色果品远销国内外。克西库什台牧区拥有优质、纯净、广阔的草原,是天然畜产品生产生态养殖基地。

78团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而又独具特色。八卦城、喀拉峻、库什台哈萨克族民俗村、特克斯县库什塔依水电站、库尔代大峡谷、天籁之林等旅游线路汇聚在一起,厚重的军垦文化底蕴,神奇的自然风光,绿色的天然氧吧,生态的观光果园.浓郁的民俗风情组合在一起,使七十八团旅游业得天独厚,魅力无穷。

七十九团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35)

79团位于伊犁州直尼勒克县东部山区,地处婆罗科努山南坡、则库河与喀什河交汇处,海拔1540米,距师部驻地可克达拉市231公里,距尼勒克县82公里。团场组建于1956年,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军十四师四十二团畜牧营,1956年6月正式命名为二牧场,1993年3月改为79团至今。

全团土地面积为34.74万亩,其中耕地4.69万亩,草场21.73万亩,园地0.15万亩,林地8.17万亩。截止2020年7月,79团常住人口3936人,户籍人口5378人,由汉、哈、维、回等13个民族组成,其中少数民族2550人,占总人口的47%。下设7个连队,1个社区,连队嵌入式分布在尼勒克县、新源县和察布查尔县。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36)

79团依山傍水,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水质优良、山清水秀,风景如画。位于团部以北,与天山接壤的将军谷被誉为闻名疆内外的避暑圣地。公元1762-1917年间,历任伊犁将军每年都携带家眷到雪山沟避暑度假,白天围猎,晚上篝火,因此“将军谷”之名不胫而走。团场被誉为全国黑蜂养殖基地、新疆褐牛繁育基地和兵团现代化畜种繁育示范基地。

岁月沧桑,历史沉浮。团场历经无数艰难曲折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如今,团场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几代兵团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执着追梦,把荒滩变为优美的牧场,让山谷成为迷人的画廊,一座比香格里拉还美的精品小镇在寨口大地悄然崛起。

三十六团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37)

36团地处古“丝绸之路”南道咽喉,在西汉时期为楼兰国三城之一的伊循城。1965年,农二师成立米兰农场,1969年,更名为36团。2017年10月,按照兵团党委决策部署,第二师铁门关市36团由第四师可克达拉市代管,2020年36团米兰镇正式挂牌建镇。

36团交通区位优势突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位于G315线青海入疆第一站,扼守新疆南疆进出通道,S214线连接G315线道穿越36团与G218线相连。随着和若铁路、库格铁路、若依高速建成通车,若羌楼兰机场通航,36团(米兰镇)的交通区位优势将会更加明显,“南疆门户、物流枢纽”的战略地位将会更加凸显。

36团确权行政区划面积556.49平方公里,耕地、园地面积62318亩,林地面积278798亩,草地面积154686亩,其它农用地面积15035亩。特色农产品有红枣、黑果枸杞、蟠桃等。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38)

36团有6个全民所有制连队、1个社区;6个行政单位,5个事业单位;在岗职工1787人。截至2019年末,全团户籍人口7043人;常住人口9693人,其中汉族9286人,维吾尔族285人,回族46人,其他少数民族76人。

36团拥有有1座石棉矿和2座钾盐矿。石棉矿已经开发了近54年,目前年产石棉10万吨,石棉尾矿达到2亿吨,后续开发潜力大;乌尊硝钾盐矿,可开采氯化钾储量约为27万吨,洼地钾盐矿可开采氯化钾储量约为50万吨。

36团地理位置特殊,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沙漠公园、罗布泊探险、阿不旦文化等旅游资源,西游文化中的子母河、女儿国及王母娘娘的蟠桃也在这里留下神奇的传说。

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39)

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素有“塞外江南”之美称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肖尔布拉克境内。公司前身为新疆伊犁酿酒总厂,始建于1956年。1999年 9月,公司在上交所成功上市,总股本为44100万元。现拥有员工2000多人,总资产31亿元。

上市以来,公司紧紧围绕白酒主业做大做强,经营范围涉及印刷包装、白酒科研、热电联产、玻璃制品、宾馆旅游服务等多个领域。下辖四个酿酒厂、热力厂、拥有印务、玻璃制品、伊力特品牌运营公司、酒宇公司、伊力特酒店等子公司,属兵团一类二级企业。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40)

“伊力”牌系列白酒是用天山雪水、伊犁河谷优质高粱、小麦、大米、玉米和豌豆五种粮食为原料,经陈年老窖发酵,长年陈酿,精心调制而成。它以“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诸味谐调、酒味全面”的独特风格闻名疆内外,被誉为“新疆第一酒”。公司产品有伊力王酒、伊力老窖、伊力老陈酒、伊力特曲、伊力大曲等六大系列上百个品种,市场覆盖全国。

伊力特是新疆白酒行业唯一一个集中国驰名商标、纯粮标识认证于一身的名牌产品,多次荣获新疆地方名酒和农业部优质产品,蝉联中国白酒工业百强和经济效益十佳企业,成为新疆的一张名片。2002年,公司主体注册商标“伊力”牌,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新疆白酒行业第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公司也以其雄厚的综合实力位列中国白酒工业经济效益十佳企业,中国白酒工业百强企业,2007年12月,“伊力”白酒荣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颁发的“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认证,2013年6月,“伊力”牌52度伊力王酒被评为中国名酒典型酒,成为新疆唯一一家获得这两项殊荣的白酒企业。2014 年,荣获“首届兵团质量奖”。

新疆宏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41)

宏远集团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国有控股建筑企业,前身为原农四师工程处,组建于1954年。1998年兼并原农四师工程建筑团和第二建筑公司,成立农四师建筑安装工程公司。2002年更名新疆伊犁宏远建设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重组成立新疆宏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宏远集团现有房屋建筑总承包壹级资质,公路工程、水利水电、市政施工总承包贰级资质,建筑装修装饰、钢结构、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机电工程专业承包贰级资质,起重设备安装、建筑机电安装、电力工程、机电工程总承包叁级资质,主营业务涵盖建筑业、房地产业、服务业、工业、类金融业,已发展成为建筑业为主,房地产业、服务业等多点支撑的产业集团。

奎屯团场地图全图高清版123团(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风采)(42)

宏远集团注册资本金3.24亿元,现有职工1000余人,拥有一、二级建造师等专业技术人员900余人,现有主营施工单位26个,专业化公司5个,全资子公司7个,控股公司2个,参股公司2个,年施工生产能力150亿元。

宏远集团在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修筑了喀什河引水枢纽工程、霍尔果斯水利工程、特克斯河大桥、伊昭公路、伊力特生态产业园、四川邛崃凤凰栖住宅小区、可克达拉市人民医院等各类重点大型工程1500余个。先后荣获上百项全国、自治区、兵团级表彰,其中,连续3年获得“全国优秀施工企业”,连续15年获得“兵团优秀施工企业”荣誉称号;荣获全国“AAA”级文明工地、“全国优秀项目经理”、新疆建筑行业最高奖“天山杯”、兵团建筑行业最高奖“昆仑杯”、自治区文明工地、兵团文明工地等荣誉,是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单位、水利水电信用AAA级单位、兵团公路建设AA级信用单位、农行评定“AAA”级信用单位。

以上图片均由各单位提供

来源:四师市融媒体中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