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为什么能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为什么是三生万物?

一为什么不能?二为什么不能?

单独的东西没有生机,那是自在,是完美,完美的东西没有动力,因为无欲无求。

二则虽然已经分为阴阳,但阴阳和合,循环往复,自身圆满。

而三则不然,三则失去了平衡,一切开始有了进程,开始有了成住坏空,一旦有了进程,就有生有死,就有了生命。

道为什么能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1)

所以,八卦是三组成的,乾坎艮震巽离坤兑,☰☵☶☴☲☱☷都是阴阳不平衡的,不平衡就产生了运动,运动就有其规律,而研究这个规律,从古人开始就没有中断过。

所以,中国最早开始的国学,是始于文字创立之前就开始了,是关于符号和术数的方法,易经,奇门遁甲,大六壬,紫微斗数等等都是从这个方向一路沿袭下来的。

文字创立之后,人们对文字依赖的越来越严重,以至于思考都必须依赖文字之时,人被自己所创造的文字彻底束缚住了。

我们今天对待音乐、美术的态度,远远不够抵抗文字对我们所造成的束缚,释放头脑,让我们回归天地间的艺术类的东西,还远远不能补偿我们所被文字限制的狭窄时空。

所以仓颉造字,天降血雨,是老天爷在哭泣,人类自掘坟墓,但人类却沾沾自喜,自以为创造了了不得的事物。

道为什么能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2)

所以,佛家禅宗现在也讲直指心性,顿悟成佛,实在是与所谓的知识无关。

道家也有很多宗派不立文字,言传身教,能量共振、传递,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文字相对于真实世界来讲,实在是太有限太有限。

道家的主旨思想,则是顺则成人,逆则成仙。

顺,就是随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随顺成住坏空,就是顺则成人。

逆则成仙呢,就是把这个顺序倒过来,把我们的万物回归为三、二、一,是为后天返先天,而成就大道。

而其实东方的古老文化都是相通的,即使不同国家之间也是一样,文化没有国界,利益才有国界,民族利益才是国家要保护的东西。

那么东方文化中,佛教也有明确的说明,是“不二法门”,说的是什么意思,就是走向也是回归,是回到一。

道为什么能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3)

道家是我们自己的本源文化,这里我说的是道家,而不是道教。道家是一种思想,而不是一门宗教。道家中所讲的这个顺序,则更加清晰。炼津化精,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还虚合道。从后天开始修炼,后天返现天,最终道法归一,天人合一通宇宙,道法归宗成自然。

所以,生命是不平衡的,是不完美的,佛家说人生是苦的,其实指的主要是这个含义,因为不圆满。

那么无论哪种方式,当我们研究的范围不仅限于生死之间,还包括了生死之外,超越了生死的范畴,那么最终的走向,其实都是回归创物的本源。

法门不重要,法门只是为了目的,是因应不同的缘起。即使我们所有人的终点都是相同的,但每个人所在的起点不一样,所以路径肯定是不一样的,那就是法门的意义,也是造成法门众多的缘起。

道为什么能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4)

就像我们想去北京,可是每个人所在城市不同,有在东北的,有在西北的,有在海南的,有在山东的,那么大家肯定路径不同,方式不同,但最终的所到达的地方是相同的。殊途同归,大可不必在方式方法上纠结,门户之见实在没有必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有文明的起源,都和所在地缘脱离不开干系,那其实也说明,一旦离开起源地过远,文化也会有水土不服的现象。

修行也是一样,瑜伽产生于赤道附近的地缘位置,所以瑜伽的文化根基是火。

而道家思想起源于黄河流域,所以,文化根基是水。

这种根基上的区别,其实是不同地域所生活的人的基因和人本身所在的状态不一样而已,就像在赤道附近要少穿,而到了东北要多穿一样,这种区别,其实是地缘和人本身所造成的,和文化本身的正确与否,毫无关系。大可不必论高低短长。

那么论高低短长要在什么范围内的,其实一切都和目的相关。

道为什么能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5)

比如一个人的目的是超脱生死,那么和今生所有一切都不相干,可以出家,可以归隐山林,因为追求的和此生的荣华富贵毫不相连,是生死之外的世界,这就是出世修行。你用红尘法则去看,就理解不了,但你看到他的目标,才会真正的理解和接受。

另一个人呢,是想过好此生,让此生圆满,那么就在红尘中历练,富贵贫穷,权力美色,都要经历种种考验,让自己的人格升华,灵魂高贵。

这就是红尘中修行。

所以当方向不同时,法门一定不同,所以法门也就不存在高低之别,而只是满足你目的的手段而已。

生命短暂,宇宙无限,自己选择吧,全情投入自己的选择,才不负此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